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油连续合成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27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油连续合成釜,包括第一合成釜、支撑杆、缓出料机构和第二合成釜,所述第一合成釜和第二合成釜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合成釜与第二合成釜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第一合成釜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液箱,所述第二液箱的下方一侧通过支撑杆安装在第一合成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液箱的下方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所述缓出料机构包括安装盒、出液盒和销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两个合成釜,并且在两个合成釜之间设置了管道,使得第一合成釜的反应物可以直接的进入第二合成釜的内部与第三反应原液进行二次反应,避免了需要将反应物从第一合成釜内部取出再进行二次反应的麻烦。

A continuous synthesis reactor for silicone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油连续合成釜
本技术涉及合成釜
,具体为一种改性硅油连续合成釜。
技术介绍
改性硅油的合成一般不是一次反应即可的,一般是在反应釜中加入第一种原液,然后加入第二种原液,该两种原液进行初次反应,并将所得反应物取出,再在另一个反应釜中与第三种原液进行二次反应。但是现有的反应釜一般需要将初次反应的反应物取出,然后在进行二次反应,比较麻烦,并且第一种原液与第二种原液均是快速的注入反应釜的内部,容易造成釜内局部位置瞬时浓度过高,影响硅油的改性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油连续合成釜,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初次反应的反应物取出,然后在进行二次反应比较麻烦以及局部位置瞬时浓度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硅油连续合成釜,包括第一合成釜、支撑杆、缓出料机构和第二合成釜,所述第一合成釜和第二合成釜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合成釜与第二合成釜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第一合成釜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液箱,所述第二液箱的下方一侧通过支撑杆安装在第一合成釜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液箱的下方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所述缓出料机构包括安装盒、出液盒和销轴,所述出液盒安装在第一合成釜的上表面与出液管对应的位置,且出液管的下端插入出液盒的内部一侧,所述安装盒安装在第一合成釜的上表面靠近出液管的一侧,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前表面通过销轴偏心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圆盘的一端穿过安装盒后进入出液盒的内部,且连接杆插入出液盒内部的一端固定有挡板,且挡板位于出液盒的下端,所述第一合成釜和第二合成釜的内部靠近上方的位置安装有倾斜的导流板,且导流板上设置有密集的开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合成釜与第二合成釜的内部均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转轴与搅拌叶,所述第一合成釜与第二合成釜的上表面安装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包括马达与减速机,马达通过减速机减速后的输出端与转轴相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合成釜与第二合成釜的夹层设置为蒸汽夹层,且第一合成釜与第二合成釜上设置有蒸汽进口与蒸汽出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合成釜与第二合成釜的上端面一侧均安装有第一液口,且第一液口的上端面设置有上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两个合成釜,并且在两个合成釜之间设置了管道,使得第一合成釜的反应物可以直接的进入第二合成釜的内部与第三反应原液进行二次反应,避免了需要将反应物从第一合成釜内部取出再进行二次反应的麻烦;2、设置了缓出料机构,缓出料机构可以使得第二种反应原液缓慢的进入合成釜的内部,采取一边缓慢进料一边搅拌的情况,进而避免由于第二种反应原液快速的进入合成釜的内部与第一种反应原液接触造成局部瞬时浓度过高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缓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合成釜;2、第一液口;3、第二液箱;4、支撑杆;5、驱动装置;6、缓出料机构;61、安装盒;62、出液盒;63、挡板;64、连接杆;65、电机;66、圆盘;67、销轴;7、出液管;8、第二合成釜;9、连接管道;10、搅拌装置;11、蒸汽夹层;12、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所示,一种硅油连续合成釜,包括第一合成釜1、支撑杆4、缓出料机构6和第二合成釜8,第一合成釜1和第二合成釜8并排设置,第一合成釜1用于初步反应,第二合成釜8用于二次反应,第一合成釜1与第二合成釜8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9,连接管道9用于将第一合成釜1内部的反应物导流进入第二合成釜8的内部;参照图1所示,第一合成釜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液箱3,第二液箱3用于容纳反