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式和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81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19:21
一种真空式和面机,包括进料口、抽真空装置、搅拌装置、机体、进水口和出料口,所述机体顶部左侧开有进料口,所述机体顶部右侧开有进水口,所述机体左侧安装有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管和真空泵,所述机体右侧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搅拌桨、第一搅拌杆、第二轨道、第二搅拌杆、凹槽、齿轮和液压气缸,所述第一搅拌杆上均匀安装有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杆两侧均安装有齿轮,所述第一搅拌杆内部为中空且中间处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搅拌杆两端的齿轮,本装置使搅拌后的面团表面光滑,面团的韧性和咬劲均达到最佳状态。

A vacuum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式和面机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真空式和面机。
技术介绍
面食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面食从熟制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烙、煎、烤、炸、焖等几大类型,面食的制作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面,和面就是在粉状的物体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用人力进行和面的话,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影响后续的工艺进行,若用普通和面机,和面时间很长,水分不能充分吸收,面粉的筋性、咬性、拉力很低,导致制作出来的食品口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式和面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式和面机,包括进料口、抽真空装置、搅拌装置、机体、进水口和出料口,所述机体顶部左侧开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为螺旋形,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外侧装有一层密封圈,所述机体顶部右侧开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结构相同,所述机体左侧安装有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管和真空泵,所述真空管竖直放置且两端分别与机体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与机体连接,所述机体右侧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搅拌桨、第一搅拌杆、第二轨道、第二搅拌杆、凹槽、齿轮和液压气缸,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均水平放置,且上下对称设置于机体内部,所述第二搅拌杆结构与第一搅拌杆相同,所述第一搅拌杆上均匀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为螺杆式,所述第一搅拌杆两侧均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面积略小于第一搅拌杆一端的截面积,所述第一搅拌杆内部为中空且中间处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搅拌杆两端的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轨道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竖直放置且对立设置于机体内壁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有若干个且均匀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口为螺旋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桨为螺杆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真空环境下对面粉进行搅拌,能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在最短时间、最充分的吸收水分,形成最佳的面筋网络,经过搅拌桨的拉伸作用后的面团表面光滑,面团的韧性和咬劲均达到最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真空式和面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真空式和面机的右视图。图3为一种真空式和面机的轨道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真空式和面机的搅拌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2、第一隔板,3、真空管,4、第一轨道,5、真空泵,6、机体,7、进水口,8、第二隔板,9、搅拌桨,10、第一搅拌杆,11、第二轨道,12、第二搅拌杆,13、出料口,14、凹槽,15、齿轮,16、液压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真空式和面机,包括进料口1、抽真空装置、搅拌装置、机体6、进水口8和出料口15,所述机体6顶部左侧开有进料口1,所述进料口1为螺旋形,控制进料速度,防止面粉进入机体后成堆导致和面不充分,所述进料口1上设有第一隔板2,所述第一隔板2外侧装有一层密封圈,且可在装置工作时锁死进料口,所述机体6顶部右侧开有进水口7,所述进水口7上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隔板8,所述第二隔板8与所述第一隔板2结构相同,所述机体6左侧安装有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管3和真空泵5,所述真空管3竖直放置且两端分别与机体6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5通过真空管3与机体6连接,所述机体6右侧开有出料口13,所述出料口13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轨道4、搅拌桨9、第一搅拌杆10、第二轨道11、第二搅拌杆12、凹槽14、齿轮15和液压气缸16,所述第一搅拌杆10与第二搅拌杆12均水平放置,且上下对称设置于机体6内部,所述第二搅拌杆12结构与第一搅拌杆10相同,所述第一搅拌杆10上均匀安装有搅拌桨9,所述搅拌桨9为螺杆式,所述第一搅拌杆10两侧均安装有齿轮15,所述齿轮15面积略小于第一搅拌杆10一端的截面积,以便齿轮15能够自由运转,所述第一搅拌杆10内部为中空且中间处安装有液压气缸16,所述液压气缸16的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搅拌杆10两端的齿轮15,所述齿轮15与第一轨道4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轨道4与第二轨道11竖直放置且对立设置于机体6内壁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轨道4与第二轨道1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轨道4上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有若干个且均匀设置;本技术工作原理:打开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8,往进料口1里加入面粉,往进水口7里加入足量的水,关闭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8,开启真空泵5,真空泵5通过真空管3抽离机体6内部的空气,开启搅拌装置的动力系统,第一搅拌杆10与第二搅拌杆12开始对面粉进行搅拌和面,随着气缸的作用,第一搅拌杆10与第二搅拌杆12可在机体6内上下移动,对面团起到了拉伸的作用,加快了面团成型的时间,能够让和出来的面团更有筋道,和面完成后,将出料口13打开,取出和好的面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式和面机,包括进料口、抽真空装置、搅拌装置、机体、进水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顶部左侧开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外侧装有一层密封圈,所述机体顶部右侧开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机体左侧安装有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管和真空泵,所述真空管竖直放置且两端分别与机体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与机体连接,所述机体右侧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有两个且对称设置;/n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搅拌桨、第一搅拌杆、第二轨道、第二搅拌杆、凹槽、齿轮和液压气缸,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均水平放置,且上下对称设置于机体内部,所述第二搅拌杆结构与第一搅拌杆相同,所述第一搅拌杆上均匀安装有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杆两侧均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面积略小于第一搅拌杆一端的截面积,所述第一搅拌杆内部为中空且中间处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搅拌杆两端的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轨道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竖直放置且对立设置于机体内壁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轨道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有若干个且均匀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式和面机,包括进料口、抽真空装置、搅拌装置、机体、进水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顶部左侧开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外侧装有一层密封圈,所述机体顶部右侧开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机体左侧安装有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管和真空泵,所述真空管竖直放置且两端分别与机体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与机体连接,所述机体右侧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有两个且对称设置;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轨道、搅拌桨、第一搅拌杆、第二轨道、第二搅拌杆、凹槽、齿轮和液压气缸,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均水平放置,且上下对称设置于机体内部,所述第二搅拌杆结构与第一搅拌杆相同,所述第一搅拌杆上均匀安装有搅拌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金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