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01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以及后轮,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后部,所述车架包括主车体、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并与所述主车体前部转动连接的前叉,所述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前叉上;所述前叉向上延伸有一竖把,所述竖把上部连接有左右车把,所述竖把包括上竖把和下竖把,所述下竖把下部与所述前叉连接,所述上竖把下部与下竖把上部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上竖把和所述下竖把分别具有一轴心线,所述上竖把轴心线和所述下竖把轴心线分别与所述转动轴具有锐角的倾斜相交,所述可折叠自行车还包括一能将所述可折叠自行车锁定在所述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

A foldable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特别是一种可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可折叠自行车(如公告号CN108995754A),包括一手把部,该手把部上设有一折弯件,一握把以及一把手杆,该把手杆两端分别组接该折弯件与该握把,折叠过程中该握把及该把手杆以该折弯件为转动轴侧向折弯。现有技术的可折叠自行车,车把折叠的转动轴设置在把手杆的外侧面,从折叠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有剪切风险,且折弯件突出于把手杆,易发生断裂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其结构能够避免折叠过程中的剪切风险和断裂风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以及后轮,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后部,所述车架包括主车体、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并与所述主车体前部转动连接的前叉,所述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前叉上;所述前叉向上延伸有一竖把,所述竖把上部连接有左右车把,所述竖把包括上竖把和下竖把,所述下竖把下部与所述前叉连接,所述上竖把下部与下竖把上部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上竖把和所述下竖把分别具有一轴心线,所述上竖把轴心线和所述下竖把轴心线分别与所述转动轴具有锐角的倾斜相交,所述可折叠自行车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竖把与所述主车体之间形成可供乘坐者正常使用的空间,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上竖把邻近于所述主车体一侧;所述可折叠自行车还包括一能将所述可折叠自行车锁定在所述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进一步地,所述上竖把和所述下竖把的轴心线分别与所述转动轴倾斜相交后的锐角角度范围为35-55度。进一步地,当所述可折叠自行车在展开状态时,所述上竖把与所述下竖把沿上下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上竖把与所述下竖把固定连接,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上竖把与下竖把可相对转动。进一步地,所述上竖把下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关节,所述下竖把上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关节,所述上竖把下部的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下竖把上部的第二转动关节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转动关节均为半球状,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转动关节的圆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转动关节之间还设置有一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关节上的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或者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关节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上的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弧形槽,所述限位槽具有位于两端的左槽端和右槽端,所述限位机构具有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当所述限位机构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块的左侧与所述限位槽的左槽端相抵触,所述可折叠自行车处于所述展开状态;当所述限位机构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块的右侧与所述限位槽的右槽端相抵触,所述可折叠自行车处于所述折叠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第二转动关节上相互配合的齿,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关节与所述第二转动关节上的齿啮合,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转动关节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第一转动关节与所述第二转动关节上的齿脱开,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转动关节可相对于所述转动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一控制所述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相互转换的操作组件。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设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设在所述第二转动关节上,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弹性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对竖把上转动轴位置的设置,该可折叠自行车在折叠过程中避免了剪切风险和断裂风险。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的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的展开状态的主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的展开状态的侧视图。附图6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附图7为附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8为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的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附图9为附图8中B部分的放大图。附图10为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的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C-C方向的剖视图。附图11为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的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C-C方向的剖视图。附图12为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转动轴部分的爆炸图。附图13为附图12中D部分的放大图图中标号为:1、车架;2、前轮;3、后轮;4、前叉;5、竖把;501、上竖把;502、下竖把;6、左右车把;7、转动轴;801、上竖把轴心线;802下竖把轴心线;9、横梁;10、第一转动关节;11、第二转动关节;12、限位机构;13、限位槽;132、左槽端;133、右槽端;14、限位块;15、齿;16、操作组件;17、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1、前轮2以及后轮3,后轮3设置在车架1后部,车架1包括主车体、设置在车架1前部并与主车体前部转动连接的前叉4,前轮2转动连接在前叉4上,具体地,主车体包括与后轮3转动连接的后叉以及与后叉连接的横梁9;前叉4向上延伸有一竖把5,竖把5上连接有左右车把6,竖把5包括上竖把501和下竖把502,下竖把502下部与前叉4连接,上竖把501下部与下竖把502上部之间通过转动轴7转动连接,具体地,上竖把下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关节10,下竖把上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关节11,第一转动关节10和第二转动关节11通过转动轴7转动连接,第一转动关节10和第二转动关节11均为半球状,转动轴7通过第一转动关节10和所述第二转动关节11的圆心。如图3-5所示,上竖把501和下竖把502分别具有一轴心线,上竖把轴心线801和下竖把轴心线802分别与转动轴7具有锐角的倾斜相交,具体地,上竖把和下竖把的轴心线801和802分别与转动轴7倾斜相交后的锐角角度范围为35-55度。竖把5还包括一锁定机构,在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上竖把501与下竖把502相对固定连接,在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上竖把501与下竖把502可相对转动。具体地,如图10-13所示,锁定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关节10和第二转动关节11上相互配合的齿15,在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第一转动关节10与第二转动关节11上的齿15啮合,第一转动关节10和第二转动关节11相对固定连接,在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第一转动关节10与所述第二转动关节11上的齿15脱开,第一转动关节10和第二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以及后轮,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后部,所述车架包括主车体、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并与所述主车体前部转动连接的前叉,所述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前叉上;所述前叉向上延伸有一竖把,所述竖把上部连接有左右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把包括上竖把和下竖把,所述下竖把下部与所述前叉连接,所述上竖把下部与下竖把上部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上竖把和所述下竖把分别具有一轴心线,所述上竖把轴心线和所述下竖把轴心线分别与所述转动轴具有锐角的倾斜相交,所述可折叠自行车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竖把与所述主车体之间形成可供乘坐者正常使用的空间,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上竖把邻近于所述主车体一侧;所述可折叠自行车还包括一能将所述可折叠自行车锁定在所述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以及后轮,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车架后部,所述车架包括主车体、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并与所述主车体前部转动连接的前叉,所述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前叉上;所述前叉向上延伸有一竖把,所述竖把上部连接有左右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把包括上竖把和下竖把,所述下竖把下部与所述前叉连接,所述上竖把下部与下竖把上部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上竖把和所述下竖把分别具有一轴心线,所述上竖把轴心线和所述下竖把轴心线分别与所述转动轴具有锐角的倾斜相交,所述可折叠自行车具有一展开状态和一折叠状态,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竖把与所述主车体之间形成可供乘坐者正常使用的空间,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上竖把邻近于所述主车体一侧;所述可折叠自行车还包括一能将所述可折叠自行车锁定在所述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竖把和所述下竖把的轴心线分别与所述转动轴倾斜相交后的锐角角度范围为35-5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折叠自行车在展开状态时,所述上竖把与所述下竖把沿上下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上竖把与所述下竖把固定连接,在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上竖把与下竖把可相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竖把下部设置有第一转动关节,所述下竖把上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关节,所述上竖把下部的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下竖把上部的第二转动关节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转动关节均为半球状,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转动关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涛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