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18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包括底板、万向轮、智能分区装置和对接装置;万向轮安装在底板上;智能分区装置包括输送板和处理控制中心,输送板安装在底板上方,输送板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读卡设备,处理控制中心通讯连接读卡设备;对接装置包括多个缓冲对接部,缓冲对接部包括第一缓冲板和第一连接板,第一缓冲板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输送板连接;输送板、第一缓冲板和第一连接板上均安装有滚珠式模组,处理控制中心通讯连接滚珠式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可以实现智能化操作,大幅度的节约人力,有效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

An intelligent handling equipment based on express transpor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
本技术涉及快递运输车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商快速崛起,快递行业也飞速发展。快递运输车作为快递行业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在城乡、城市各角落随处可见。既有城市之间转运的大型厢式运输车;也有应用于城市内的小型三轮厢式运输车。现今快递行业仍采用人工依靠肩扛手提装卸搬运作业。搬运人员多为临时工,没有专门技术培训,缺乏相互协作,导致货物搬运损失;装卸时间长,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此外装卸搬运活动在整个物流过程比重很大,装卸搬运效率的高低也是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提高了高货物装卸效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包括底板、万向轮、智能分区装置和对接装置;万向轮安装在底板上;智能分区装置包括输送板和处理控制中心,输送板安装在底板上方,输送板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读卡设备,处理控制中心通讯连接读卡设备;对接装置包括多个缓冲对接部,缓冲对接部包括第一缓冲板和第一连接板,第一缓冲板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输送板连接;输送板、第一缓冲板和第一连接板上均安装有滚珠式模组,处理控制中心通讯连接滚珠式模组。优选地,输送板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护板,读卡设备设置于护板上;智能分区装置还包括上面板,护板均与上面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智能分区装置还包括显示屏幕,显示屏幕安装有护板上;r>处理控制中心通讯连接显示屏幕。优选地,对接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架,底板通过辅助支架连接第一缓冲板。优选地,缓冲对接部设有三个,三个缓冲对接部的第一连接板由上至下依次分布。优选地,缓冲对接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增高模块;增高模块包括第二缓冲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倾斜设置,第二连接板的高端与第二缓冲板连接;增高模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位于最下方增高模块的第二连接板低端与第一缓冲板连接;任意两个相邻增高模块中,位于下方增高模块的第二缓冲板与位于上方增高模块的第二连接板低端连接,第二缓冲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安装有滚珠式模组。优选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水平面夹角均不大于30°。优选地,还包括轮锁,轮锁安装在万向轮上,用于固定万向轮。优选地,滚珠式模组数据通信接口采用RS-232接口。优选地,底板与输送板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处理控制中心设置于容纳空间内。本技术结构简单,且可以实现智能化操作,大幅度的节约人力,简单快速的完成货物分类和摆放,有效提高了货物装卸效率,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可被读卡设备读取信息的识别卡标记不同类型的货物,并将货物放置到输送板上,本技术通过读卡设备读取识别卡的信息,处理控制中心获取读卡设备所读取的信息,并根据货物类型,控制滚珠式模组将货物输送到不同的缓冲对接部,并在缓冲对接部上进行合理的摆放,当第一缓冲板上的货物积累到一定的量时,通过万向轮带动本技术移至货物存放处,再由处理控制中心控制控制滚珠式模组工作,将货物送离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车厢内部结构划分图;图3为一种物件存储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包括底板1、万向轮2、智能分区装置和对接装置;万向轮2安装在底板1上;智能分区装置包括输送板31和处理控制中心32,输送板31安装在底板1上方,输送板31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读卡设备311,处理控制中心32通讯连接读卡设备311;对接装置包括多个缓冲对接部,缓冲对接部包括第一缓冲板41和第一连接板42,第一缓冲板41通过第一连接板42与输送板31连接;输送板31、第一缓冲板41和第一连接板42上均安装有滚珠式模组,处理控制中心32通讯连接滚珠式模组。