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604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53
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包括半球形软木托、尼龙植毛架和可更换式羽毛,所述尼龙植毛架的下端嵌入半球形软木托中并固定连接,每根可更换式羽毛与尼龙植毛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尼龙植毛架呈杯状,包括位于下部的多根实心棒和位于上部的多根空心管,所述可更换式羽毛包括羽毛本体和卡扣件,每根可更换式羽毛通过卡扣件插入到尼龙植毛架上的空心管内,并将卡扣件上的凸起卡接在开槽内,同时卡扣件的底部顶触在空心管内的弹性材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以减少在日常使用过程当中羽毛球因为羽毛折损的更换频率,从而延长球头的使用周期,减少对球上仍然完好的羽毛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
技术介绍
现有的羽毛球整体采用胶合接工艺,为一体式羽毛球。使用过程中单一羽毛的折损因对轨迹影响大就会导致整颗羽毛球的废弃,造成资源浪费。公开号为CN108905131A的中国专利文献介绍了一种基于十字型限位块技术的分体式羽毛球。但其羽毛与球托之间的连接使用了限位块、链接板、锁紧螺栓、环形气囊等结构,工艺过于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其专利技术在质量、重心等方面的变化对羽毛球基础功能的影响较大。公开号为CN202398063U的中国专利文献介绍了一种基于螺纹连接技术的分体式羽毛球。但和上一专利技术一样,两者都采用“羽毛支架-球托”式分体方式,不能单独更换羽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羽毛球存在不能更换羽毛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以减少在日常使用过程当中羽毛球因为羽毛折损的更换频率,从而延长球头的使用周期,减少对球上仍然完好的羽毛的浪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包括半球形软木托、尼龙植毛架和可更换式羽毛,所述尼龙植毛架的下端嵌入半球形软木托中并固定连接,每根可更换式羽毛与尼龙植毛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尼龙植毛架呈杯状,包括位于下部的多根实心棒和位于上部的多根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数目与实心棒的数目以及可更换式羽毛的数目相同,每根空心管的下端与相应实心棒的上端固接,每根空心管的上部在朝向球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开槽,每根空心管的底部内均填充有弹性材料,多根空心管之间通过第一道连接筋连接,多根实心棒之间通过第二道连接筋连接;所述可更换式羽毛包括羽毛本体和卡扣件,所述卡扣件的上部设有用于夹持羽毛本体的夹持部,所述卡扣件的下部上设有用于卡接在空心管的开槽上的凸起,所述羽毛本体的根部套装在卡扣件的夹持部内并通过胶水粘接;每根可更换式羽毛通过卡扣件插入到尼龙植毛架上的空心管内,并将卡扣件上的凸起卡接在开槽内,同时卡扣件的底部顶触在空心管内的弹性材料上。进一步,所述第一道连接筋设置在空心管的开槽下方。再进一步,所述卡扣件上的凸起为一个细长尖部。更进一步,所述卡扣件由聚碳酸酯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羽毛可更换;减少羽毛球更换频率、降低打球成本、节约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扣件与空心管之间的装配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扣件与空心管连接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图3,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包括半球形软木托1、尼龙植毛架和可更换式羽毛3,所述尼龙植毛架的下端嵌入半球形软木托1中并固定连接,每根可更换式羽毛3与尼龙植毛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尼龙植毛架呈杯状,包括位于下部的多根实心棒2.1和位于上部的多根空心管2.2,所述空心管2.2的数目与实心棒2.1的数目以及可更换式羽毛的数目相同,每根空心管2.2的