一种酸雾净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08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酸雾净化塔,其包括净化塔主体、循环箱及净化系统,净化塔主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净化塔主体的侧壁共同围成一净化空间,循环箱的侧壁连接于净化塔主体的侧壁,且循环箱的侧壁共同围成一与净化空间相连通的循环空间,净化系统包括循环单元及至少一净化单元,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循环空间,各净化单元分别设置于净化空间内,任一净化单元均包括填料层、喷淋盘管及若干喷淋器,喷淋盘管及各喷淋器分别连接于循环单元的输出端且均位于填料层的上端,喷淋盘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喷淋孔。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地提高酸雾净化塔的净化效率,同时,还可以增长净化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雾净化塔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酸雾净化塔。
技术介绍
酸雾,通常是指雾状的酸类物质。在空气中酸雾的颗粒很小,比水雾的颗粒要小,比烟的湿度要高,粒径为0.1~10μm,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其主要产生于化工、电子、冶金、电镀、纺织(化纤)、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用酸过程中,另外,在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也会使用到不同的酸。因为这些用酸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往往是多种酸的混合物,所以排放出的废气也大多是多种酸雾的混合。酸雾净化塔,又叫酸性气体净化塔、酸雾吸收塔及废弃净化塔,其起到祛除废气中有害气体的作用,具有适用范围广、净化效率高、设备阻力低及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因而常常应用于酸雾的净化流程中,但是现有的酸雾净化过程中常常只是经过了基层滤网即排放至大气中,酸雾的净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酸雾净化塔净化效率低,净化后的气体酸度仍旧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酸雾净化塔,其包括:净化塔主体,净化塔主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净化塔主体的侧壁共同围成一净化空间;循环箱,循环箱的侧壁连接于净化塔主体的侧壁,且循环箱的侧壁共同围成一与所净化空间相连通的循环空间;以及净化系统,净化系统包括循环单元及至少一净化单元,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循环空间,各净化单元分别设置于净化空间内,任一净化单元均包括填料层、喷淋盘管及若干喷淋器,喷淋盘管及各喷淋器分别连接于循环单元的输出端且均位于填料层的上端,喷淋盘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喷淋孔。优选地,循环箱内设置有滤网,滤网的一侧与循环箱的侧壁共同围成一沉淀区,滤网的另一侧与循环箱的侧壁共同围成一循环区,沉淀区的水平位置相较于循环区的水平位置较低,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循环区。优选地,滤网开具有依次序设置的第一隔离层、活性炭层及第二隔离层,第一隔离层具有多个第一滤孔,第二隔离层具有多个第二滤孔。优选地,循环箱的底部开设有一横截面呈梯形的排污槽,排污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污阀。优选地,循环单元包括循环水泵及设置有溢流阀的循环管道组,循环水泵的输入端与循环区相连通,循环管道组分别与循环水泵的输出端、各喷淋器、喷淋盘管及沉淀区相连通。优选地,循环水泵为耐腐蚀泵。优选地,填料层包括填料及用于承载填料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支撑孔,各支撑孔以支撑板的中心位置为圆心圆周阵列于支撑板上。优选地,填料为多面空心球。优选地,净化塔主体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于进风口,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于净化空间内,进气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各进气孔均等矩阵列于进气管的侧壁上。优选地,进气管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安全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一种酸雾净化塔,可以对酸雾进行全方位透彻的净化,在降低酸性气体上升速度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待净化气体与药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极大地提高了酸雾净化塔的净化效率。此外,还可以避免药液供给管道内压力不足而导致酸雾净化效果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酸雾净化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酸雾净化塔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B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的C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酸雾净化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酸雾净化塔10,其包括:净化塔主体100、循环箱200及净化系统300,净化塔主体100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110及出风口120,净化塔主体100的侧壁共同围成一净化空间130,循环箱200的侧壁连接于净化塔主体100的侧壁,并且循环箱200的侧壁共同围成一与净化空间130相连通的循环空间210,净化系统300设置于净化塔主体100上。需要说明的是:循环箱200设置于净化塔主体100的下方,其用于存储及回收药液,同时还对净化塔主体100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净化系统300将会抽取循环箱200中的药液并将药液依次层级喷淋于净化塔主体100内,同时,净化系统300还可有效地降低进入净化塔主体100内的酸性气体的上升速率;净化塔主体100的内侧壁上涂抹有耐腐蚀材料,避免酸雾对净化塔主体100的内侧壁造成腐蚀,提高酸雾净化塔10的使用寿命。如此,进入净化塔主体100内净化空间130的酸性气体将会在净化系统300的作用下减缓上升速度,同时还将在净化系统300的作用下降低气体酸度,最终,通过出风口120排出至净化塔主体100外气体的酸度相较于通过进风口110进入净化塔主体100内气体的酸度将得到明显的降低。请复参阅图1,净化系统300包括循环单元310及至少一净化单元320,循环单元310的输入端连接于循环空间210,各净化单元320分别设置于净化空间130内,任一净化单元320均包括填料层321、喷淋盘管322及若干喷淋器323,喷淋盘管322及各喷淋器323分别连接于循环单元310的输出端且均位于所述填料层321的上端,喷淋盘管322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喷淋孔(图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各净化单元320沿净化塔主体100中心轴线依次等距设置,酸性气体在经过净化单元320时,将先后经过填料层321再进入喷淋器323及喷淋盘管322的喷淋区域,填料层321起到扩大气液反应面积及减缓气体上升速率的作用;喷淋器323及喷淋盘管322可以将药液均匀喷洒至填料层321,以便填料层321始终保持药液浸润的状态,提高酸性气体的净化效率;喷淋器323及喷淋盘管322采用上下错位分布,使喷淋器323的喷淋区及喷淋盘管322的喷淋区对沿净化塔主体100的中心轴线上升的酸性气体进行不同高度的覆盖,有效地提高酸雾净化塔10的净化效率。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技术酸雾净化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包括:/n净化塔主体,所述净化塔主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净化塔主体的侧壁共同围成一净化空间;/n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侧壁连接于所述净化塔主体的侧壁,且所述循环箱的侧壁共同围成一与所述净化空间相连通的循环空间;以及/n净化系统,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循环单元及至少一净化单元,所述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循环空间,各所述净化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净化空间内,任一所述净化单元均包括填料层、喷淋盘管及若干喷淋器,所述喷淋盘管及各所述喷淋器分别连接于所述循环单元的输出端且均位于所述填料层的上端,所述喷淋盘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喷淋孔,且所述喷淋器及所述喷淋盘管采用上下错位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化塔主体,所述净化塔主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净化塔主体的侧壁共同围成一净化空间;
循环箱,所述循环箱的侧壁连接于所述净化塔主体的侧壁,且所述循环箱的侧壁共同围成一与所述净化空间相连通的循环空间;以及
净化系统,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循环单元及至少一净化单元,所述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循环空间,各所述净化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净化空间内,任一所述净化单元均包括填料层、喷淋盘管及若干喷淋器,所述喷淋盘管及各所述喷淋器分别连接于所述循环单元的输出端且均位于所述填料层的上端,所述喷淋盘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喷淋孔,且所述喷淋器及所述喷淋盘管采用上下错位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一侧与所述循环箱的侧壁共同围成一沉淀区,所述滤网的另一侧与所述循环箱的侧壁共同围成一循环区,所述沉淀区的水平位置相较于所述循环区的水平位置较低,所述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循环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开具有依次序设置的第一隔离层、活性炭层及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具有多个第一滤孔,所述第二隔离层具有多个第二滤孔。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华童毅李聘珍
申请(专利权)人:博罗县华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