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信葵专利>正文

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73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轴承的第一凹槽,所述的下模板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时有成型轴承滚轮的型腔,所述的上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的第一模板位于第二模板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二模板上表面设有便于若干个轴承自动滚动的滑道,所述的滑道一端贯穿第二模板外侧面形成便于轴承自动滚入滑道的进口,所述的第二模板还设有至少一个与滑道连通的第三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且不占空间的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

Automatic placement mechanism of bearing roller for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
技术介绍
轴承滚轮也称塑料滚轮的嵌件是轴承,轴承滚轮是一种传统的机械配件,在工程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需求量巨大。据现有技术,在轴承滚轮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将轴承嵌入注塑模具中,注塑完成后人工将轴承滚轮取出,并人工除去产品间水口料的方式,但上述生产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注塑机开模之后,人工嵌入轴承和取出轴承滚轮的操作时间较长且操作时长不稳定,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稳定性;2由于轴承滚轮注塑完成后温度较高,因此人工取出时必须戴手套操作,手套上的油渍会污染轴承滚轮的表面,导致轴承滚轮的品质降低;3人工手动将轴承嵌入注塑时,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夏天生产时由于注塑机附近的高温会影响操作者的身心健康,且人工成本较高,不利于实现轴承滚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了一种轴承滚轮自动嵌入注塑生产线,申请号为2018103520307,通过轴承供料装置、轴承抓取装置、轴承定位装置、机械手、注塑机和水口剪切装置的设置,构成一个轴承滚轮自动嵌入注塑生产线;轴承供料装置将轴承有序排列好并输出,轴承抓取装置抓取排列后的轴承并移送至轴承定位装置,定位后机械手动作吸取轴承定位装置中的轴承,并移送嵌入至注塑机的模具中,完成注塑后,机械手从脱模侧将轴承滚轮取出并移送至水口剪切装置,剪去水口后机械手将轴承滚轮产品输出,结构复杂,效率低,需要设置机械手,成本高,占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且不占空间的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轴承的第一凹槽,所述的下模板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时有成型轴承滚轮的型腔,所述的上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的第一模板位于第二模板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二模板上表面设有便于若干个轴承自动滚动的滑道,所述的滑道一端贯穿第二模板外侧面形成便于轴承自动滚入滑道的进口,所述的第二模板还设有至少一个与滑道连通的第三凹槽,所述的第三凹槽向下贯穿第二模板后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设有把滑道内的轴承推入第三凹槽内的推杆机构,所述的轴承可从第三凹槽运动到第一凹槽内,所述的第三凹槽与第一凹槽一一对应。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把上模板分为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在第二模板外侧面设进口,第二模板上表面设有与进口连通的滑道,第二模板上表面设有与滑道连通的第三凹槽,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设推杆机构,注塑的时候把上模板和下模板放在注塑机上进行注塑,此时进口朝上,滑道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把轴承从进口放进去,轴承滚动到滑道里面,轴承填满在滑道内,利用推杆机构把滑道内的轴承推到第三凹槽,再让轴承从第三凹槽运动到第一凹槽,此时上模板和下模板已合模,就可以进行注塑,结构简单、效率高、成本低且不占空间,省去很多繁琐步骤。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杆机构包括推块和滑槽,所述的滑槽设在第二模板上且滑槽和第三凹槽分别位于滑道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推块可滑动配合在滑槽内,所述的滑槽与滑道之间设有推槽,所述的推槽轴线与第三凹槽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的推块上设有至少一个推杆,所述的推杆滑动配合在推槽内,所述的推杆在推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时滑动配合在推槽内,所述的推杆通过滑动配合在推槽内把滑道中的轴承推入到第三凹槽内,所述的推槽与第三凹槽一一对应,所述的推杆与推槽一一对应,利用推杆把轴承推入到第三凹槽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推杆分别设在推块的左右两侧,可以同时把两个轴承推到第三凹槽,可以同时注塑两个轴承滚轮,效率高。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模板上表面设有注塑板,所述的推块上还设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远离推块的一端伸向第二模板中间,所述的第一模板下表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的导向杆可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的导向杆远离推块的一端设有斜滑槽,所述的注塑板下表面设有导向柱,所述的第二模板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柱可滑动配合在导向槽内且导向柱侧面与斜滑槽斜面配合,所述的导向柱在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时带动导向杆往第二模板中间运动,导向杆起导向作用,当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时,注塑板是固定在注塑机上的,下模板带动第二模板往注塑板方向运动,导向柱与导向杆斜面配合,导向柱带动导向杆往第二模板中间运动,导向杆带动推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从而带动推杆滑动配合在推槽内,推杆把滑道的轴承送入第三凹槽。作为优选,所述的斜滑槽贯穿导向杆远离推块的端部形成第一斜滑槽,所述的斜滑槽的宽度大于第一斜滑槽的宽度,两组推块可分别设置在导向柱的两侧,这样一个导向柱可以同时带动两个导向杆运动,从而能同时带动两个推块运动,效率高。