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2401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框架组件、监测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和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框架组件的上方,通过设置的浮板和侧板上的气囊能够使得浮板漂浮在水面上,浮板底部的监测箱体淹没在水中,通过驱动组件内部的伺服电机带动螺旋上料片进行转动,将通过进水孔进入至进水套筒内部的河水输送至监测箱体的内部,监测箱体内部的河水充足时,电液推杆能够带动密封板上升,使得监测箱体内呈密封状态,便于水质监测仪对其进行监测,监测的数据由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出,监测后由水泵将监测箱体内部的监测完成的水排出,便于再次进行监测,无需人工进行监测,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A mobil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evice for riv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属于河流水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河流中的水体遭到污染,需要实时的对水体进行监测,需要工作人员定期使用水质监测仪对河水进行抽样监测。水质检测仪可以现地测量ph值、电导率、溶解氧、盐度、溶解质(tds)、海水比重、温度、浊度、深度、氧化还原电位(orp)。能满足各种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和生活污水、养殖及再生水的测量需要。可广泛地应用于环境保护、科研监测、生产控制等领域,是工业自动化时代环境监测与管理理想的专用仪器之一。现有的河流水质监测装置在对河水进行监测时大多是通过人工定期对其进行监测,并且人工监测时的水质检测数据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记录,数据记录后还需要后期整理分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河流水质监测装置在对河水进行监测时大多是通过人工定期对其进行监测,并且人工监测时的水质检测数据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记录,数据记录后还需要后期整理分析,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资源的缺陷,提供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框架组件、监测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和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框架组件的上方,所述框架组件由浮板、监测箱体、进水套筒、盖板、进水孔和密封环组成,所述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监测箱体,所述监测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套筒,所述进水套筒与监测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水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进水套筒靠近盖板一端的筒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套筒顶部的内筒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监测组件由水泵、水泵进水管、水泵排水管、壳体、隔板、蓄电池、无线信号发射器和水质监测仪组成,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浮板顶部的一端,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水泵进水管,所述水泵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浮板延伸至监测箱体的内底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排水管,所述浮板顶部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底部,所述壳体的外底部固定连接有水质监测仪,所述水质监测仪与无线信号发射器电性连接,且所述水质监测仪的监测端穿过浮板延伸至监测箱体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由固定机架、伺服电机、联轴器、转动轴、螺旋上料片、防水壳、电液推杆和密封板组成,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固定机架固定连接在浮板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浮板,所述转动轴与浮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穿过浮板的一端延伸至进水套筒的内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进水套筒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上料片,所述转动轴位于监测箱体内部轴壁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水壳,所述防水壳固定连接在浮板的底部,所述防水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的伸缩端穿过密封环延伸至进水套筒的内部,所述电液推杆延伸至进水套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套接在转动轴的轴壁上,且所述转动轴与密封板转动连接,所述密封板位于密封环的下方,且所述密封板的直径大于密封环的内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板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板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气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泵、无线信号发射器、水质监测仪、伺服电机和电液推杆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远离联轴器的一端与盖板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套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防护板,所述弧形防护板靠近进水套筒一侧的板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弧形防护板的一端与进水套筒的外筒壁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浮板和侧板上的气囊能够使得浮板漂浮在水面上,浮板底部的监测箱体淹没在水中,通过驱动组件内部的伺服电机带动螺旋上料片进行转动,将通过进水孔进入至进水套筒内部的河水输送至监测箱体的内部,监测箱体内部的河水充足时,电液推杆能够带动密封板上升,使得监测箱体内呈密封状态,便于水质监测仪对其进行监测,监测的数据由无线信号发射器发出,监测后由水泵将监测箱体内部的监测完成的水排出,便于再次进行监测,无需人工进行监测,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弧形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密封板和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组件;11、浮板;12、侧板;13、气囊;14、监测箱体;15、进水套筒;16、盖板;17、进水孔;18、密封环;2、监测组件;21、水泵;22、水泵进水管;23、水泵排水管;24、壳体;25、隔板;26、蓄电池;27、无线信号发射器;28、水质监测仪;3、驱动组件;31、固定机架;32、伺服电机;33、联轴器;34、转动轴;35、螺旋上料片;36、防水壳;37、电液推杆;38、密封板;39、弧形防护板;310、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中,包括框架组件1、监测组件2和驱动组件3,所述监测组件2和驱动组件3均设置在框架组件1的上方,所述框架组件1由浮板11、监测箱体14、进水套筒15、盖板16、进水孔17和密封环18组成,所述浮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监测箱体14,所述监测箱体