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及其卸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61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及其卸料方法,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它具有与内板件冲压模具下模座固定连接的底板,该底板下部连接伸缩缸,该伸缩缸的顶杆从所述底板上穿过并与支撑板连接,该支撑板通过铰链与卸料架安装板连接,该卸料架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内板冲压件的卸料架;在所述底板的外侧通过导向轴连接有具有弧状导向槽的导向板,该导向板的上端与所述卸料安装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只能人工取件而造成生产效率低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Automatic turn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of stamping die and its discharg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及其卸料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尤其是一种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及其卸料方法。
技术介绍
乘用车市场份额竞争日趋白热化,在汽车外观造型和舒适性得到极大提升且各品牌差异不大之时,消费者更看重的是汽车性价比,在保证具有相同性能的前提下,具有价格优势的汽车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故降本增效是各汽车企业永恒的主题。小汽车的车身由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钣金件焊接或组装而成,汽车钣金件又分为外板件和内板件。按数量计算,内板件占车身钣金件总数的95%以上。内板件采用冲压成型工艺进行生产,根据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成型工序数以三至五道序居多。内板件一般采用手动冲压线进行生产,内板冲压工序件由站立在冲床前面的作业人员放入模腔中,工序件冲压完成之后,再由站立在冲床后面的作业人员伸手到模腔中将工序件取出来,放入半成品料框中。内板冲压件在人工取件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生产效率低。人工伸手到模腔中取件,需要花费8秒钟时间。而手工冲压线的生产节拍为24秒/件,手工取料时间将占整个生产节拍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内板件冲压模具下模座固定连接的底板,该底板下部连接伸缩缸,该伸缩缸的顶杆从所述底板上穿过并与支撑板连接,该支撑板通过铰链与卸料架安装板连接,该卸料架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内板冲压件的卸料架;在所述底板的外侧通过导向轴连接有具有弧状导向槽的导向板,该导向板的上端与所述卸料安装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内板件冲压模具下模座固定连接的底板,该底板下部连接伸缩缸,该伸缩缸的顶杆从所述底板上穿过并与支撑板连接,该支撑板通过铰链与卸料架安装板连接,该卸料架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放置内板冲压件的卸料架;在所述底板的外侧通过导向轴连接有具有弧状导向槽的导向板,该导向板的上端与所述卸料安装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底部于所述伸缩缸的顶杆两侧固定有一对导柱,该导柱的底端从所述底板相应设有的通孔中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内沿着导向板长度方向设有的弧状导向槽的长度为80mm~360mm,所述弧状导向槽所对的圆心角α为30°~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安装板的铰链为设在所述卸料安装板底部两侧的两对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通过转轴与设在所述支撑板两侧对应位置上的支架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两对支架座之间设有支撑板盖板,所述伸缩缸的顶板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盖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模具自动翻转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为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竞林长波廖勇韦旺华朱成新孙光辉王亚东贾庚凤刘玉三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