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分子添加剂润滑油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27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分子添加剂润滑油合成装置,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搅拌轴和设于罐体外的搅拌电机,搅拌轴的底部固连有双头凸轮,罐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滑块,滑块开设有滑动通槽,滑动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固连有与双头凸轮配合的副轮,滑杆固定连接有推板,滑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搅拌轴上连接有螺纹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推板可将搅拌轴周边的润滑油推向罐体的内壁,促进了罐体中润滑油的循环,提高了搅拌效率;同时螺纹套筒可从转动轴上拆卸下来,而第二搅拌叶片可从螺纹套筒上拆卸下来,减小了清洗时螺纹套筒与罐体之间的死角空间,增大了清洗面积,增强了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分子添加剂润滑油合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油加工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小分子添加剂润滑油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在润滑油的生产过程中,根据润滑油不同的用途,常常需要向润滑油中加入不同的润滑油添加剂,如纳米氧化钛合金自修复材料、抗氧化剂和泡沫抑制剂等,为了使得润滑油与添加剂能够充分的混合,需要对混合添加剂后的润滑油进行搅拌,现有的润滑油搅拌罐,搅拌叶片往往是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如专利号为CN20132047494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在搅拌轴转动时,搅拌叶片的转动所产生的涡流只存在于搅拌叶片的旋转范围之内,不能有效地扩散到搅拌罐的其它地方,从而使得搅拌的效果不佳,例如,位于搅拌罐边缘的润滑油就很难与添加剂混合,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润滑油调节罐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分子添加剂润滑油合成装置,通过设置推板可将搅拌轴周边的润滑油推向罐体的内壁,促进了罐体中润滑油的循环,提高了搅拌效率;同时螺纹套筒可从转动轴上拆卸下来,而第二搅拌叶片可从螺纹套筒上拆卸下来,减小了清洗时螺纹套筒与罐体之间的死角空间,增大了清洗面积,增强了清洗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分子添加剂润滑油合成装置,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搅拌轴和设于罐体外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固连,所述搅拌轴的底部同轴固连有双头凸轮,所述罐体的内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双头凸轮的两侧,所述滑块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动通槽,所述滑动通槽内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双头凸轮配合的副轮,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竖直设置,所述滑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副轮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包括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所述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双头凸轮其作用为同时驱动双头凸轮两侧的副轮,使两个副轮分别带两个动滑杆朝左、右方向同步滑动,进而保证左、右两个推板同步运动。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底部的双头凸轮同步转动,双头凸轮转动的过程同时驱动位于双头凸轮两侧的副轮,使两个副轮分别带两个动滑杆朝左、右方向同步滑动,进而使左、右两个推板相互远离。两个推板相互远离的过程将搅拌轴周边的润滑油推向罐体的内壁,促进了罐体中润滑油的循环,提高了搅拌效率。螺纹套筒可从转动轴上拆卸下来,而第二搅拌叶片可从螺纹套筒上拆卸下来,当搅拌电机运行停止后,需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洗工作时,将螺纹套筒和第二搅拌叶片分别拆卸下来清洗。减小了清洗时螺纹套筒与罐体之间的死角空间,增大了清洗面积,增强了清洗效果。同时可对螺纹套筒和第二搅拌叶片单独清洗,清洗效果更佳。本技术通过设置推板可将搅拌轴周边的润滑油推向罐体的内壁,促进了罐体中润滑油的循环,提高了搅拌效率;同时螺纹套筒可从转动轴上拆卸下来,而第二搅拌叶片可从螺纹套筒上拆卸下来,当搅拌电机运行停止后,需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洗工作时,将螺纹套筒和第二搅拌叶片分别拆卸下来清洗。减小了清洗时螺纹套筒与罐体之间的死角空间,增大了清洗面积,增强了清洗效果。同时可对螺纹套筒和第二搅拌叶片单独清洗,清洗效果更佳。优选的,所述罐体侧壁设置有加气筒,所述加气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加气筒的底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加气筒的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加气孔,所述加气孔固定连接有加气管,所述加气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呈L形的加气通道,所述加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活塞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加气孔对应,所述加气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塞的底端端面。加气筒内可提前充入空气或氮气,优选为氮气,通入氮气可避免润滑油被氧化,保证混合后润滑油的质量。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结构相同,采用现有技术中同类设备中的同类型产品即可(此处采用单向阀),用于连通或关闭进气管与加气管。