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24011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及方法,包括检测箱、柔性锚和监测装置,检测箱中部套设有漂浮板,顶部安装有箱盖,箱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天线和太阳能电池板,检测箱内部固定设置有集中处理器、定位器、配重,监测装置内部设置有流速计和盐度计,监测装置设置不低于3个,分别位于水底层、中层和表层;首先设置若干个测评装置,集中处理器收集并记录水体参数,计算梯度Richardson值并综合评测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作用。本装置设置简单,易于安装,可实现自动分析,通过在区域内设置若干个本装置,联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测评方法即可实现对海洋、河口等处的不同水层海平面上升基于盐水入侵的作用进行统筹分析与掌控。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sea level rise caused by saltwater intr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测评设备
,特别是关于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盐水入侵是河口的一种普遍现象,盐水入侵将改变水体的理化特性,对河口水流结构、泥沙输运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淡水资源利用来说是一种海洋灾害,因此研究盐水入侵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长江口年径流量大,潮汐中等,其盐淡水混合特征属于缓混合型。河口盐水入侵主要受径流量和潮汐的影响,还受地形、风应力、科氏力以及口外陆架环流等的作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需要大量淡水资源,长江口有4个主要水库:陈行、宝钢、青草沙以及东风西沙。当水库盐度超过0.45psu,水源地应停止取水。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统计显示:1980~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3.0mm/a。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更多高盐海水侵河口地区,河口淡水资源将受到更严重的威胁,因此,分析研究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及方法,本装置设置简单,易于安装,可实现自动供能、自我分析,通过在区域内设置若干个本装置,联合本专利技术所述测评方法即可实现在不同水层处对海洋、河口等处的海平面上升基于盐水入侵的作用进行统筹分析与掌控。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包括位于水面处用于测评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作用的检测箱、位于水下用于固定测评装置的柔性锚和位于水中用于检测盐水入侵的监测装置,所述检测箱中部套设有漂浮板,所述漂浮板可以使检测箱漂浮在水面上,所述检测箱顶部安装有箱盖,箱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天线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检测箱内部固定设置有完成数据处理用于评测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作用的集中处理器、用于测定测评装置位置和水面高度的定位器、以及位于检测箱底部的配重;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天线及定位器分别通过输电导线、天线导线及定位器导线与集中处理器相连,柔性锚通过柔性锚缆连接于检测箱底部,监测装置通过贯穿检测箱底部的监测装置线缆与集中处理器相连;本专利技术简单地通过将检测箱、柔性锚和监测装置即可实现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评测,本装置设置简单,易于安装,可实现自动供能、自我分析,通过在区域内设置若干个本装置即可实现对海洋、河流入海口等处的海平面上升基于盐水入侵的作用进行统筹分析与掌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优选地,所述监测装置可设置不低于3个,包括设置于水底层与柔性锚相连并通过设置于柔性锚缆中的监测装置线缆与集中处理器相连的监测装置,设置于水中层通过贯穿检测箱底部的监测装置线缆与集中处理器相连的监测装置,以及设置于水表层通过贯穿检测箱中部的监测装置线缆与集中处理器相连的监测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监测装置,可全部地对各水层的盐度、流速实现检测,可使得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更加全面、更加精确,而且不同水层的监测装置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缠绕碰撞,保证了仪器的安全持续运行,评测装置可以长久的应用于对盐度、海平面、流速等的测评研究。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内部设置有流速计和盐度计,所述流速计通过设置于监测装置一端的扇叶来检测水流流速,所述盐度计通过将盐度计探头探出监测装置来检测盐度,所述流速计和盐度计分别通过贯穿检测箱1中部的监测装置线缆与流速计导线和盐度计导线与位于水面处的检测箱中的集中处理器相连。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装置可同时实现对水流的盐度和流速进行监控,并可将监控数值实时传输至集中处理器中完成后续海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此外,基于水流作用,本申请的监测装置和柔性锚沿水流径向分别位于检测箱的两侧,因此监测装置的导线和和柔性锚缆不会发生缠绕现象,可保证监测装置对水体中不同水层盐度和流速的精准采集。