应原液,第二液箱3应当设置注入反应原液的开口,并且给开口设置可以拆卸的上盖,第二液箱3应当为透明状态,并且在第二液箱3上设置刻度线,以确定原液注入的量,以满足反应的精确性,第二液箱3的下方一侧通过支撑杆4安装在第一合成釜1的上表面,第二液箱3的下方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7,支撑杆4可以给第二液箱3起到支撑作用,而出液管7用于第二液箱3内部的原液漏入第一合成釜1的内部;参照图1和图2所示,缓出料机构6包括安装盒61、出液盒62和销轴67,缓出料机构6可以减缓出液管7出液的速度,出液盒62安装在第一合成釜1的上表面与出液管7对应的位置,出液盒62用于固定出液管7,且出液管7的下端插入出液盒62的内部一侧,安装盒61安装在第一合成釜1的上表面靠近出液管7的一侧,安装盒61用于容纳机械零部件,安装盒6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65,电机65可带动圆盘66转动;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电机6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圆盘66,连接杆64远离圆盘66的一端穿过安装盒61后进入出液盒62的内部,且连接杆64插入出液盒62内部的一端固定有挡板63,且挡板63位于出液盒62的下端,圆盘66的前表面通过销轴67偏心安装有连接杆64,圆盘66转动时候可以带动连接杆64作往复运动,即连接杆64可以带动挡板63远离以及靠近出液管7,当挡板63被推动到出液管7的下端时液体不能流出,当挡板63脱离出液管7时,液体可流出;参照图1和图3所示,第一合成釜1和第二合成釜8的内部靠近上方的位置安装有倾斜的导流板12,且导流板12上设置有密集的开孔,导流板12用于导流,将液体分散,这样可使得混合更加均匀;参照图1所示,第一合成釜1与第二合成釜8的内部均安装有搅拌装置10,搅拌装置10起到搅拌作用,搅拌装置10包括转轴与搅拌叶,转轴转动时可带动搅拌叶转动就,进而进行混合,第一合成釜1与第二合成釜8的上表面安装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可以驱动转轴转动,且驱动装置5包括马达与减速机,马达通过减速机减速后的输出端与转轴相固定,马达通过减速机减速后可带动转轴转动,第一合成釜1与第二合成釜8的上端面一侧均安装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油连续合成釜,包括第一合成釜(1)、支撑杆(4)、缓出料机构(6)和第二合成釜(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成釜(1)和第二合成釜(8)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合成釜(1)与第二合成釜(8)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9),所述第一合成釜(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液箱(3),所述第二液箱(3)的下方一侧通过支撑杆(4)安装在第一合成釜(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液箱(3)的下方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7),所述缓出料机构(6)包括安装盒(61)、出液盒(62)和销轴(67),所述出液盒(62)安装在第一合成釜(1)的上表面与出液管(7)对应的位置,且出液管(7)的下端插入出液盒(62)的内部一侧,所述安装盒(61)安装在第一合成釜(1)的上表面靠近出液管(7)的一侧,所述安装盒(6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65),所述电机(6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圆盘(66),所述圆盘(66)的前表面通过销轴(67)偏心安装有连接杆(64),所述连接杆(64)远离圆盘(66)的一端穿过安装盒(61)后进入出液盒(62)的内部,且连接杆(64)插入出液盒(62)内部的一端固定有挡板(63),且挡板(63)位于出液盒(62)的下端,所述第一合成釜(1)和第二合成釜(8)的内部靠近上方的位置安装有倾斜的导流板(12),且导流板(12)上设置有密集的开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油连续合成釜,包括第一合成釜(1)、支撑杆(4)、缓出料机构(6)和第二合成釜(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成釜(1)和第二合成釜(8)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合成釜(1)与第二合成釜(8)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9),所述第一合成釜(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液箱(3),所述第二液箱(3)的下方一侧通过支撑杆(4)安装在第一合成釜(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液箱(3)的下方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出液管(7),所述缓出料机构(6)包括安装盒(61)、出液盒(62)和销轴(67),所述出液盒(62)安装在第一合成釜(1)的上表面与出液管(7)对应的位置,且出液管(7)的下端插入出液盒(62)的内部一侧,所述安装盒(61)安装在第一合成釜(1)的上表面靠近出液管(7)的一侧,所述安装盒(6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65),所述电机(65)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有圆盘(66),所述圆盘(66)的前表面通过销轴(67)偏心安装有连接杆(64),所述连接杆(64)远离圆盘(66)的一端穿过安装盒(61)后进入出液盒(62)的内部,且连接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瑜华宋新锋胡庆邵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崇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