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4076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主要包括5‑氟尿嘧啶与四氢呋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后经萃取,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替加氟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纯度高、污染少,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egafu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的
,具体涉及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化合物是替加氟(又名Tegafur、Ftorafur、FT207),化学名:1-(四氢-2-呋喃基)-5-氟-2,4(1H,3H)-嘧啶二酮,是嘧啶类抗癌药之一,它是5-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对多数实体瘤有抑制作用,结构式如下:替加氟是5-氟尿嘧啶的一种衍生物,由前苏联的希勒(Hiller)于1967年首次合成,并于1974年在日本上市,我国于1979年由山东济南制药厂研制成功。替加氟的抗癌谱及疗效与5-氟尿嘧啶相似,当替加氟口服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脏P450活化酶的催化下转变成5-氟尿嘧啶,之后除10%左右进入肠道并在乳清酸核糖转移酶(ORTC)催化下发生磷酸化外,其余90%左右在肝脏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催化下,循5-氟尿嘧啶的途径转变成三磷酸氟尿苷(FUTP)和一磷酸去氧氟尿苷(FdUMP)两个活性产物,在体内能干扰阻断DNA、RNA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产生抗癌作用,其化疗指数为5-氟尿嘧啶的2倍,毒性仅为5-氟尿嘧啶的1/4~1/7。与5-氟尿嘧啶不同,替加氟为脂溶性,口服吸收好,能够在血液中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所以替加氟被广泛地应用到癌症患者的化疗中。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直肠癌、胰腺癌、肝癌,亦可用于乳腺癌,国内上市的制剂剂型主要有注射液和口服制剂。一种合成替加氟的策略是将两个起始原料进行预衍生化处理的方法。目前已知的方法是使用5-氟尿嘧啶的汞盐或银盐(BP1168391),2,4-双(烷基硅基)-5-氟尿嘧啶(JP-53-135989,US4024143A,CN201610801535等),2,4,-双(三烷基锡基)-5-氟尿嘧啶(DE2648239,JP-53-137973)作为提供5-氟尿嘧啶部分的反应物。如上所述的制备工艺中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团保护反应操作复杂、条件苛刻等技术难点或技术缺陷。作为提供四氢呋喃部分的反应物,使用2-氯四氢呋喃(JP-49-10510,JP-51-8282,JP-53-12518等),2-烷氧基四氢呋喃(JP-49-127981,JP-52-118479等),2-酰氧基四氢呋喃(JP-50-50383,JP-53-7688,Chem.Pharm.Bull.,31(11)3827-3877.等)的方法均被报道过,但是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较低,特别是2-氯四氢呋喃是特别不稳定的化合物,并且反应需要在-60~10℃的低温条件下进行,使得反应操作也极不方便。此外,JP-53-119881报道了一种使用四氢呋喃在硫光气作用下,作为提供四氢呋喃基部分的反应物,但由于该条件下的替加氟的转化率较低,需要使用具有强烈毒性的硫光气,并且反应中能够生成具有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使得该方法很难适应工业化生产。另一种合成策略则是在加入添加剂(或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CN103159746A及US4174446公开了一种通过5-氟尿嘧啶与2,3-二氢呋喃在增加添加剂(如Lewis酸,有机质子酸,胺盐等)的条件下,于150~180℃的高温及高压下反应工业化生产替加氟的方法,但该方法反应时间较长,且需要加热加压,对设备有较高的要求,并且收率偏低;CN102285972A中则是在氯化铜的催化下借助微波以加快反应进程,虽然小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方法对放大生产的设备要求较高,限制了其产业化进程;CN104513230A记载了一种采用羟基磷灰石固载氯化镁或三氟甲磺酸镁催化剂的方法,但反应仍需要在惰性气体加压保护的条件下,高温反应12h,较传统的路易斯催化剂并无较大改进与提升;CN107235967A提供了一种在碱和氧化剂的作用下,于50~100℃反应8h后得到1,3-二取代替加氟后,经过醇水混合溶液加热处理后得到替加氟的方法,但反应中需要应用到四溴化碳、四氯化碳、溴代三氯甲烷、全氟卤代烷或二氯乙烷等毒性较大的物质,并且反应温度及生产周期并未得到有效改善;由于反应条件较剧烈,使得以上技术方法中的反应选择性较差,导致有大量3-位基团参与反应所引入的1,3-二(呋喃-2-基)-5-氟尿嘧啶及3-(呋喃-2-基)-5-氟-尿嘧啶杂质的生成,使得后处理更加繁琐。综上所述,在已经被报道的制备替加氟的技术方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对起始物料进行预衍生化处理的方法,使得反应操作比较繁琐,并且部分预衍生化试剂的化学稳定性较低,反应需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对反应设备要求较高。(2).部分反应需要使用具有强烈毒性的硫光气,并且反应中能够生成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对反应设备要求较高,并且对环保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3).由于反应需要在高温及高压的条件下进行,不仅反应时间较长,同时由于反应条件较剧烈,使得以上技术方法中的反应选择性较差,导致有大量3-位基团参与反应所引入的1,3-二(呋喃-2-基)-5-氟尿嘧啶及3-(呋喃-2-基)-5-氟-尿嘧啶杂质的生成,使得后处理更加繁琐。因此,研究寻找一条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简便,产品收率高、纯度高的适合工业化生产替加氟的工艺,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反应条件苛刻、操作繁琐、生成杂质较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替加氟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高效、反应选择性高、产率高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一种如式(Ⅰ)所示的替加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将5-氟尿嘧啶,四氢呋喃,催化剂,过氧化物加入到一定的溶剂中,反应体系升温至反应结束,过滤,将滤液倒入萃取液中萃取分离,有机相依次用纯化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替加氟粗品,经重结晶得替加氟精制品。优选方案,一种如式(Ⅰ)所示的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优选方案,一种如式(Ⅰ)所示的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催化剂为醋酸铜、醋酸镍或醋酸钯,其中特别优选醋酸铜。优选方案,一种如式(Ⅰ)所示的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或过氧化叔丁醇,其中特别优选过氧化氢。优选方案,一种如式(Ⅰ)所示的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5-氟尿嘧啶与反应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8~15,g/mL。优选方案,一种如式(Ⅰ)所示的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5-氟尿嘧啶与四氢呋喃的投料摩尔比为1:1~2,其中特别优选1:1.6。优选方案,一种如式(Ⅰ)所示的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5-氟尿嘧啶与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0.01~0.04,其中特别优选1:0.02。优选方案,一种如式(Ⅰ)所示的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5-氟尿嘧啶与过氧化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2~4,其中特别优选1:2.5。优选方案,一种如式(Ⅰ)所示的替加氟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反应温度为35~50℃。优选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室温下,将5-氟尿嘧啶,四氢呋喃,催化剂,过氧化物加入到一定溶剂中,反应体系升温至反应结束,过滤,将滤液倒入萃取液中萃取分离,有机相依次用纯化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替加氟粗品,经重结晶得替加氟精制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室温下,将5-氟尿嘧啶,四氢呋喃,催化剂,过氧化物加入到一定溶剂中,反应体系升温至反应结束,过滤,将滤液倒入萃取液中萃取分离,有机相依次用纯化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得替加氟粗品,经重结晶得替加氟精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醋酸铜、醋酸镍或醋酸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或过氧化叔丁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加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5-氟尿嘧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民鲍广龙张现利
申请(专利权)人: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