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231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包括基座,若干个连接在基座上的升降机构,盒体,位于盒体内的无人机干扰器,连接在盒体底部的电机,被电机驱动的第一转轴,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连接在从动齿轮上的第二转轴,与第二转轴自由端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外圈与盒体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连接在升降机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干扰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升降可灵活调整无人机干扰器的高度,增大干扰距离和控制范围,在提高反制效果的同时便于操作使用,无人机干扰器在升降过程中平稳性较好,安全系数高,且升降机构可收容在下底座和上底座之间,占地空间小,便于搬运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小型无人机的用途越来越广以及航模爱好者越来越多,无人机的使用及空中飞行会越来越频繁,无人机黑飞目前已经成为了棘手的国际化的社会问题,由无人机黑飞所牵扯出的各类事件总是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也一次次叩问着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同时,由于无人机体积较小且在低空飞行,目前在全球已发生多起无人机非法进入敏感空域的事件,与此同时,无人机还被不法人员利用,用于贩毒、走私、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等,给社会稳定及安全保卫工作带来重大挑战及安全隐患,因此无人机干扰器应运而生,用来解决无人机带来了安全问题。无人机干扰器,是一种通过无线电干扰的方式实现对小型化无人飞行器的GPS定位设备和遥控数据链路进行干扰的设备。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干扰器通常是安装在支架上的,安装后位置是固定的,无法调节。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干扰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升降可灵活调整无人机干扰器的高度,增大干扰距离和控制范围,在提高反制效果的同时便于操作使用,无人机干扰器在升降过程中平稳性较好,安全系数高,且升降机构可收容在下底座和上底座之间,占地空间小,便于搬运存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包括基座,若干个连接在基座上的升降机构,盒体,位于盒体内的无人机干扰器,连接在盒体底部的电机,被电机驱动的第一转轴,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连接在从动齿轮上的第二转轴,与第二转轴自由端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外圈与盒体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连接在升降机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若干个沿轴向延伸方向依次套接的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管内壁部分设置内螺纹,所述相邻的螺纹管通过对应的内螺纹和外螺纹旋转套接,所述螺纹管底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所述圆环的直径等于螺纹管的大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下底座,上底座,连接下底座和上底座的支撑柱;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连接在下底座上,所述上底座上开设有供升降机构穿过的升降通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的个数为两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四个螺纹管且纵长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螺纹位于靠近螺纹管顶端的螺纹管内壁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四个内壁上均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抵接无人机干扰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杆自由端包覆有橡胶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盒体底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轴承外圈连接在支撑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干扰装置,通过升降机构升降可灵活调整无人机干扰器的高度,增大干扰距离和控制范围,在提高反制效果的同时便于操作使用,无人机干扰器在升降过程中平稳性较好,安全系数高,且升降机构可收容在下底座和上底座之间,占地空间小,便于搬运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相邻螺纹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4所示的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包括基座,若干个连接在基座上的升降机构4,盒体2,位于盒体2内的无人机干扰器1,连接在盒体2底部的电机5,被电机5驱动的第一转轴51,连接在第一转轴51上的主动齿轮61,与主动齿轮61啮合的从动齿轮62,连接在从动齿轮62上的第二转轴7,与第二转轴7自由端配合的轴承71。