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救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319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救援车,其结构包括车厢、车头、救援灯、喷水管、控制柜、救援箱装置、伸缩梯,车厢安装于车头后侧,救援灯固定安装于车头顶端,喷水管设有两个,且喷水管嵌入安装于车厢上端,伸缩梯安装于车厢上端,控制柜嵌入安装于救援箱装置侧面,救援箱装置安装于伸缩梯首端,通过伸缩梯移动救援箱装置到受伤人员前,在伤者放置在救援箱装置内,若救援箱本体发生左倾,压杆压缩压腔内的液压油,弹簧受伤,传感器检测弹簧上的挡板移动距离,通过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启动气缸,使得气缸活塞调整倾斜角度,使得救援箱本体恢复到水平线,避免救援箱本体发生侧翻,减少救援箱本体的摇晃振动,保护伤者不受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救援车
本技术是一种消防救援车,属于消防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机率也越来越大,作为应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及人员救援的举高类消防救援车显得越来越重要,在高层通过救援车进行救援时,住宅人员若是受伤,在移动救援箱时发生的摇晃振动都可能进一步地加重受伤人员的伤情,且依赖操作人员操作,存在人工不确定因素,救援箱将会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救援车,以解决现有在高层通过救援车进行救援时,住宅人员若是受伤,在移动救援箱时发生的摇晃振动都可能进一步地加重受伤人员的伤情,且依赖操作人员操作,存在人工不确定因素,救援箱将会侧翻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消防救援车,其结构包括车厢、车头、救援灯、喷水管、控制柜、救援箱装置、伸缩梯,所述车厢安装于车头后侧,所述救援灯固定安装于车头顶端,所述喷水管设有两个,且所述喷水管嵌入安装于车厢上端,所述伸缩梯安装于车厢上端,所述控制柜嵌入安装于救援箱装置侧面,所述救援箱装置安装于伸缩梯首端,所述控制柜包括蓄电池、控制器、控制柜本体、控制柜门,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控制柜本体内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控制柜本体内部,所述控制柜本体与控制柜门铰链连接,所述救援箱装置包括救援箱本体、压杆、压腔、弹簧、气缸、底板、圆头、圆头套、传感器,所述救援箱本体底部设有四个压杆,所述压杆嵌入安装于压腔上端,所述压腔内侧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前侧设有挡板,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端,所述圆头嵌入安装于圆头套上端,所述圆头固定安装于救援箱本体底部中心轴上,所述传感器嵌入安装于压腔内部,且所述传感器位于弹簧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圆头底部为球状。进一步地,所述压腔内部设有液压油。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活塞设有轴杆,且通过轴杆与所述救援箱本体底面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气缸采用型号为SC63X21,该装置耐高温,结构稳定。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E3Z-R51的一款智能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调节检测范围,稳定可靠,导电性能好,可避免检测距离以外较强背景光的干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伸缩梯移动救援箱装置到受伤人员前,在伤者放置在救援箱装置内,若救援箱本体发生左倾,压杆压缩压腔内的液压油,弹簧受伤,传感器检测弹簧上的挡板移动距离,通过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启动气缸,使得气缸活塞调整倾斜角度,使得救援箱本体恢复到水平线,避免救援箱本体发生侧翻,减少救援箱本体的摇晃振动,保护伤者不受二次伤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消防救援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消防救援车控制柜与救援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厢-1、车头-2、救援灯-3、喷水管-4、控制柜-5、救援箱装置-6、伸缩梯-7、蓄电池-501、控制器-502、控制柜本体-503、控制柜门-504、救援箱本体-601、压杆-602、压腔-603、弹簧-604、气缸-605、底板-606、圆头-607、圆头套-608、传感器-6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