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孝瑜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28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上挂,将需要镀电的塑料零件固定在导电工具或挂具上,时其能够与电源相连形成闭合回路,让电镀能够顺利进行;步骤二:除油,清洁零件表面,除去注塑件表面的油脂、灰尘及汗渍等物质,这些物质将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处理效果,以及零件表面的电镀外观;步骤三:粗化,增加镀层与零件表面的结合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多次对其进行耐腐蚀的操作,提高塑料零件镀电后的耐腐蚀性,利用通对其进行结合使用,在其表面堵上一层半光亮镍层,在其表面镀上一层光亮镍有效的提高其耐腐蚀性,延缓了零件俯视的速率,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半光亮镍层和光亮镍层有效的提高零件表面的光泽度。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lastic pl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电工艺
,具体为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与金属制件相比,塑料电镀制品不仅可以实现很好的金属质感,而且能减轻制品重量,在有效改善塑料外观及装饰性的同时,也改善了其在电、热及耐蚀等方面的性能,但电镀用塑料材料的选择却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材料成本、电镀成本、电镀的难易程度以及尺寸精度等因素。而因其结构上的优势,不仅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易于加工成型,而且材料表面易于侵蚀而获得较高的镀层结合力,所以目前在电镀中应用极为普遍。现有的塑料镀电,其耐腐蚀性及表面的光泽度把控并不到位,导致其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的光泽度不强,且其表面会受到严重腐蚀,导致其塑料零件粉化,导致其使用寿命不长,且现有的塑料镀电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导电的效果不强,导致其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的导电粒子会脱离,进而影响其镀电的效果,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工艺在操作的过程中并未对其度电粒子进行封口,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其镀电粒子会脱离,其在长时间使用后其表面的光泽性不强,其受到腐蚀后其表面以粉化,其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上挂将需要镀电的塑料零件固定在导电工具或挂具上,时其能够与电源相连形成闭合回路,让电镀能够顺利进行;步骤二:除油清洁零件表面,除去注塑件表面的油脂、灰尘及汗渍等物质,这些物质将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处理效果,以及零件表面的电镀外观;步骤三:粗化增加镀层与零件表面的结合力;利用粗化也的强酸性进行溶解ABS塑料中的丁二烯成分,使零件表面形成微观粗糙的小孔,进而增加其接触面积,并且在零件表面产生少量的OH、SO3H等极性亲水基团,使零件表面具有亲水性;步骤四:中和利用溶液的还原性,将零件表面藏六的铬酸还原祛除;步骤五:催化溶液中的催化物质被均匀吸附在零件表面的小孔中,为后续的化学镍的发生提供催化中心;步骤六:解胶零件表面在催化也中所吸附的胶体钯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其周围被二价锡离子所包裹着,需要利用解胶工序进行溶解钯周围的二价锡使其裸露并真正具有催化活性;步骤七:化学镍此工序前面的所有工序都是为此工序的进行做准备,进过化学反应后,零件表面覆盖了一层能够导电的镍磷合金,使原有的不具备导电功能的塑料零件变成了导体;步骤八:预镀镍化学镍层较薄,其导电性能不强,在其表面增加一层预镀镍可增加零件的导电性能;步骤九:光亮铜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相比较其他镀层的热胀系数更接近于塑料,在零件表面镀上层15到25um平滑二柔韧的铜层,有利于增加零件与整个镀层的结合力、耐温性和耐腐蚀性;步骤十:半光亮镍零件外观呈半光亮状,该镀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及整平性,其半光亮镍层不含硫,电位较光亮镍镀层高,具有较好的机械性和耐腐蚀性;步骤十一:光亮镍使零件外观具有镜面冠梁效果,颜色白中带黄,在零件受到腐蚀介质产生腐蚀时,能够避免大而纵深的腐蚀结构,延缓零件腐蚀的速率;步骤十二:镍封在光亮镍溶液的基础上在电镀溶液中添加不导电的细小微粒,在电镀过程中镍不断在零件上沉积,同时这些微粒也被带入镀层,有与微粒不导电,使其不会镀上其他镀层,在零件受到腐蚀时,能够分散腐蚀电流模式其单位面积的镍表面及上的腐蚀电流大为降低,起到了较好的耐腐蚀效果;步骤十三:光亮铬镀层呈莹白色,使零件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步骤十四:检验包装将零件从挂具上摘下,进行检验、包装。有益效果如下:1、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通过利用多次对其进行耐腐蚀的操作,提高塑料零件镀电后的耐腐蚀性,利用通对其进行结合使用,利用在其表面堵上一层半光亮镍层,在其表面镀上一层光亮镍有效的提高其耐腐蚀性,延缓了零件俯视的速率,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且采用半光亮镍层和光亮镍层有效的提高零件表面的光泽度。