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方法,所述测评方法包括:1)沿水体流向等距或不等距设置若干个上述一个方面所述的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2)集中处理器收集并记录各水层的盐度、流速、水深,并计算平均密度、密度差值、流速差值;3)依据式(1)计算梯度Richardson值:式(1)中,和分别是为某一水层的密度差值(kg/m3)和流速差值(m/s),ρ为垂向平均密度(kg/m3),为某一水层的水深(m);4)依据梯度Richardson值、盐度值、水深值综合评测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作用。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测评装置的个数不低于3个。本专利技术利用所述的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方法监测海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作用,本方法简洁易操作,可综合评判不同水层处的梯度Richardson值、盐度、流速、层化现象,既可监测测评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盐度平面变化,也可监测测评盐水楔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本测评方法建立了三维水动力及盐度输运数学模型,用于分析盐水入侵最不利的影响,为海洋、河口管理和规划以及工程应用提供了完备、快捷、有效的设计环境和测评模型。再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另一个方面中的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方法在监测海洋和/或河口盐水入侵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简单地通过将检测箱、柔性锚和监测装置即可实现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评测,本装置设置简单,易于安装,可实现自动供能、自我分析;2)基于水流作用,本申请的监测装置和柔性锚沿水流径向分别位于检测箱的两侧,因此监测装置的导线和和柔性锚缆不会发生缠绕现象,可保证监测装置对水体中不同水层盐度和流速的精准采集;3)利用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方法监测海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作用,可综合评判不同水层处的梯度Richardson值、盐度、流速、层化现象,既可监测测评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盐度平面变化,也可监测测评盐水楔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本测评方法建立了三维水动力及盐度输运数学模型,用于分析盐水入侵最不利的影响,为海洋、河口管理和规划以及工程应用提供了完备、快捷、有效的设计环境和测评模型。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范文,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箱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箱;2、箱盖;3、漂浮板;4、太阳能电池板;5、天线;6、监测装置;7、柔性锚;8、监测装置线缆;9、柔性锚;10、集中处理器;11、定位器;12、配重;13、输电导线;14、天线导线;15、定位器导线;16、流速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包括位于水面处用于测评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作用的检测箱(1)、位于水下用于固定测评装置的柔性锚(7)和位于水中用于检测盐水入侵的监测装置(6),所述检测箱(1)中部套设有漂浮板(3),所述漂浮板(3)可以使检测箱(1)漂浮在水面上,所述检测箱(1)顶部安装有箱盖(2),箱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天线(5)和太阳能电池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的测评装置,包括位于水面处用于测评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作用的检测箱(1)、位于水下用于固定测评装置的柔性锚(7)和位于水中用于检测盐水入侵的监测装置(6),所述检测箱(1)中部套设有漂浮板(3),所述漂浮板(3)可以使检测箱(1)漂浮在水面上,所述检测箱(1)顶部安装有箱盖(2),箱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天线(5)和太阳能电池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内部固定设置有完成数据处理用于评测盐水入侵对海平面上升作用的集中处理器(10)、用于测定测评装置位置和水面高度的定位器(11)、以及位于检测箱(1)底部的配重(1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天线(5)及定位器(11)分别通过输电导线(13)、天线导线(14)及定位器导线(15)与集中处理器(10)相连,柔性锚(7)通过柔性锚缆(9)连接于检测箱(1)底部,监测装置(6)通过贯穿检测箱(1)底部的监测装置线缆(8)与集中处理器(1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6)可设置不低于3个,包括
设置于水底层与柔性锚(7)相连并通过设置于柔性锚缆(9)中的监测装置线缆(8)与集中处理器(10)相连的监测装置(6),
设置于水中层通过贯穿检测箱(1)底部的监测装置线缆(8)与集中处理器(10)相连的监测装置(6),以及
设置于水表层通过贯穿检测箱(1)中部的监测装置线缆(8)与集中处理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毛晨浩李忠明顾一凡曾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