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套筒15,所述进水套筒15与监测箱体14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水套筒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盖板16,所述进水套筒15靠近盖板16一端的筒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17,所述进水套筒15顶部的内筒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8,所述监测组件2由水泵21、水泵进水管22、水泵排水管23、壳体24、隔板25、蓄电池26、无线信号发射器27和水质监测仪28组成,所述水泵21固定连接在浮板11顶部的一端,所述水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水泵进水管22,所述水泵进水管22的另一端穿过浮板11延伸至监测箱体14的内底部,所述水泵21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排水管23,所述浮板11顶部远离水泵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24,所述壳体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5,所述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1)、监测组件(2)和驱动组件(3),所述监测组件(2)和驱动组件(3)均设置在框架组件(1)的上方;/n所述框架组件(1)由浮板(11)、监测箱体(14)、进水套筒(15)、盖板(16)、进水孔(17)和密封环(18)组成,所述浮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监测箱体(14),所述监测箱体(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套筒(15),所述进水套筒(15)与监测箱体(14)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水套筒(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盖板(16),所述进水套筒(15)靠近盖板(16)一端的筒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17),所述进水套筒(15)顶部的内筒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8);/n所述监测组件(2)由水泵(21)、水泵进水管(22)、水泵排水管(23)、壳体(24)、隔板(25)、蓄电池(26)、无线信号发射器(27)和水质监测仪(28)组成,所述水泵(21)固定连接在浮板(11)顶部的一端,所述水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水泵进水管(22),所述水泵进水管(22)的另一端穿过浮板(11)延伸至监测箱体(14)的内底部,所述水泵(21)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排水管(23),所述浮板(11)顶部远离水泵(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24),所述壳体(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5),所述隔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6),所述隔板(25)的下方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器(27),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7)固定连接在壳体(24)的内底部,所述壳体(24)的外底部固定连接有水质监测仪(28),所述水质监测仪(28)与无线信号发射器(27)电性连接,且所述水质监测仪(28)的监测端穿过浮板(11)延伸至监测箱体(14)的内部;/n所述驱动组件(3)由固定机架(31)、伺服电机(32)、联轴器(33)、转动轴(34)、螺旋上料片(35)、防水壳(36)、电液推杆(37)和密封板(38)组成,所述伺服电机(32)通过固定机架(31)固定连接在浮板(11)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33)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4),所述转动轴(34)的另一端穿过浮板(11),所述转动轴(34)与浮板(1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34)穿过浮板(11)的一端延伸至进水套筒(15)的内部,所述转动轴(34)延伸至进水套筒(15)内部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上料片(35),所述转动轴(34)位于监测箱体(14)内部轴壁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水壳(36),所述防水壳(36)固定连接在浮板(11)的底部,所述防水壳(36)的内部设置有电液推杆(37),所述电液推杆(37)的伸缩端穿过密封环(18)延伸至进水套筒(15)的内部,所述电液推杆(37)延伸至进水套筒(1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38),所述密封板(38)套接在转动轴(34)的轴壁上,且所述转动轴(34)与密封板(38)转动连接,所述密封板(38)位于密封环(18)的下方,且所述密封板(38)的直径大于密封环(18)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用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1)、监测组件(2)和驱动组件(3),所述监测组件(2)和驱动组件(3)均设置在框架组件(1)的上方;
所述框架组件(1)由浮板(11)、监测箱体(14)、进水套筒(15)、盖板(16)、进水孔(17)和密封环(18)组成,所述浮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监测箱体(14),所述监测箱体(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套筒(15),所述进水套筒(15)与监测箱体(14)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水套筒(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盖板(16),所述进水套筒(15)靠近盖板(16)一端的筒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进水孔(17),所述进水套筒(15)顶部的内筒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8);
所述监测组件(2)由水泵(21)、水泵进水管(22)、水泵排水管(23)、壳体(24)、隔板(25)、蓄电池(26)、无线信号发射器(27)和水质监测仪(28)组成,所述水泵(21)固定连接在浮板(11)顶部的一端,所述水泵(21)的输入端连接有水泵进水管(22),所述水泵进水管(22)的另一端穿过浮板(11)延伸至监测箱体(14)的内底部,所述水泵(21)的输出端连接有水泵排水管(23),所述浮板(11)顶部远离水泵(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24),所述壳体(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25),所述隔板(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6),所述隔板(25)的下方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器(27),所述无线信号发射器(27)固定连接在壳体(24)的内底部,所述壳体(24)的外底部固定连接有水质监测仪(28),所述水质监测仪(28)与无线信号发射器(27)电性连接,且所述水质监测仪(28)的监测端穿过浮板(11)延伸至监测箱体(14)的内部;
所述驱动组件(3)由固定机架(31)、伺服电机(32)、联轴器(33)、转动轴(34)、螺旋上料片(35)、防水壳(36)、电液推杆(37)和密封板(38)组成,所述伺服电机(32)通过固定机架(31)固定连接在浮板(11)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32)的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栋魏彪邹志宇李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志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