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膜组件及膜过滤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56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膜组件及膜过滤模块。一种过滤膜组件,包括壳体,具有内腔,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第一端盖,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且两侧开口的输气通道。上述过滤膜组件,在组装为膜过滤模块时,相邻过滤膜组件的输气通道对接,避免为每个过滤膜组件分别设置输气管道。即使得组装的膜过滤模块结构简单且空间占用小。

Filtration membrane module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膜组件及膜过滤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膜组件及膜过滤模块。
技术介绍
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的净化处理或液体的过滤分离等领域。一般地,在过滤膜组件的下端设置输气通道,以通过气压的方式驱使过滤后的脏污或大颗粒物质避免与过滤膜分离。然而,在组装形成包括多个过滤膜组件的膜过滤模块时,由于输气通道的设置,需设置多个与输气通道连通的输气管道。导致膜过滤模块的结构复杂,膜过滤模块空间占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得组装的膜过滤模块结构简单且空间占用小的过滤膜组件。一种过滤膜组件,包括:壳体,具有内腔,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第一端盖,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且两侧开口的输气通道。上述过滤膜组件,在组装为膜过滤模块时,相邻过滤膜组件的输气通道对接,避免为每个过滤膜组件分别设置输气管道。即使得组装的膜过滤模块结构简单且空间占用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还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且两侧开口的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可与另一所述过滤膜组件的水流通道对接;所述过滤膜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输气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开口均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可拆卸对接的双管口卡箍半体;两个所述双管口卡箍半体对接后可围成两个管口,以分别用以与所述输气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的开口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气通道的靠近一个所述开口的外侧壁构成第一对接段,所述输气通道的靠近另一个所述开口的外侧壁构成第二对接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壳体通过密封连接组件密封连接,且/或第二端盖与壳体通过密封连接组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具有可套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螺套,套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螺套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以及抵接面;以及防脱件,套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防脱件的外侧面用于与所述螺套的抵接面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套的抵接面为锥面;所述防脱件呈环形断口状;所述防脱件的内侧面为齿面,所述防脱件的硬度大于所述壳体的硬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端盖的连接段或所述第二端盖的连接段之间的第二密封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连接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挡件;所述第一端盖的连接段的内表面具有第一限位面;所述挡件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壳体的轴向不平行,所述第二密封圈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抵接;所述挡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端与所述防脱件抵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膜过滤模块,其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膜组件;以及连接组件,用以实现相邻所述过滤膜组件的输气通道的开口的对接。上述膜过滤模块,便于将相邻过滤膜组件的输气通道对接,避免为每个过滤膜组件分别设置输气管道。即使得组装的膜过滤模块结构简单且空间占用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组件还包括中空纤维膜以及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第二水流通道和净水水流通道,所述第二水流通道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外侧连通;所述膜过滤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水流通道连通的增压管道,所述增压管道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间距大于所述净水水流通道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间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过滤膜组件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连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膜组件的两个输气通道对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膜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膜过滤模块的一种工作方式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膜过滤模块的另一种工作方式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过滤膜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的端头部件的剖视图。图12为图9中的脉冲式曝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膜组件的端头部件的剖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4所述,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膜组件100,包括壳体110以及第一端盖130。具体地,壳体110具有内腔111,以及相对的第一端113和第二端115。第一端盖130与壳体110的第一端113密封固定连接。第一端盖130具有与壳体110的内腔连通且两侧开口的输气通道131。输气通道131侧边开口,从而便于输气通道131与另一过滤膜组件100的输气通道131对接。通过过滤膜组件100组装为膜过滤模块时,相邻过滤膜组件100的输气通道131对接,组装得到的膜过滤模块只需要设置一处输气管道即可,避免为每个过滤膜组件100分别设置输气管道。即使得组装的膜过滤模块结构简单且空间占用小。通过过滤膜组件100组装为膜过滤模块,可将过滤膜组件100单独搬运或运输,输送至使用环境再进行组装。且通过过滤膜组件100组装为膜过滤模块,无需为每个过滤组件100分别设置输气管道,从而使得膜过滤模块的结构简单,便于输送。相较于传统的输气通道的开口位于底侧的过滤膜组件,本实施例中,输气通道131的开口位于侧面,故在两个过滤膜组件100的输气通道对接时,操作人员可方便的观测输气通道131的开口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对接两个输气通道131时,操作位置也在过滤膜组件100的侧边,无需将过滤膜组件顶起或将过滤膜组件翻转即可方便的完成两个输气通道的抵接。可以理解的是,过滤膜组件100还包括设于壳体内腔的中空纤维膜150。过滤膜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具有内腔,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n第一端盖,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且两侧开口的输气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
第一端盖,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且两侧开口的输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还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且两侧开口的第一水流通道;所述第一水流通道可与另一所述过滤膜组件的水流通道对接;
所述过滤膜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输气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开口均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可拆卸对接的双管口卡箍半体;两个所述双管口卡箍半体对接后可围成两个管口,以分别用以与所述输气通道的开口和所述第一水流通道的的开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通道的靠近一个所述开口的外侧壁构成第一对接段,所述输气通道的靠近另一个所述开口的外侧壁构成第二对接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密封固定连接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壳体通过密封连接组件密封连接,且/或第二端盖与壳体通过密封连接组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具有可套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
螺套,套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螺套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陈忱陈良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苏州立升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