下端与相应实心棒2.1的上端固接,每根空心管2.2的上部在朝向球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开槽,每根空心管2.2的底部内均填充有弹性材料,多根空心管2.2之间通过第一道连接筋4连接,多根实心棒2.1之间通过第二道连接筋连接;所述可更换式羽毛包括羽毛本体3.2和卡扣件3.1,所述卡扣件3.1的上部设有用于夹持羽毛本体的夹持部,所述卡扣件3.1的下部上设有用于卡接在空心管2.2的开槽上的凸起3.1.1,所述羽毛本体3.2的根部套装在卡扣件3.1的夹持部内并通过胶水粘接;每根可更换式羽毛3通过卡扣件3.1插入到尼龙植毛架上的空心管2.2内,并将卡扣件3.1上的凸起3.1.1卡接在开槽内,同时卡扣件3.1的底部顶触在空心管2.2内的弹性材料上。进一步,所述第一道连接筋4设置在空心管2.2的开槽下方。再进一步,所述卡扣件3.1上的凸起3.1.1为一个细长尖部。如图1所示,半球型软木托1,与传统材料相同,主要由软木材料加工而成,可以承受羽毛球拍的打击,且质量较轻,耐久度好,能够承受羽毛球训练等正常使用过程当中的打击。尼龙植毛架,该尼龙植毛架整体呈杯状结构,分为上、下两个功能结构。尼龙植毛架上的两道连接筋为和植毛架相同的尼龙材质,下部为普通实心棒2.1;上部为空心管2.2。空心管2.2底部填充有弹性材料,允许羽毛插入时有一定活动空间使得根部的卡扣与开槽结合;松手后,弹性材料恢复原形的趋势将提供弹性回复力锁定卡扣件,从而保证羽毛在管内不会发生较大位移。可更换式羽毛3,羽毛本体根部套上了聚碳酸酯做的卡扣件3.1,卡扣件3.1通过插入的方式与尼龙植毛架的空心管2.2相连。聚碳酸酯密度较小,加工性能好,具有高强度耐冲击性能同时韧性较低,作为卡扣件不容易碎裂,但是可以用手折断。所述尼龙植毛架与半球形软木托1的连接方式为传统方式连接,即植毛架嵌入软木托中并用胶水加固。空心管2.2底部内有可被压缩的弹性填充物,使羽毛与尼龙植毛架之间的连接紧密、无相对运动又能便于拆装。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羽毛球上有羽毛折损时,只需折断卡扣件3.1上的凸起3.1.1,以解除其对羽毛的锁定,即可将羽毛从尼龙植毛架中拔出。将单个可更换式羽毛3上的卡扣件3.1与空心管2.2上的开槽对齐插入即可,因为卡扣件3.1为具有弹性的塑料件,羽毛可以顺利插入空心管2.2内部,并挤压空心管2.2底部的弹性材料,在安装完毕后,羽毛因弹性力的作用将自锁于空心管2.2内部,不再发生相对运动。凸起3.1.1起到固定和限位作用,使得羽毛不会在正常的羽毛球使用过程当中从尼龙植毛架中脱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半球形软木托、尼龙植毛架和可更换式羽毛,所述尼龙植毛架的下端嵌入半球形软木托中并固定连接,每根可更换式羽毛与尼龙植毛架的上端连接;/n所述尼龙植毛架呈杯状,包括位于下部的多根实心棒和位于上部的多根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数目与实心棒的数目以及可更换式羽毛的数目相同,每根空心管的下端与相应实心棒的上端固接,每根空心管的上部在朝向球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开槽,每根空心管的底部内均填充有弹性材料,多根空心管之间通过第一道连接筋连接,多根实心棒之间通过第二道连接筋连接;/n所述可更换式羽毛包括羽毛本体和卡扣件,所述卡扣件的上部设有用于夹持羽毛本体的夹持部,所述卡扣件的下部上设有用于卡接在空心管的开槽上的凸起,所述羽毛本体的根部套装在卡扣件的夹持部内并通过胶水粘接;/n每根可更换式羽毛通过卡扣件插入到尼龙植毛架上的空心管内,并将卡扣件上的凸起卡接在开槽内,同时卡扣件的底部顶触在空心管内的弹性材料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羽毛的模块化羽毛球,其特征在于:包括半球形软木托、尼龙植毛架和可更换式羽毛,所述尼龙植毛架的下端嵌入半球形软木托中并固定连接,每根可更换式羽毛与尼龙植毛架的上端连接;
所述尼龙植毛架呈杯状,包括位于下部的多根实心棒和位于上部的多根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数目与实心棒的数目以及可更换式羽毛的数目相同,每根空心管的下端与相应实心棒的上端固接,每根空心管的上部在朝向球体内部的一侧设有开槽,每根空心管的底部内均填充有弹性材料,多根空心管之间通过第一道连接筋连接,多根实心棒之间通过第二道连接筋连接;
所述可更换式羽毛包括羽毛本体和卡扣件,所述卡扣件的上部设有用于夹持羽毛本体的夹持部,所述卡扣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赛萍徐俊哲蒋正扬吴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