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27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乳化反应釜包括筒体、电力驱动装置、搅拌装置、冷却水装置,筒体顶部设有投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电力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器、机架,电力驱动装置安装在筒体顶部,搅拌装置中的下压搅拌叶片装置、上翻搅拌叶片装置、框式搅拌叶片装置安装在搅拌轴上,搅拌轴一端与减速器输出轴相连,一端通过底端固定座固定在筒体内侧底部,冷却水装置由紧贴盘绕安装在筒体外侧的冷却管和其对应的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组成。筒体顶部还设有人孔、视镜、压力表、各式进料口、备用口、吊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充分有效的对介质进行搅拌,并能实时监控及有效控制反应釜内温度,提高了乳化效率,提升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化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现有的乳化反应釜普遍存在搅拌不充分、温控不理想,无法有效实时了解内部反应状态的缺陷,导致乳化液品质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乳化反应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化反应釜,包括筒体、电力驱动装置、搅拌装置、冷却水装置,所述筒体顶部设有投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电力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筒体顶部,所述电力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机架组成,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动机与机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下压搅拌叶片装置、上翻搅拌叶片装置、框式搅拌叶片装置、搅拌轴底端固定座,所述搅拌轴底端固定座固定焊接在筒体内壁底端,所述搅拌轴一端与减速器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搅拌轴底端固定座采用转动连接,使搅拌轴竖直安装于筒体中央,所述下压搅拌叶片装置、上翻搅拌叶片装置、框式搅拌叶片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搅拌轴上,所述冷却水装置包括紧贴盘绕在所述筒体外壁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所述筒体外壁之间采用焊接方式,所述冷却管一端设冷却水进口、另一端设冷却水出口,所述筒体顶部还设有人孔、视镜、压力表、乳化剂吸料口、单体吸料口、进料管口、去离子水口、放空口、备用口、吊耳。所述筒体顶部设有安装凸缘法兰,所述机架与安装凸缘法兰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冷却管为半圆管,所述冷却管为半圆管,所述冷却管设有上、中、下三段,上段、中段所述冷却管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与下段所述冷却管的冷却水进口设置在筒体的同一侧,下段所述冷却管的冷却水出口设置在筒体的底部。所述筒体内壁安装有左右对称的挡料板。所述筒体侧壁上设有三个所述温度计口,所述温度计口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筒体底部对称设有四个反应釜安装支承脚。所述人孔、视镜、压力表、乳化剂吸料口、单体吸料口、进料管口、去离子水口、放空口、备用口、吊耳在以围绕筒体顶部中心为圆心的同一直径圆的圆周线上排布。所述筒体内壁对应投料口出口位置焊接有防冲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乳化反应釜,介质搅拌能够比较均匀、充分,能实时监控及有效控制反应釜内温度,能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并控制物料损耗,该结构设计合理,各操作位置清晰明确,并且方便后期维护保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筒体顶部管口布置图;图3为本技术的投料口管路侧放大图。图中:筒体1、投料口2、出料口3、安装凸缘法兰4、电力驱动装置5、电动机51、减速器52、机架53、搅拌装置6、搅拌轴61、下压搅拌叶片装置62、上翻搅拌叶片装置63、框式搅拌叶片装置64、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人孔7、挡料板8、冷却水装置9、冷却管91、冷却水进口92、冷却水出口93、温度计口10、反应釜安装支承脚11、视镜12、压力表13、乳化剂吸料口14、单体吸料口15、进料管口16、去离子水口17、放空口18、备用口19、吊耳20、防冲板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中的“左”、“右”“顶部”等描述均是以图1为参照方向:如图1~图3所示,一种乳化反应釜,包括筒体1、电力驱动装置5、搅拌装置6、冷却水装置9,所述筒体1顶部设有投料口2,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电力驱动装置5固定安装在筒体1顶部,所述电力驱动装置5由电动机51、减速器52、机架53组成,所述电动机51的输出端与减速器5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动机51与机架53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轴61、下压搅拌叶片装置62、上翻搅拌叶片装置63、框式搅拌叶片装置64、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所述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固定焊接在筒体1内壁底端,所述搅拌轴61一端与减速器52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采用转动连接,使搅拌轴61竖直安装于筒体1中央,所述下压搅拌叶片装置62、上翻搅拌叶片装置63、框式搅拌叶片装置64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搅拌轴61上,由上所述,电力驱动装置5与搅拌装置6相连,电动机51转动,驱动搅拌装置6转动,进行搅拌作业,所述冷却水装置9包括紧贴盘绕在筒体1外壁的冷却管91,所述冷却管91与所述筒体1外壁之间采用焊接方式,所述冷却管91一端设冷却水进口92、另一端设冷却水出口93,所述筒体1顶部还设有人孔7、视镜12、压力表13、乳化剂吸料口14、单体吸料口15、进料管口16、去离子水口17、放空口18、备用口19、吊耳20。