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偏转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92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偏转单元(1),用于纺织机,其具有壳体(2),该壳体包括用于形成弯曲的纱线偏转通道(30)的径向外壁部的弯曲壁部(1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特征是,弯曲壁部(10)具有沿该弯曲结构延伸以容纳并引导纱线的导纱槽(42)。

Yarn deflec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纱线偏转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纺织机的纱线偏转单元,该纱线偏转单元具有壳体,壳体包括用于形成弯曲的纱线偏转通道的径向外壁部的弯曲壁部。
技术介绍
用于引导移动纱线的纱线偏转单元的许多设计方案在纺织机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这样的纱线偏转单元通常与纱线导辊相互作用,纱线借助纱线导辊自纱线碰到纱线导辊的第一方向被偏转向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纱线在第二方向上离开纱线导辊。这样的纱线偏转单元例如由在后公开危险DE102017115939A1所公开。此外,用于纺织机的共用纱线导辊例如由文献DE102009021066A1公开了。现有技术的纱线偏转装置的问题是,纱线偏转只能针对第一和第二方向所包夹出的大于90°的偏转角在对纱线操作无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对于以小于90°的偏转角的纱线偏转来说,几个纱线偏转单元通常在纱线移动方向上串列相连,因此必须提供相应的安装空间。此外,在例如由上述文献DE102017115939A1公开的且纱线或纱头以伴随空气在纱线偏转通道内被输送的空气辅助式纱线偏转单元情况下,针对小于90°的偏转角出现了由反压造成的无序紊流的进一步问题,待输送的纱线或纱头的操作因而无法再被控制和再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应对的问题是,如此进一步改进已知的纱线偏转单元,即,针对小于90°的偏转角尤其允许节约空间的纱线偏转,同时改善了纱线操作。此问题通过一种用于纺织机的纱线偏转单元来解决,该纱线偏转单元具有壳体,壳体具有用于形成弯曲纱线偏转通道的径向外壁部或外侧壁部的弯曲壁部。表述“弯曲的”和“弯曲走向”是指如下实施方式,其沿着在起点部和终点部之间的走向并非是笔直走向。弯曲的实施方式优选是曲线状的,更优选是圆弧形的。“曲线”也包含如下实施方式,其在起点部和终点部之间的走向中由多个前后相继的直的或圆弧形的部段形成,它们在其沿排布方向的整个范围内形成并非笔直走势的弯曲走势。所提出的纱线偏转单元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是如下事实,弯曲壁部具有沿弯曲结构延伸的导纱槽以容纳并引导纱线。导纱槽优选与径向向外方向相反地敞开。换言之,导纱槽布置在该弯曲壁部的壁内侧上,该壁内侧界定待形成的纱线偏转通道,且该导纱槽在背离壁内侧的方向上敞开。于是,被引导入部分由弯曲壁部界定的纱线偏转通道的纱线可以被移送入于是径向靠外形成的导纱槽并且可以按照规定方式因预定弯曲结构而被导纱槽偏转。术语“导纱槽”表示如下的横截面形状,其在横向于弯曲方向延伸的剖切平面中布置并且朝向一侧敞开且适于容纳和引导纱线。导纱槽的设计已被证明对于待偏转纱线的可控再现的纱线操作是有利的。该导纱槽容许纱线在偏转过程中的被控引导,为此可以抑制在纱线偏转通道内的失控纱线移动。纱线偏转单元优选设计用于由气流伴随导纱槽中的纱线,气流帮助纱线输送。为此,纱线偏转单元的壳体优选配备有壁,该壁至少部分在周边围绕导纱槽和纱线偏转通道并且沿着导纱槽和沿着纱线偏转通道引导该气流,并且包括该弯曲壁部,借助该壁,至少在导纱槽和纱线偏转通道中可创建和调节沿着弯曲壁部移动以伴随且输送纱线的规定气流。该壁优选具有至少一个与壁周围环境连通的气流通道,经由该气流通道,规定的部分气流可以在纱线偏转通道或导纱槽与周围环境之间交换。此外,所述至少一个气流通道优选与用于自动和/或人工控制或设定可经由气流通道来交换的空气流速的控制装置互动。壁开口的轮廓这样减小在纱线偏转通道和导纱槽内的背压和相关的紊流,为此,在伴随气流的纱线输送过程中的纱线操作可被进一步改善。另外,空气通道优选布置在所述壁中或在弯曲壁部走向上在导纱槽的和/或纱线偏转通道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由所述壁形成,该走向对应于在纱线偏转通道或导纱槽内的纱线输送方向。壳体于是可以是紧凑的并具有简单设计。总体上,气流可以是因压缩空气或负压而产生的气流。例如压缩空气可以在纱线输送方向上在弯曲壁部的上游被输入到与纱线偏转通道或导纱槽连通的通道中,或者负压可以在纱线输送方向上在弯曲壁部下游被输入到所述通道中。替代地或附加地,在合适的点直接引入到纱线偏转通道和/或导纱槽中是可想到的。为此,该壳体可以具有用于连接负压源或压力源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与纱线偏转通道和/或导纱槽连通以供应负压或正压。要产生的气流优选能以闭环方式或开环方式通过影响负压或正压的闭环控制装置和/或开环控制装置来控制。于是,纱线强度可通过合适的方式被影响,或者规定的纱线强度可在由待产生气流伴随纱线输送中被考虑进来。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导纱槽沿弯曲结构形成在一侧敞开的横截面形状,例如V形、U形或W形横截面或类似的横截面形状,其两腿在横截面形状的一侧敞开端的方向上渐缩或相向收敛。