图2为一种车厢内部结构划分图,通过车厢隔板将车厢由上至下划分为多层,并将每层的空间划分成多个区域,车厢隔板上安装有货箱调整装置,货箱调整装置用于调整车厢隔板上货物的位置,将货物放置到车厢隔板上后,可以通过控制货箱调整装置将货物箱送至指定区域,图3为一种物件存储箱,根据使用需要可以将需输送的物件存储箱划分成不同规格,以用于放置小件、中件、大件和特大件等不同规格的需输送的物件,物件存储箱上设置用于识别且规格的标识牌和识别卡,其中识别卡可通过读卡设备进行读取。本技术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需输送的物件放置到不同规格的物件存储箱内,并将物件存储箱放置到输送板31上,通过读卡设备311读取物件存储箱上识别卡的信息,处理控制中心32获取读卡设备311所读取的信息,并根据物件存储箱的规格,控制滚珠式模组将物件存储箱输送到不同的缓冲对接部,当第一缓冲板41上的物件存储箱积累到一定的量时,通过万向轮2带动本技术移至车厢处,再由处理控制中心32控制控制滚珠式模组工作,将物件存储箱送至车厢内。本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操作,大幅度的节约人力,简单快速的完成货物分类,有效提高货物输送效率。本实施方式中,输送板31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护板312,读卡设备311设置于护板312上;智能分区装置还包括上面板33,护板312均与上面板33固定连接。利用护板312可以减少物件存储箱在惯性作用下脱离输送板31而掉落的可能,且护板312可以对读卡设备311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读卡设备311受损的可能。本实施方式中,智能分区装置还包括显示屏幕34,显示屏幕34安装有护板312上;处理控制中心32通讯连接显示屏幕34。利用显示屏幕34可以显示对接装置上已有货物信息,滚珠式模组转动方向信息,还可以用于显示车厢内部货物存储信息。本实施方式中,对接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架43,底板1通过辅助支架43连接第一缓冲板41。利用辅助支架43可以减少第一缓冲板41在重压下损坏的可能。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三个缓冲对接部,三个缓冲对接部的第一连接板42由上至下依次分布,有利于对物件存储箱进行分类和存放;标准小件为标准中件一半大小,标准大件为标准特大件一半大小,为了提高需输送的物件分类效率,可将物件存储箱分成二种规格,标准小型货箱和标准大型货箱,标准小型货箱用于盛放小件、中件,标准大型货箱用于盛放大件、特大件;在标准小型货箱和标准大型货箱内中间设置分割板。为了增加本技术中货物的存放量,在三个缓冲对接部的基础上,位于最上方的缓冲对接部还包括两个增高模块;增高模块包括第二缓冲板441和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万向轮(2)、智能分区装置和对接装置;/n万向轮(2)安装在底板(1)上;/n智能分区装置包括输送板(31)和处理控制中心(32),输送板(31)安装在底板(1)上方,输送板(31)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读卡设备(311),处理控制中心(32)通讯连接读卡设备(311);/n对接装置包括多个缓冲对接部,缓冲对接部包括第一缓冲板(41)和第一连接板(42),第一缓冲板(41)通过第一连接板(42)与输送板(31)连接;/n输送板(31)、第一缓冲板(41)和第一连接板(42)上均安装有滚珠式模组,处理控制中心(32)通讯连接滚珠式模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万向轮(2)、智能分区装置和对接装置;
万向轮(2)安装在底板(1)上;
智能分区装置包括输送板(31)和处理控制中心(32),输送板(31)安装在底板(1)上方,输送板(31)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读卡设备(311),处理控制中心(32)通讯连接读卡设备(311);
对接装置包括多个缓冲对接部,缓冲对接部包括第一缓冲板(41)和第一连接板(42),第一缓冲板(41)通过第一连接板(42)与输送板(31)连接;
输送板(31)、第一缓冲板(41)和第一连接板(42)上均安装有滚珠式模组,处理控制中心(32)通讯连接滚珠式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板(31)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均安装有护板(312),读卡设备(311)设置于护板(312)上;
智能分区装置还包括上面板(33),护板(312)均与上面板(3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智能分区装置还包括显示屏幕(34),显示屏幕(34)安装有护板(312)上;
处理控制中心(32)通讯连接显示屏幕(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快递运输车智能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对接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架(43),底板(1)通过辅助支架(43)连接第一缓冲板(41)。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涛夏萍樊春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