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阀门,手动推动推杆,推杆带动活塞压缩加气筒内的气体,使加气筒内的气体被压入罐体内,压入结束后若仍需加压,则通过加气管连通加气设备(加气设备可以是气泵),并打开第二阀门,此时由加气设备向罐体内送入加压气体,加压气体由加气管由加气通道经进气管送入罐体内,当罐内气压足够时关闭第二阀门即可。同时也可不连入加气设备,即使加气管远离加气孔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当需要二次加压时,首先关闭第一阀门,之后打开第二阀门,然后拉动推杆,使加气筒内充满气体,之后再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将加气筒新充满的气体重复之前的步骤送入罐体即可。通过加气筒就满足罐体内压强时,不需要额外的增压设备,加压方便快捷。通过设置加气筒可增大罐体内的压强,从而提高了润滑油与添加剂的混合速率,结构简单;同时可通过加气管和加气通道对罐体进行二次加压,两次加压连续进行。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依次垂直连接有两组套管,两组所述套管分别位于螺纹套筒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套管内设置有第二弹簧和调节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的内底部和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由套管伸出,所述调节杆的伸出端连接有第三搅拌叶片。同一组的套管由位于搅拌轴两侧的两根套管组成,两根套管内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与调节杆。搅拌轴转动时,套管内的调节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拉伸第二弹簧,调节杆伸出套管的尺寸增加,因此连接在调节杆上的第三搅拌叶片的搅拌面积增大,提高了搅拌效率,不使用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调节杆被收回,减小空间的占用。优选的,所述第三搅拌叶片连接在上、下的两个调节杆之间,且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位于所述两根调节杆和第三搅拌叶片之间。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保证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不与第三搅拌叶发之间相互影响。优选的,所述加气筒竖直设置,所述推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配重块。打开第一阀门后,在配重块自重下,推杆自动向下运动,从而将加气筒内的气体送入罐体内,不需人工推动推杆,省时省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推板可将搅拌轴周边的润滑油推向罐体的内壁,促进了罐体中润滑油的循环,提高了搅拌效率;同时螺纹套筒可从转动轴上拆卸下来,而第二搅拌叶片可从螺纹套筒上拆卸下来,当搅拌电机运行停止后,需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洗工作时,将螺纹套筒和第二搅拌叶片分别拆卸下来清洗。减小了清洗时螺纹套筒与罐体之间的死角空间,增大了清洗面积,增强了清洗效果。同时可对螺纹套筒和第二搅拌叶片单独清洗,清洗效果更佳。(2)通过设置加气筒可增大罐体内的压强,从而提高了润滑油与添加剂的混合速率,结构简单;同时可通过加气管和加气通道对罐体进行二次加压,两次加压连续进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分子添加剂润滑油合成装置,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搅拌轴和设于罐体外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底部同轴固连有双头凸轮,所述罐体的内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双头凸轮的两侧,所述滑块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动通槽,所述滑动通槽内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双头凸轮配合的副轮,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竖直设置,所述滑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副轮固定连接;/n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包括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所述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分子添加剂润滑油合成装置,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内的搅拌轴和设于罐体外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底部同轴固连有双头凸轮,所述罐体的内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双头凸轮的两侧,所述滑块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动通槽,所述滑动通槽内穿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双头凸轮配合的副轮,所述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竖直设置,所述滑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副轮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轴上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包括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所述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轴套叶和第二轴套叶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搅拌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添加剂润滑油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侧壁设置有加气筒,所述加气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加气筒的底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盛寒李凯赖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普蓝卡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