所述筒体1顶部设有安装凸缘法兰4,所述机架53与安装凸缘法兰4采用螺栓连接,方便电力驱动装置5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冷却管91为半圆管,所述冷却管91设有上、中、下三段,上段、中段所述冷却管91的冷却水进口92和冷却水出口93与下段所述冷却管91的冷却水进口92设置在筒体1的同一侧,下段所述冷却管91的冷却水出口93设置在筒体1的底部,三段所述冷却管91的结构,能做到温度的联合控制和分别控制,适用不同反应状态,不同物料用量下的温度控制。所述筒体1内壁安装有左右对称的挡料板8,伴随着剧烈的搅拌动作,筒体1内物料快速流动,形成“漩涡”现象,靠近搅拌轴位置液面偏低,靠近筒壁位置液面偏高,极大影响了搅拌效率,所述挡料板8能有效减小“漩涡”流,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筒体1侧壁上设有三个所述温度计口10,所述温度计口10由上至下依次设置,该结构能实时监测筒体1内不同高度位置的实时温度。所述筒体1底部对称设有四个反应釜安装支承脚11,使乳化反应釜能安全、稳定、便捷的固定在工作面上。所述人孔7、视镜12、压力表13、乳化剂吸料口14、单体吸料口15、进料管口16、去离子水口17、放空口18、备用口19、吊耳20在以围绕筒体1顶部中心为圆心的同一直径圆的圆周线上排布,各进料口有序区分设置,能对工厂生产工艺的管理带来便利和精准,所述人孔7、吊耳20的设置方便了设备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保养,所述视镜12的设置,能使操作者能在不同的方位对乳化反应状态进行实时观察,所述备用口19的设置,使得特殊情况下,也能有备选方案,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和生产的延续性。所述筒体1内壁对应投料口2出口位置焊接有防冲板21,投料时,物料从管路进入,管路出口正对的筒体1内壁将长期受到物料坠落带来的冲击力,所述防冲板21能有效的加强该内壁区域,加强筒体1该处内壁强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化反应釜,包括筒体(1)、电力驱动装置(5)、搅拌装置(6)、冷却水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设有投料口(2),所述筒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电力驱动装置(5)固定安装在筒体(1)顶部,所述电力驱动装置(5)包括电动机(51)、减速器(52)、机架(53),所述电动机(51)的输出端与减速器(5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动机(51)与机架(53)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轴(61)、下压搅拌叶片装置(62)、上翻搅拌叶片装置(63)、框式搅拌叶片装置(64)、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所述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固定焊接在筒体(1)内壁底端,所述搅拌轴(61)一端与减速器(52)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采用转动连接,使搅拌轴(61)竖直安装于筒体(1)中央,所述下压搅拌叶片装置(62)、上翻搅拌叶片装置(63)、框式搅拌叶片装置(64)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搅拌轴(61)上,所述冷却水装置(9)包括紧贴盘绕在筒体(1)外壁的冷却管(91),所述冷却管(91)与所述筒体(1)外壁之间采用焊接方式,所述冷却管(91)一端设冷却水进口(92)、另一端设冷却水出口(93),所述筒体(1)顶部还设有人孔(7)、视镜(12)、压力表(13)、乳化剂吸料口(14)、单体吸料口(15)、进料管口(16)、去离子水口(17)、放空口(18)、备用口(19)、吊耳(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反应釜,包括筒体(1)、电力驱动装置(5)、搅拌装置(6)、冷却水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设有投料口(2),所述筒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3),所述电力驱动装置(5)固定安装在筒体(1)顶部,所述电力驱动装置(5)包括电动机(51)、减速器(52)、机架(53),所述电动机(51)的输出端与减速器(5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动机(51)与机架(53)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搅拌轴(61)、下压搅拌叶片装置(62)、上翻搅拌叶片装置(63)、框式搅拌叶片装置(64)、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所述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固定焊接在筒体(1)内壁底端,所述搅拌轴(61)一端与减速器(52)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搅拌轴底端固定座(65)采用转动连接,使搅拌轴(61)竖直安装于筒体(1)中央,所述下压搅拌叶片装置(62)、上翻搅拌叶片装置(63)、框式搅拌叶片装置(64)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搅拌轴(61)上,所述冷却水装置(9)包括紧贴盘绕在筒体(1)外壁的冷却管(91),所述冷却管(91)与所述筒体(1)外壁之间采用焊接方式,所述冷却管(91)一端设冷却水进口(92)、另一端设冷却水出口(93),所述筒体(1)顶部还设有人孔(7)、视镜(12)、压力表(13)、乳化剂吸料口(14)、单体吸料口(15)、进料管口(16)、去离子水口(17)、放空口(18)、备用口(19)、吊耳(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反应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柳款陈才纲胡奇王柏兴杨洁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联丰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