救援车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车厢1、车头2、救援灯3、喷水管4、控制柜5、救援箱装置6、伸缩梯7,所述车厢1安装于车头2后侧,所述救援灯3固定安装于车头2顶端,所述喷水管4设有两个,且所述喷水管4嵌入安装于车厢1上端,所述伸缩梯7安装于车厢1上端,所述控制柜5嵌入安装于救援箱装置6侧面,所述救援箱装置6安装于伸缩梯7首端,所述控制柜5包括蓄电池501、控制器502、控制柜本体503、控制柜门504,所述蓄电池501安装于控制柜本体503内部,所述控制器502安装于控制柜本体503内部,所述控制柜本体503与控制柜门504铰链连接,所述救援箱装置6包括救援箱本体601、压杆602、压腔603、弹簧604、气缸605、底板606、圆头607、圆头套608、传感器609,所述救援箱本体601底部设有四个压杆602,所述压杆602嵌入安装于压腔603上端,所述压腔603内侧设有弹簧604,且所述弹簧604前侧设有挡板,所述气缸605固定安装于底板606上端,所述圆头607嵌入安装于圆头套608上端,所述圆头607固定安装于救援箱本体601底部中心轴上,所述传感器609嵌入安装于压腔603内部,且所述传感器609位于弹簧604一侧,所述圆头607底部为球状,所述压腔603内部设有液压油,所述气缸605与控制器502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609与控制器502电性连接,所述气缸605活塞设有轴杆,且通过轴杆与所述救援箱本体601底面活动连接,所述气缸605采用型号为SC63X21,该装置耐高温,结构稳定,所述传感器609采用的型号为E3Z-R51的一款智能漫反射光电开关传感器,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可调节检测范围,稳定可靠,导电性能好,可避免检测距离以外较强背景光的干扰。例如,通过伸缩梯7移动救援箱装置6到受伤人员前,在伤者放置在救援箱装置6内,若救援箱本体601发生左倾,压杆602压缩压腔603内的液压油,弹簧604受伤,传感器609检测弹簧604上的挡板移动距离,通过控制器502进行数据分析,启动气缸605,使得气缸605活塞调整倾斜角度,使得救援箱本体601恢复到水平线,避免救援箱本体601发生侧翻,减少救援箱本体601的摇晃振动,保护伤者不受二次伤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救援车,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车厢(1)、车头(2)、救援灯(3)、喷水管(4)、控制柜(5)、救援箱装置(6)、伸缩梯(7),所述车厢(1)安装于车头(2)后侧,所述救援灯(3)固定安装于车头(2)顶端,所述喷水管(4)设有两个,且所述喷水管(4)嵌入安装于车厢(1)上端,所述伸缩梯(7)安装于车厢(1)上端,所述控制柜(5)嵌入安装于救援箱装置(6)侧面,所述救援箱装置(6)安装于伸缩梯(7)首端,所述控制柜(5)包括蓄电池(501)、控制器(502)、控制柜本体(503)、控制柜门(504),所述蓄电池(501)安装于控制柜本体(503)内部,所述控制器(502)安装于控制柜本体(503)内部,所述控制柜本体(503)与控制柜门(504)铰链连接,所述救援箱装置(6)包括救援箱本体(601)、压杆(602)、压腔(603)、弹簧(604)、气缸(605)、底板(606)、圆头(607)、圆头套(608)、传感器(609),所述救援箱本体(601)底部设有四个压杆(602),所述压杆(602)嵌入安装于压腔(603)上端,所述压腔(603)内侧设有弹簧(604),且所述弹簧(604)前侧设有挡板,所述气缸(605)固定安装于底板(606)上端,所述圆头(607)嵌入安装于圆头套(608)上端,所述圆头(607)固定安装于救援箱本体(601)底部中心轴上,所述传感器(609)嵌入安装于压腔(603)内部,且所述传感器(609)位于弹簧(604)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救援车,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车厢(1)、车头(2)、救援灯(3)、喷水管(4)、控制柜(5)、救援箱装置(6)、伸缩梯(7),所述车厢(1)安装于车头(2)后侧,所述救援灯(3)固定安装于车头(2)顶端,所述喷水管(4)设有两个,且所述喷水管(4)嵌入安装于车厢(1)上端,所述伸缩梯(7)安装于车厢(1)上端,所述控制柜(5)嵌入安装于救援箱装置(6)侧面,所述救援箱装置(6)安装于伸缩梯(7)首端,所述控制柜(5)包括蓄电池(501)、控制器(502)、控制柜本体(503)、控制柜门(504),所述蓄电池(501)安装于控制柜本体(503)内部,所述控制器(502)安装于控制柜本体(503)内部,所述控制柜本体(503)与控制柜门(504)铰链连接,所述救援箱装置(6)包括救援箱本体(601)、压杆(602)、压腔(603)、弹簧(604)、气缸(605)、底板(606)、圆头(607)、圆头套(608)、传感器(609),所述救援箱本体(601)底部设有四个压杆(602),所述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春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元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