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设备放于车内的识别方法、存储介质、设备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应用的
,涉及一种识别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设备放于车内的识别方法
、
存储介质
、
设备及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
、
以及设备上应用程序越来越丰富,移动设备与车机之间的互联互通,逐渐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热点技术
。
在移动设备与车机互联之后,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可以延伸到车机,这也将给用户带来诸多便利,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车内体验
。
然而,目前存在的多数移动设备与车机的互联方案中,移动设备确认与车机协同连接需要一个确认流程,并且,通讯识别之后的确认操作,往往会比较繁琐
。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移动设备放于车内的识别方法
、
存储介质
、
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移动设备与车机之间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协同连接的识别方法等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移动设备放于车内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放于车内的识别方法包括:响应于车辆处于点火状态,获取第一车身抖动数据和第二车身抖动数据;比对所述第一车身抖动数据和所述第二车身抖动数据,生成相似度结果;响应于所述相似度结果为相似,建立所述车辆与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数据共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放于车内的识别方法,所述第一车身抖动数据由所述车辆获取,所述第二车身抖动数据由所述移动设备获取;所述比对所述第一车身抖动数据和所述第二车身抖动数据,生成相似度结果,包括以下步骤:比对所述第一车身抖动数据和所述第二车身抖动数据的波形在频率和幅度上的一致性,生成所述相似度结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放于车内的识别方法,所述比对所述第一车身抖动数据和所述第二车身抖动数据,生成相似度结果,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第一车身抖动数据和所述第二车身抖动数据分别进行缓冲处理,对缓冲处理后的第一车身抖动数据和第二车身抖动数据进行截取比对和
/
或持续比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放于车内的识别方法,所述响应于所述相似度结果为相似,建立所述车辆与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数据共享,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当前应用数据;将所述移动设备的当前应用数据传输至所述车辆的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设备放于车内的识别方法,所述当前应用数据为导航数据;所述响应于所述相似度结果为相似,建立所述车辆与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进行数据共享,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当前导航数据;将所述移动设备的当前导航数据传输至所述车辆的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6.
技术研发人员:穆允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