这样的横截面形状促成在导纱槽内被引导的纱线的侧向引导。形成有渐缩两腿的横截面形状减小了纱线不希望地滑出导纱槽的危险。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具有导纱槽的弯曲壁部沿弯曲结构具有圆弧形横截面,即,在横向于弯曲方向延伸的剖切平面中。“圆弧状”应被理解为是指以半径形成的圆弧,或者前后相继布置的多个笔直部,它们仿照圆弧状横截面形状或更好的是均形成圆弧切线。于是,可以针对纱线产生在弯曲走向上顺畅的平直的接触面,在接触面平直设计的情况下具有缩小的接触面部分,纱线将沿着该接触面被偏转。纱线用接触面最好应该按照现有技术方式配备有适合顺畅引导纱线的表面状况,以尽量减轻由摩擦带来的作用。导纱槽优选在弯曲方向上通过分别形成纱线通道的端头被界定,所述端头的槽深度从共同的槽底面起彼此不同。于是,导纱槽的一端具有比另一端小的敞开宽度。具有较小敞开宽度的一端最好形成导纱槽的纱线入口,而具有较大敞开宽度的一端形成导纱槽的纱线出口。在导纱槽中被引导的纱线尤其可以在伴随气流的引导过程中以就流动而言优化的方式完成。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壳体具有用于接触该导纱件的端部的接触部,该端部朝向导纱槽敞开且纱线经由该端部可被引导入导纱槽或被引出导纱槽。待插入纱线偏转单元中的纱线因此能被可靠输送。例如,导纱件可以是导纱管,其优选被用在伴随气流的纱线引导情况下。于是,纱线已经可以伴随气流被引入和/或引出纱线偏转单元。此外,纱线偏转单元优选具有用于在至少一个不同于纱线引导方向的方向上限制敞开端部的限位件。这允许导纱件的敞开端部以就设计而言简单的方式在纱线偏转单元上可靠布置和紧固。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纱线偏转单元具有导流件,其将被输入纱线偏转通道中的气流引导向导纱槽。该导流件优选与导纱槽相对布置且在纱线输送方向上包括通过气流引导面相互连接的两个纱头,其中的第一纱头布置成比另一个第二纱头更靠近导纱槽。于是可保证纱线被可靠引导入导纱槽。所述导流件和限位件尤其最好相互结合或者由一件形成。于是,纱线偏转单元可以具有进一步简化的设计。例如,包括导流件的第一端的端部可以形成该限位件用于该导纱件端部。此外,所述导流件和/或限位件可以优选地可拆卸固定至该壳体,在这种情况下,在紧固状态中该导流件或该限位件形成纱线偏转通道的与敞开的导纱槽对置的壁部。由此可以获得纱线偏转单元的进一步设计简化。此外,不同的导流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纺织机的纱线偏转单元(1),该纱线偏转单元具有壳体(2),该壳体包括用于形成弯曲的纱线偏转通道(30)的径向外壁部的弯曲壁部(10),其特征是,所述弯曲壁部(10)具有沿弯曲结构延伸以容纳并引导纱线的导纱槽(42)。/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28 DE 102018115601.41.一种用于纺织机的纱线偏转单元(1),该纱线偏转单元具有壳体(2),该壳体包括用于形成弯曲的纱线偏转通道(30)的径向外壁部的弯曲壁部(10),其特征是,所述弯曲壁部(10)具有沿弯曲结构延伸以容纳并引导纱线的导纱槽(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偏转单元(1),其特征是,所述导纱槽(42)沿所述弯曲结构形成V形或U形的横截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偏转单元(1),其特征是,具有所述导纱槽(42)的所述弯曲壁部(10)沿着所述弯曲结构具有圆弧形横截面。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偏转单元(1),其特征是,所述导纱槽(42)在弯曲方向上由形成相应纱线通道的端头(44,46)界定,所述端头(44,46)从共同的槽底面(43)起的槽深度(T1,T2)彼此不同。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偏转单元(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具有用于接触导纱件(50)的端部(52)的接触部(36),该端部(52)朝所述导纱槽(42)敞开且纱线经由所述端部(52)能被引入所述导纱槽(42)或引出所述导纱槽(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线偏转单元(1),其特征是,所述纱线偏转单元(1)具有用于在至少一个不同于纱线引导方向的方向上保持敞开的所述端部(52)的限位件(40)。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偏转单元(1),其特征是,所述纱线偏转单元(1)具有导流件(41),该导流件将被引入所述纱线偏转通道(30)的气流引导向所述导纱槽(42)。


8.根据权利要求6和7所述的纱线偏转单元(1),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件(41)和所述限位件(40)相互接合或由一件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纱线偏转单元(1),其特征是,所述导流件(41)和/或所述限位件(40)能可拆卸地被固定至所述壳体(2),其中在紧固状态中所述导流件(41)或所述限位件(40)形成所述纱线偏转通道(30)的与敞开的所述导纱槽(42)对置的壁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偏转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茨约瑟夫·波伊克P·切费尔斯J·索布克瓦克
申请(专利权)人: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