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305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控制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针对现有的控制器不便于进行拆装,安装时费时费力,出现故障不便于拆卸维修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防尘盒,所述防尘盒内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块,防尘盒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一侧均设为开口的导向槽,两个导向块分别与两个导向槽相配合所述控制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角块,所述防尘盒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位于三角块和控制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控制器进行拆装,安装便捷,出现故障时便于拆卸维修,同时将控制器安装在防尘盒内,可以使控制器具备防尘的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窗帘是通过电机驱动无线对窗帘的操控的方式,从安装上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电动窗帘根据操作机构和装饰效果的不同分为电动开合帘系列、电动升降帘系列、电动天棚帘(户外电动天蓬和室内电动天棚)、电动遮阳板、电动遮阳蓬等系列,具体如百叶帘、卷帘、罗马帘、柔纱帘、风琴帘、蜂巢帘等,电动窗帘大多采用控制器进行控制。经检索,申请号为201510013463.6的专利文件公开了电动窗帘控制器,通过设置了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使得能够远距离的通过无线电信号来接收控制端的动作指令,并且通过逻辑判断模块来确认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是什么,并进一步通过电机控制模块来操作电动窗帘电机的动作状态,以完成了通过无线控制的手段来实现了对电动窗帘电机的控制,从而在安装的时候并不需要布线,从而避免了布线繁琐、安装不方便的问题。但是上述的控制器不便于进行拆装,安装时费时费力,出现故障不便于拆卸维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控制器不便于进行拆装,安装时费时费力,出现故障不便于拆卸维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防尘盒,所述防尘盒内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放进防尘盒内,可以防止控制器上积累灰尘,所述控制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块,防尘盒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一侧均设为开口的导向槽,两个导向块分别与两个导向槽相配合,可以使控制器在防尘盒内滑动时不偏移,所述控制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角块,所述防尘盒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位于三角块和控制器的上方,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梯形块,梯形块与三角块相接触,可以对三角块进行限位,达到对控制器限位的目的,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防尘盒的顶部内壁相焊接,弹簧的作用是在拆卸时使转动板复位,所述防尘盒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梯形板,梯形板与转动板相接触,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块,所述移动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弧形槽,弧形块与弧形槽相配合,可以对转动杆进行水平限位,防止移动块回退。优选的,所述防尘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板和安装孔配合螺栓将防尘盒固定在墙上。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块,旋转块的一侧与防尘盒的一侧相接触,通过旋转块不仅可以推动转动杆水平移动,还可以使转动杆在移动块上转动。优选的,所述移动块靠近转动杆的一侧开设有柱形槽,柱形槽内转动安装有柱形块,柱形块的一侧与转动杆远离旋转块的一端相焊接,柱形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柱形块的外侧焊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与环形槽的侧壁滑动连接,可以使转动杆稳定的在移动块上转动。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移动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与限位槽的侧壁滑动连接,可以使移动块水平移动时不会偏移。本技术中,所述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通过防尘盒、控制器、导向槽、导向块、三角块、转动板、梯形块、弹簧、移动槽、移动块、梯形板、转动杆、旋转块、弧形块、固定块和弧形槽相配合,安装时,将控制器放入防尘盒内,并向左推动控制器,使两个导向块的左侧与两个导向槽的左侧壁接触,然后通过旋转块推动转动杆向左移动,从而使梯形板挤压转动板,使转动板带动梯形块向下移动压住三角块,然后使旋转块顺时针转动90°,弧形块卡装到弧形槽内,即可完成对控制器的安装;需要拆卸控制器时,使旋转块逆时针转动90°,从而使弧形块脱离弧形槽,然后向右拉动旋转块,解除对三角块的限位,即可将控制器从防尘盒内拉出,便于对控制器进行检修;本技术便于对控制器进行拆装,安装便捷,出现故障时便于拆卸维修,同时将控制器安装在防尘盒内,可以使控制器具备防尘的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的转动杆、弧形块和固定块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尘盒、2控制器、3导向槽、4导向块、5三角块、6转动板、7梯形块、8弹簧、9移动槽、10移动块、11梯形板、12转动杆、13旋转块、14弧形块、15固定块、16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防尘盒1,防尘盒1内放置有控制器2,控制器2的具体结构及使用方式已经在申请号为201510013463.6的专利文件详细说明,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控制器2放进防尘盒1内,可以防止控制器2上积累灰尘,控制器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块4,防尘盒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一侧均设为开口的导向槽3,两个导向块4分别与两个导向槽3相配合,可以使控制器2在防尘盒1内滑动时不偏移,控制器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角块5,防尘盒1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板6,转动板6位于三角块5和控制器2的上方,转动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梯形块7,梯形块7与三角块5相接触,可以对三角块5进行限位,达到对控制器2限位的目的,转动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与防尘盒1的顶部内壁相焊接,弹簧8的作用是在拆卸时使转动板6复位,防尘盒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移动槽9,移动槽9内滑动安装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梯形板11,梯形板11与转动板6相接触,移动块10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块14,移动槽9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底部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弧形槽16,弧形块14与弧形槽16相配合,可以对转动杆12进行水平限位,防止移动块10回退。本技术中,防尘盒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板和安装孔配合螺栓将防尘盒1固定在墙上。本技术中,转动杆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旋转块13,旋转块13的一侧与防尘盒1的一侧相接触,通过旋转块13不仅可以推动转动杆12水平移动,还可以使转动杆12在移动块10上转动。本技术中,移动块10靠近转动杆12的一侧开设有柱形槽,柱形槽内转动安装有柱形块,柱形块的一侧与转动杆12远离旋转块13的一端相焊接,柱形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柱形块的外侧焊接有滑动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防尘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盒(1)内放置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块(4),防尘盒(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一侧均设为开口的导向槽(3),两个导向块(4)分别与两个导向槽(3)相配合,所述控制器(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角块(5),所述防尘盒(1)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板(6),转动板(6)位于三角块(5)和控制器(2)的上方,所述转动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梯形块(7),梯形块(7)与三角块(5)相接触,所述转动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与防尘盒(1)的顶部内壁相焊接,所述防尘盒(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移动槽(9),移动槽(9)内滑动安装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梯形板(11),梯形板(11)与转动板(6)相接触,所述移动块(10)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块(14),所述移动槽(9)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底部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弧形槽(16),弧形块(14)与弧形槽(16)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窗帘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防尘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盒(1)内放置有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块(4),防尘盒(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一侧均设为开口的导向槽(3),两个导向块(4)分别与两个导向槽(3)相配合,所述控制器(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三角块(5),所述防尘盒(1)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板(6),转动板(6)位于三角块(5)和控制器(2)的上方,所述转动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梯形块(7),梯形块(7)与三角块(5)相接触,所述转动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8)的一端,弹簧(8)的另一端与防尘盒(1)的顶部内壁相焊接,所述防尘盒(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设为开口的移动槽(9),移动槽(9)内滑动安装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梯形板(11),梯形板(11)与转动板(6)相接触,所述移动块(10)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弧形块(14),所述移动槽(9)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刘一扬郭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财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