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模板上表面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的第四凹槽内分别设有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所述的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均沿第四凹槽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的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之间有间隙,所述的注塑板下表面还设有顶柱,所述的顶柱可插在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之间,所述的第三凹槽一半位于第一夹紧块的端部,所述的第三凹槽另一半位于第二夹紧块的端部,所述的第四凹槽两侧壁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五凹槽,所述的第五凹槽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五凹槽内,所述的压缩弹簧另一端分别抵靠在第一夹紧块外侧面和第二夹紧块外侧面,所述的第一模板上表面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滑动配合有顶杆,所述的通孔与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的顶杆经过通孔伸进第三凹槽把轴承顶到第一凹槽内,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组成一个夹住轴承的夹具,第三凹槽一半设在第一夹紧块近第二夹紧块的端部,第三凹槽另一半设在第二夹紧块近第一夹紧块的端部,利用压缩弹簧把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压紧,从而使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把轴承夹紧在第三凹槽内,设置顶杆,利用顶杆往下顶,顶杆抵在第三凹槽内的轴承,顶杆带动轴承往下运动,运动到第一凹槽内停止,这样就能实现轴承从第三凹槽到第一凹槽,可靠性高,顶柱位于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之间,当上模板和下模板合模时,顶柱把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顶开,这样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就不会夹紧顶杆,顶杆可以上下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的顶杆底部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的定位凸起可卡在轴承内,定位凸起卡在轴承的孔内,对轴承进行定位,便于实现注塑动作。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模板上表面设有下模芯,所述的第二凹槽设在下模芯上表面,所述的第二模板下表面设有导向座,所述的第二模板下表面的侧边设有导向块,所述的下模芯位于导向块和导向座之间,所述的下模芯两侧分别与导向块和导向座斜面配合,所述的注塑板下表面还设有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在下模板带动上模板远离注塑板时会对第二模板进行限位,下模板带动上模板离开注塑板进行脱模,当上模板运动到极限位置,限位杆就对上模板进行限位,上模板停止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的上模板(1)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轴承(3)的第一凹槽(4),所述的下模板(2)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5),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之间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合模时有成型轴承滚轮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1)包括第一模板(9)和第二模板(10),所述的第一模板(9)位于第二模板(10)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二模板(10)上表面设有便于若干个轴承(3)自动滚动的滑道(7),所述的滑道(7)一端贯穿第二模板(10)外侧面形成便于轴承(3)自动滚入滑道(7)的进口(6),所述的第二模板(10)还设有至少一个与滑道(7)连通的第三凹槽(8),所述的第三凹槽(8)向下贯穿第二模板(10)后与第一凹槽(4)连通,所述的第一模板(9)和第二模板(10)之间设有把滑道(7)内的轴承(3)推入第三凹槽(8)内的推杆机构,所述的轴承(3)可从第三凹槽(8)运动到第一凹槽(4)内,所述的第三凹槽(8)与第一凹槽(4)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所述的上模板(1)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轴承(3)的第一凹槽(4),所述的下模板(2)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5),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之间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合模时有成型轴承滚轮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板(1)包括第一模板(9)和第二模板(10),所述的第一模板(9)位于第二模板(10)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二模板(10)上表面设有便于若干个轴承(3)自动滚动的滑道(7),所述的滑道(7)一端贯穿第二模板(10)外侧面形成便于轴承(3)自动滚入滑道(7)的进口(6),所述的第二模板(10)还设有至少一个与滑道(7)连通的第三凹槽(8),所述的第三凹槽(8)向下贯穿第二模板(10)后与第一凹槽(4)连通,所述的第一模板(9)和第二模板(10)之间设有把滑道(7)内的轴承(3)推入第三凹槽(8)内的推杆机构,所述的轴承(3)可从第三凹槽(8)运动到第一凹槽(4)内,所述的第三凹槽(8)与第一凹槽(4)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机构包括推块(11)和滑槽(12),所述的滑槽(12)设在第二模板(10)上且滑槽(12)和第三凹槽(8)分别位于滑道(7)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推块(11)可滑动配合在滑槽(12)内,所述的滑槽(12)与滑道(7)之间设有推槽(13),所述的推槽(13)轴线与第三凹槽(8)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的推块(11)上设有至少一个推杆(14),所述的推杆(14)滑动配合在推槽(13)内,所述的推杆(14)在推块(11)滑动配合在滑槽(12)内时滑动配合在推槽(13)内,所述的推杆(11)通过滑动配合在推槽(13)内把滑道(7)中的轴承(3)推入到第三凹槽(8)内,所述的推槽(13)与第三凹槽(8)一一对应,所述的推杆(14)与推槽(13)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1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推杆(14)分别设在推块(11)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轴承滚轮自动放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板(9)上表面设有注塑板(34),所述的推块(11)上还设有导向杆(15),所述的导向杆(15)远离推块(11)的一端伸向第二模板(10)中间,所述的第一模板(9)下表面设有第一滑槽(16),所述的导向杆(15)可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16)内,所述的导向杆(15)远离推块(11)的一端设有斜滑槽(17),所述的注塑板(34)下表面设有导向柱(18),所述的第二模板(10)上设有导向槽(19),所述的导向柱(18)可滑动配合在导向槽(19)内且导向柱(18)侧面与斜滑槽(17)斜面配合,所述的导向柱(18)在上模板(1)和下模板(2)合模时带动导向杆(15)往第二模板(10)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信葵
申请(专利权)人:何信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