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80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49
一种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包括进水管路、出水管路、转轴、旋转接头、壳体和转轴座;所述转轴设置在壳体两端,通过转轴座支撑,在转轴一端设置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为连接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双液旋转接头;所述壳体为空腔圆柱体,通过内设的两块挡板将壳体空腔分隔为进液腔、热交换腔和出液腔,在壳体空腔中还设置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一端与旋转接头连接,另一端与进液腔贯通,所述出液管位于出液腔中,套装在进液管外面,通过出液管连通出液腔和旋转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聚乙烯带料缠绕前的降温处理问题,达到了提高保温管产品质量的目的。

A cooling roller for polyethylene tape used in heat preservation pipe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辊,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属于保温管

技术介绍
预制直埋保温管由输送介质的工作钢管、聚氨酯保温层、聚乙烯外套管构成,因其具有热损耗低、防腐及绝缘性能好、施工快捷安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集中供热管网,中央空调管道、化工、医药等工业管道的保温、保冷工程。以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工艺生产的保温管,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能够满足保温层密度分布的一致性要求,从而提升了预制保温管的产品质量。但是在聚乙烯外套管缠绕成型过程中,由聚乙烯挤出设备输出的带料温度很高,若直接缠绕在聚氨酯保温层的外面,将会导致聚氨酯泡沫塑料碳化,因此需要在保温管生产线中设置聚乙烯带料冷却装置,以实现聚乙烯带料缠绕前降温处理,而冷却辊作为聚乙烯带料冷却装置中的关键部件,还需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来保证取得预期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旨在解决聚乙烯带料缠绕前的降温处理问题,达到提高保温管产品质量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包括进水管路、出水管路、转轴、旋转接头、壳体和转轴座;所述转轴设置在壳体两端,通过转轴座支撑,在转轴一端设置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为连接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双液旋转接头;所述壳体为空腔圆柱体,通过内设的两块挡板将壳体空腔分隔为进液腔、热交换腔和出液腔,在壳体空腔中还设置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一端与旋转接头连接,另一端与进液腔贯通,所述出液管位于出液腔中,套装在进液管外面,通过出液管连通出液腔和旋转接头。上述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在所述进液管外面包裹防水保温材料。上述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所述内设的两块挡板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壳体两端面上。上述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所述螺栓组件中螺母预焊在挡板内侧壁上。上述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还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布置在与旋转接头相对的另一侧转轴上,通过驱动轮连接冷却辊的驱动机构。本技术为一种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它在壳体空腔中设置了进液腔、热交换腔和出液腔,并通过旋转接头使进水管路与进液管、进液腔连通,使出液管与出液腔及出水管路连通,因此冷却水由进水管路、旋转接头、进液管、进液腔进入热交换腔后,可与缠绕在冷却辊外壁上的聚乙烯带料进行热交换,然后经出液腔、出液管、旋转接头进入出水管路中,由此将聚乙烯带料的热量带走,完成聚乙烯带料缠绕前的降温处理。本技术还在进液管外面包裹防水保温材料,用以阻止进液管中冷却水与热交换腔中水进行热交换。由此可见,通过本技术解决了聚乙烯带料缠绕前的降温处理问题,达到了提高保温管产品质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保温管生产线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Ⅰ、聚乙烯挤出设备,Ⅱ、聚乙烯带料冷却装置,Ⅲ、聚乙烯缠绕设备;1、进水管路,2、出水管路,3、旋转接头,4、出液管,5、进液管,6、防水保温材料,7、壳体,8、挡板,9、螺栓组件,10、转轴座,11、转轴,12、驱动轮;A、进液腔,B、热交换腔,C、出液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采用聚氨酯喷涂聚乙烯缠绕工艺生产保温管的生产线,在聚乙烯挤出设备Ⅰ和聚乙烯缠绕设备Ⅲ之间设置聚乙烯带料冷却装置Ⅱ,以实现聚乙烯带料缠绕前的降温处理,本技术所述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是聚乙烯带料冷却装置Ⅱ中的关键部件,沿聚乙烯带料的进给方向布置三组。参看图2,本技术所述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包括进水管路1、出水管路2、转轴11、旋转接头3、壳体7和转轴座10;所述转轴11设置在壳体7两端,通过转轴座10支撑,在转轴11一端设置旋转接头3;所述旋转接头3为连接进水管路1和出水管路2的双液旋转接头;所述壳体7为空腔圆柱体,通过内设的两块挡板8将壳体空腔分隔为进液腔A、热交换腔B和出液腔C,在壳体空腔中还设置进液管5和出液管4,所述进液管5一端与旋转接头3连接,另一端穿过热交换腔B与进液腔A贯通,在进液管5外面包裹防水保温材料6,所述出液管4位于出液腔C中,套装在进液管5外面,通过出液管4连通出液腔C和旋转接头3。参看图2,本技术所述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其内设的两块挡板8通过螺栓组件9固定在壳体7两端面上,所述螺栓组件,9中螺母预焊在挡板8内侧壁上。参看图2,本技术所述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在其优选实施例中还设有驱动轮12,所述驱动轮12布置在与旋转接头3相对的另一侧转轴11上,通过驱动轮12连接冷却辊的驱动机构。参看图3,本技术所述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它在壳体7的空腔中设置了进液腔A、热交换腔B和出液腔C,并通过旋转接头3使进水管路1与进液管5、进液腔A连通,使出液管4与出液腔C及出水管路2连通,因此冷却水由进水管路1、旋转接头3、进液管5、进液腔A进入热交换腔B后,可与缠绕在冷却辊外壁上的聚乙烯带料进行热交换,然后经出液腔C、出液管4、旋转接头3进入出水管路2中,由此将聚乙烯带料的热量带走,完成聚乙烯带料缠绕前的降温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其特征是,它包括进水管路(1)、出水管路(2)、转轴(11)、旋转接头(3)、壳体(7)和转轴座(10);所述转轴(11)设置在壳体(7)两端,通过转轴座(10)支撑,在转轴(11)一端设置旋转接头(3);所述旋转接头(3)为连接进水管路(1)和出水管路(2)的双液旋转接头;所述壳体(7)为空腔圆柱体,通过内设的两块挡板(8)将壳体空腔分隔为进液腔(A)、热交换腔(B)和出液腔(C),在壳体空腔中还设置进液管(5)和出液管(4),所述进液管(5)一端与旋转接头(3)连接,另一端与进液腔(A)贯通,所述出液管(4)位于出液腔(C)中,套装在进液管(5)外面,通过出液管(4)连通出液腔(C)和旋转接头(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保温管生产线的聚乙烯带料冷却辊,其特征是,它包括进水管路(1)、出水管路(2)、转轴(11)、旋转接头(3)、壳体(7)和转轴座(10);所述转轴(11)设置在壳体(7)两端,通过转轴座(10)支撑,在转轴(11)一端设置旋转接头(3);所述旋转接头(3)为连接进水管路(1)和出水管路(2)的双液旋转接头;所述壳体(7)为空腔圆柱体,通过内设的两块挡板(8)将壳体空腔分隔为进液腔(A)、热交换腔(B)和出液腔(C),在壳体空腔中还设置进液管(5)和出液管(4),所述进液管(5)一端与旋转接头(3)连接,另一端与进液腔(A)贯通,所述出液管(4)位于出液腔(C)中,套装在进液管(5)外面,通过出液管(4)连通出液腔(C)和旋转接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华伟胡作会邱晓霞邱秀娟陈立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兴邦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