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刹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965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刹车机构,包括壳体、第一支架挡板、第二支架挡板、把手管、把手管套、行程滑块、行程开关、复位弹簧、两根刹车线;所述的第一支架挡板和第二支架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两端,把手管连同套接其上的把手管套穿入壳体内,把手管套上设有凸轮和卡槽,两根刹车线的内端与把手管套上的卡槽套接,行程滑块滑接在壳体内腔的滑槽内,行程滑块的两端可分别与行程开关和把手管套上的凸轮抵靠,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一支架挡板与行程滑块之间。由于把手管套设有凸轮,两根刹车线可驱动把手管套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把手管套上的凸轮驱动行程滑块与行程开关抵靠,可双向刹车,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的优点。

Two way brak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刹车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刹车机构。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为了方便伤残者出行,出现了电动轮椅,传统电动轮椅的刹车系统大都为单向刹车,操作较不方便,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的双向刹车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双向刹车机构,包括壳体、第一支架挡板、第二支架挡板、把手管、把手管套、行程滑块、行程开关、复位弹簧、两根刹车线;所述的第一支架挡板和第二支架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两端,把手管套活动套接在把手管的内端并可围绕把手管转动,把手管内端连同套接其上的把手管套穿过第二支架挡板后进入壳体内,把手管套一侧外壁上设有凸轮,把手管套另一侧外壁上设有卡槽,两根刹车线的内端穿入壳体后皆与把手管套上的卡槽套接并可驱动把手管套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行程滑块滑接在壳体内腔的滑槽内,行程滑块的两端可分别与行程开关和把手管套上的凸轮抵靠,行程开关安装在第一支架挡板上,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一支架挡板与行程滑块之间。本技术还包括两个轴套;在第一支架挡板的内壁和第二支架挡板的内壁上皆设有两个凸柱,两个轴套的两端分别套接在第一支架挡板内壁和第二支架挡板内壁的两个凸柱上。所述的壳体的一侧具有一个开口槽,该壳体的开口槽可让刹车线穿入,第一支架挡板和第二支架挡板的一侧皆具有开口槽,第一支架挡板和第二支架挡板的开口槽与壳体一侧的开口槽相对应。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双向刹车机构包括壳体、第一支架挡板、第二支架挡板、把手管、把手管套、行程滑块、行程开关、复位弹簧、两根刹车线,由于把手管套设有凸轮,两根刹车线可驱动把手管套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而通过把手管套上的凸轮驱动行程滑块与行程开关抵靠,可双向刹车,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好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沿E-E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双向刹车机构,包括壳体1、第一支架挡板2、第二支架挡板3、把手管4、把手管套5、行程滑块6、行程开关7、复位弹簧8、两根刹车线9、两个轴套10。所述的第一支架挡板2和第二支架挡板3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两端,把手管套5活动套接在把手管4的内端并可围绕把手管4转动,把手管4内端连同套接其上的把手管套5穿过第二支架挡板3后进入壳体1内,把手管套5一侧外壁上设有凸轮51,把手管套5另一侧外壁上设有卡槽52,两根刹车线9的内端穿入壳体1后皆与把手管套5上的卡槽52套接并可驱动把手管套5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所述的行程滑块6滑接在壳体1内腔的滑槽11内,行程滑块6的两端可分别与行程开关7和把手管套5上的凸轮51抵靠,把手管套5上的凸轮51可驱动行程滑块6抵压行程开关7,控制电机的通断,行程开关7安装在第一支架挡板2上,复位弹簧8设置在第一支架挡板2与行程滑块6之间。为了增加刚性,在第一支架挡板2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凸柱21,在第二支架挡板3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凸柱,两个轴套10的两端分别套接在第一支架挡板2内壁的两个凸柱21和第二支架挡板3内壁的两个凸柱上。进一步,所述的壳体1的一侧具有一个开口槽12,该壳体1的开口槽12可让刹车线9穿入,第一支架挡板2和第二支架挡板3的一侧皆具有开口槽22、32,第一支架挡板2和第二支架挡板3的开口槽22、32与壳体一侧的开口槽12相对应,方便刹车线9的卡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刹车线9被提拉后,刹车线9可驱动把手管套5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得把手管套5上的凸轮51驱动行程滑块6与行程开关7抵靠,实现电机的通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支架挡板、第二支架挡板、把手管、把手管套、行程滑块、行程开关、复位弹簧、两根刹车线;所述的第一支架挡板和第二支架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两端,把手管套活动套接在把手管的内端并可围绕把手管转动,把手管内端连同套接其上的把手管套穿过第二支架挡板后进入壳体内,把手管套一侧外壁上设有凸轮,把手管套另一侧外壁上设有卡槽,两根刹车线的内端穿入壳体后皆与把手管套上的卡槽套接并可驱动把手管套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行程滑块滑接在壳体内腔的滑槽内,行程滑块的两端可分别与行程开关和把手管套上的凸轮抵靠,行程开关安装在第一支架挡板上,复位弹簧设置在第一支架挡板与行程滑块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支架挡板、第二支架挡板、把手管、把手管套、行程滑块、行程开关、复位弹簧、两根刹车线;所述的第一支架挡板和第二支架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两端,把手管套活动套接在把手管的内端并可围绕把手管转动,把手管内端连同套接其上的把手管套穿过第二支架挡板后进入壳体内,把手管套一侧外壁上设有凸轮,把手管套另一侧外壁上设有卡槽,两根刹车线的内端穿入壳体后皆与把手管套上的卡槽套接并可驱动把手管套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行程滑块滑接在壳体内腔的滑槽内,行程滑块的两端可分别与行程开关和把手管套上的凸轮抵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尔斯·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恩比尔厦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