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车机设备及车载式手套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79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48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车机设备及车载式手套箱,所述车载式手套箱包括手套箱主体、第一箱体结构、第二箱体结构、分隔结构和伸缩结构,所述手套箱主体用于与车辆相连接,所述第一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一容纳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二容纳箱体,所述分隔结构用于分隔所述第一容纳箱体和所述第二容纳箱体,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手套箱主体活动连接,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以带动所述第二箱体结构运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给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体验,提供不同的容纳空间存放东西,方便用户分开管理,而且其中的容纳空间能够多层次的操作,改善用户体验,改善用户体验。

Vehicle, vehicle equipment and vehicle glove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车机设备及车载式手套箱
本申请涉及车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车机设备、一种车载式手套箱,以及应用所述车载式手套箱的车辆。
技术介绍
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挑剔。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竞争越来越激烈,内饰零件的品质感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要求成本不能增加。手套箱作为内饰重要的功能件之一,其打开的速度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手套箱是仪表板总成的主要功能部件之一,通常位于副驾驶侧仪表板的下部,手套箱主要用来存放物品,有些手套箱还兼具保护乘员膝部的吸能作用。另一方面,现有的手套箱功能比较单一,一般是只有一个公共的容纳空间,东西放进去之后一般混乱不堪,当用户需要寻找其中的物品时,一般需要翻遍整个箱体,给用户带来不便。针对现有技术的多方面不足,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一种车辆、车机设备及车载式手套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车机设备及车载式手套箱,能够给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体验,提供不同的容纳空间存放东西,方便用户分开管理,而且其中的容纳空间能够多层次的操作,改善用户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式手套箱,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手套箱包括:手套箱主体,用于与车辆相连接;第一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一容纳箱体;第二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二容纳箱体;分隔结构,用于分隔所述第一容纳箱体和所述第二容纳箱体;伸缩结构,与所述手套箱主体活动连接,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以带动所述第二箱体结构运动。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伸缩结构具体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手套箱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与所述导轨之间导向连接,以沿所述导轨双向运动;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箱体结构的运动范围。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或弧形状,用于引导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作不同的轨迹运动。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时,引导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作远离所述第一箱体结构的方向运动,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定位置后,所述第一箱体结构和所述第二箱体结构相互呈阶梯状展示。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伸缩结构具体包括:定位柱,与所述手套箱主体固定转动连接;摆杆,所述摆杆一端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结构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二箱体结构绕所述定位柱往复摆动。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手套箱还包括:第三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三容纳箱体;第四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四容纳箱体;其中,所述第三箱体结构、第二箱体结构和第四箱体结构依序排列间隔设置。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手套箱还包括:拉手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供受力将所述手套箱主体从车辆中提拉出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机设备,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机设备设置有功能操作虚拟按键,以一键控制开启所述车载式手套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辆配置有上述的车载式手套箱。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手套箱主体为多个并对应安装在车辆的驾驶位、副驾位或座椅靠背位置,以供用户存放物品。本申请车辆、车机设备及车载式手套箱,所述车载式手套箱包括手套箱主体、第一箱体结构、分隔结构、伸缩结构和第二箱体结构,所述手套箱主体用于与车辆相连接,所述第一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一容纳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二容纳箱体,所述分隔结构用于分隔所述第一容纳箱体和所述第二容纳箱体,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手套箱主体活动连接,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以带动所述第二箱体结构运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给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体验,提供不同的容纳空间存放东西,方便用户分开管理,而且其中的容纳空间能够多层次的操作,改善用户体验,改善用户体验。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车载式手套箱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车载式手套箱为打开状态。图2为本申请车载式手套箱一实施方式的合起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详细说明如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效果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车载式手套箱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车载式手套箱一实施方式的合起状态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所述车载式手套箱包括手套箱主体11、第一箱体结构12、第二箱体结构13、分隔结构(未标示)和伸缩结构(图未示)。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手套箱主体11用于与车辆20相连接,所述第一箱体结构12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11上,用于形成第一容纳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11上,用于形成第二容纳箱体,所述分隔结构用于分隔所述第一容纳箱体和所述第二容纳箱体,所述伸缩结构与所述手套箱主体11活动连接,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以带动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运动。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结构具体可以包括导轨和限位结构,所述导轨与所述手套箱主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与所述导轨之间导向连接,以沿所述导轨双向运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的运动范围。具体而言,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或弧形状,用于引导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作不同的轨迹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时,引导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作远离所述第一箱体结构12的方向运动,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定位置后,所述第一箱体结构12和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相互呈阶梯状展示。不难理解的是,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时,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抽屉的结构等等。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结构具体可以包括定位柱和摆杆,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手套箱主体11固定转动连接;所述摆杆一端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二箱体结构13绕所述定位柱往复摆动。如图1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式手套箱还可以包括第三箱体结构14和第四箱体结构15:所述第三箱体结构14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11上,用于形成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式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手套箱包括:/n手套箱主体,用于与车辆相连接;/n第一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一容纳箱体;/n第二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二容纳箱体;/n分隔结构,用于分隔所述第一容纳箱体和所述第二容纳箱体;/n伸缩结构,与所述手套箱主体活动连接,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以带动所述第二箱体结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式手套箱包括:
手套箱主体,用于与车辆相连接;
第一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一容纳箱体;
第二箱体结构,设置于所述手套箱主体上,用于形成第二容纳箱体;
分隔结构,用于分隔所述第一容纳箱体和所述第二容纳箱体;
伸缩结构,与所述手套箱主体活动连接,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以带动所述第二箱体结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具体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手套箱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与所述导轨之间导向连接,以沿所述导轨双向运动;
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二箱体结构的运动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或弧形状,用于引导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作不同的轨迹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式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直线状时,引导所述第二箱体结构作远离所述第一箱体结构的方向运动,并通过所述限位结构限定位置后,所述第一箱体结构和所述第二箱体结构相互呈阶梯状展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