2、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通过在在其表面采用预镀镍的形式进行操作,可增加零件表面的导电性能,采用该工艺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其镀层的结合力,同时也提高了其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上挂将需要镀电的塑料零件固定在导电工具或挂具上,时其能够与电源相连形成闭合回路,让电镀能够顺利进行;步骤二:除油清洁零件表面,除去注塑件表面的油脂、灰尘及汗渍等物质,这些物质将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处理效果,以及零件表面的电镀外观;步骤三:粗化增加镀层与零件表面的结合力;利用粗化也的强酸性进行溶解ABS塑料中的丁二烯成分,使零件表面形成微观粗糙的小孔,进而增加其接触面积,并且在零件表面产生少量的OH、SO3H等极性亲水基团,使零件表面具有亲水性;步骤四:中和利用溶液的还原性,将零件表面藏六的铬酸还原祛除;需要对其内部藏留的铬酸进行清除,防止其对后续的操作工艺造成影响;步骤五:催化溶液中的催化物质被均匀吸附在零件表面的小孔中,为后续的化学镍的发生提供催化中心;步骤六:解胶零件表面在催化也中所吸附的胶体钯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其周围被二价锡离子所包裹着,需要利用解胶工序进行溶解钯周围的二价锡使其裸露并真正具有催化活性;步骤七:化学镍此工序前面的所有工序都是为此工序的进行做准备,进过化学反应后,零件表面覆盖了一层能够导电的镍磷合金,使原有的不具备导电功能的塑料零件变成了导体;通过反应零件表面会被化学镍进行覆盖;步骤八:预镀镍化学镍层较薄,其导电性能不强,在其表面增加一层预镀镍可增加零件的导电性能;步骤九:光亮铜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相比较其他镀层的热胀系数更接近于塑料,在零件表面镀上层15到25um平滑二柔韧的铜层,有利于增加零件与整个镀层的结合力、耐温性和耐腐蚀性;在零件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或冲击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零件受损的程度;步骤十:半光亮镍零件外观呈半光亮状,该镀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及整平性,其半光亮镍层不含硫,电位较光亮镍镀层高,具有较好的机械性和耐腐蚀性;零件在铜层上继续堵上一层半光镍和光亮镍的组合,提高其机械性和耐腐蚀性;步骤十一:光亮镍使零件外观具有镜面冠梁效果,颜色白中带黄,在零件受到腐蚀介质产生腐蚀时,能够避免大而纵深的腐蚀结构,延缓零件腐蚀的速率;步骤十二:镍封在光亮镍溶液的基础上在电镀溶液中添加不导电的细小微粒,在电镀过程中镍不断在零件上沉积,同时这些微粒也被带入镀层,有与微粒不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上挂/n将需要镀电的塑料零件固定在导电工具或挂具上,时其能够与电源相连形成闭合回路,让电镀能够顺利进行;/n步骤二:除油/n清洁零件表面,除去注塑件表面的油脂、灰尘及汗渍等物质,这些物质将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处理效果,以及零件表面的电镀外观;/n步骤三:粗化/n增加镀层与零件表面的结合力;利用粗化也的强酸性进行溶解ABS塑料中的丁二烯成分,使零件表面形成微观粗糙的小孔,进而增加其接触面积,并且在零件表面产生少量的OH、SO3H等极性亲水基团,使零件表面具有亲水性;/n步骤四:中和/n利用溶液的还原性,将零件表面藏六的铬酸还原祛除;/n步骤五:催化/n溶液中的催化物质被均匀吸附在零件表面的小孔中,为后续的化学镍的发生提供催化中心;/n步骤六:解胶/n零件表面在催化也中所吸附的胶体钯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其周围被二价锡离子所包裹着,需要利用解胶工序进行溶解钯周围的二价锡使其裸露并真正具有催化活性;/n步骤七:化学镍/n此工序前面的所有工序都是为此工序的进行做准备,进过化学反应后,零件表面覆盖了一层能够导电的镍磷合金,使原有的不具备导电功能的塑料零件变成了导体;/n步骤八:预镀镍/n化学镍层较薄,其导电性能不强,在其表面增加一层预镀镍可增加零件的导电性能;/n步骤九:光亮铜/n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相比较其他镀层的热胀系数更接近于塑料,在零件表面镀上层15到25um平滑二柔韧的铜层,有利于增加零件与整个镀层的结合力、耐温性和耐腐蚀性;/n步骤十:半光亮镍/n零件外观呈半光亮状,该镀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及整平性,其半光亮镍层不含硫,电位较光亮镍镀层高,具有较好的机械性和耐腐蚀性;/n步骤十一:光亮镍/n使零件外观具有镜面冠梁效果,颜色白中带黄,在零件受到腐蚀介质产生腐蚀时,能够避免大而纵深的腐蚀结构,延缓零件腐蚀的速率;/n步骤十二:镍封/n在光亮镍溶液的基础上在电镀溶液中添加不导电的细小微粒,在电镀过程中镍不断在零件上沉积,同时这些微粒也被带入镀层,有与微粒不导电,使其不会镀上其他镀层,在零件受到腐蚀时,能够分散腐蚀电流模式其单位面积的镍表面及上的腐蚀电流大为降低,起到了较好的耐腐蚀效果;/n步骤十三:光亮铬/n镀层呈莹白色,使零件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n步骤十四:检验包装/n将零件从挂具上摘下,进行检验、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挂
将需要镀电的塑料零件固定在导电工具或挂具上,时其能够与电源相连形成闭合回路,让电镀能够顺利进行;
步骤二:除油
清洁零件表面,除去注塑件表面的油脂、灰尘及汗渍等物质,这些物质将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处理效果,以及零件表面的电镀外观;
步骤三:粗化
增加镀层与零件表面的结合力;利用粗化也的强酸性进行溶解ABS塑料中的丁二烯成分,使零件表面形成微观粗糙的小孔,进而增加其接触面积,并且在零件表面产生少量的OH、SO3H等极性亲水基团,使零件表面具有亲水性;
步骤四:中和
利用溶液的还原性,将零件表面藏六的铬酸还原祛除;
步骤五:催化
溶液中的催化物质被均匀吸附在零件表面的小孔中,为后续的化学镍的发生提供催化中心;
步骤六:解胶
零件表面在催化也中所吸附的胶体钯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其周围被二价锡离子所包裹着,需要利用解胶工序进行溶解钯周围的二价锡使其裸露并真正具有催化活性;
步骤七:化学镍
此工序前面的所有工序都是为此工序的进行做准备,进过化学反应后,零件表面覆盖了一层能够导电的镍磷合金,使原有的不具备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孝瑜
申请(专利权)人:唐孝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