所述基座包括下底座31,上底座32,连接下底座31和上底座32的支撑柱33。所述升降机构4底部连接在下底座31上,所述上底座32上开设有供升降机构4穿过的升降通道320。升降机构4闲置时收容在下底座31和上底座32之间,占地空间小,便于搬运存放。所述轴承71外圈与盒体2连接,具体地,所述盒体2底部连接有支撑板72,所述轴承71外圈连接在支撑板72上。所述从动齿轮62带动第二转轴7同步转动,轴承71外圈不动,随着升降机构4升高,无人机干扰器1也会升高,从而实现无人机干扰器1高度调节。所述从动齿轮62连接在升降机构4顶部。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若干个沿轴向延伸方向依次套接的螺纹管41,所述螺纹管41外壁设有外螺纹412,所述螺纹管41内壁部分设置内螺纹411,所述相邻的螺纹管41通过对应的内螺纹411和外螺纹412旋转套接。所述螺纹管41底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413,所述圆环413的直径等于螺纹管41的大径,防止相邻螺纹管41相脱离。其中,螺纹管41的大径即为螺纹管41外壁上的外螺纹412的牙顶圆直径。所述圆环413与螺纹管41为一体式结构,当然,所述圆环413与螺纹管41也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升降机构4的个数为两个。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四个螺纹管41且纵长相同。所述内螺纹411位于靠近螺纹管41顶端的螺纹管41内壁上,所述内螺纹长度占螺纹管内壁长度的1/10-1/20。所述盒体2四个内壁上均安装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81伸长抵接无人机干扰器1,从而起到固定无人机干扰器1的作用,无人机干扰器1在升降过程中平稳性较好,安全系数高。所述活塞杆81自由端包覆有橡胶头9,防止活塞杆81对无人机干扰器1造成挤压磨损。该无人机干扰装置工作原理如下:电机5工作驱动第一转轴51转动,第一转轴51带动主动齿轮61转动,主动齿轮61带动从动齿轮62转动,从动齿轮62带动第一个螺纹管41旋转上升,当第一个螺纹管41完全伸出第二个螺纹管41之后,第二个螺纹管41开始在第三个螺纹管41中旋转上升,以此类推实现升降机构4的上升,升降机构4托举盒体2上升,无人机干扰器1同步升高,缩短了无人机干扰器1和无人机之间距离,方便实际使用。当使用完毕后,电机5工作驱动第一转轴51反向转动,第一转轴51带动主动齿轮61反向转动,主动齿轮61带动从动齿轮62正向转动,从动齿轮62带动第一个螺纹管41旋转下降,当第一个螺纹管41完全回旋入第二个螺纹管41中之后,第二个螺纹管41开始回旋入第三个螺纹管41中,以此类推实现升降机构4的下降,无人机干扰器1复位,最终,升降机构4收容于下底座31和上底座32之间,占地空间小,便于搬运。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若干个连接在基座上的升降机构(4),盒体(2),位于盒体(2)内的无人机干扰器(1),连接在盒体(2)底部的电机(5),被电机(5)驱动的第一转轴(51),连接在第一转轴(51)上的主动齿轮(61),与主动齿轮(61)啮合的从动齿轮(62),连接在从动齿轮(62)上的第二转轴(7),与第二转轴(7)自由端配合的轴承(71);所述轴承(71)外圈与盒体(2)连接,所述从动齿轮(62)连接在升降机构(4)顶部;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若干个沿轴向延伸方向依次套接的螺纹管(41),所述螺纹管(41)外壁设有外螺纹(412),所述螺纹管(41)内壁部分设置内螺纹(411),所述相邻的螺纹管(41)通过对应的内螺纹(411)和外螺纹(412)旋转套接,所述螺纹管(41)底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413),所述圆环(413)的直径等于螺纹管(41)的大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若干个连接在基座上的升降机构(4),盒体(2),位于盒体(2)内的无人机干扰器(1),连接在盒体(2)底部的电机(5),被电机(5)驱动的第一转轴(51),连接在第一转轴(51)上的主动齿轮(61),与主动齿轮(61)啮合的从动齿轮(62),连接在从动齿轮(62)上的第二转轴(7),与第二转轴(7)自由端配合的轴承(71);所述轴承(71)外圈与盒体(2)连接,所述从动齿轮(62)连接在升降机构(4)顶部;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若干个沿轴向延伸方向依次套接的螺纹管(41),所述螺纹管(41)外壁设有外螺纹(412),所述螺纹管(41)内壁部分设置内螺纹(411),所述相邻的螺纹管(41)通过对应的内螺纹(411)和外螺纹(412)旋转套接,所述螺纹管(41)底端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413),所述圆环(413)的直径等于螺纹管(41)的大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下底座(31),上底座(32),连接下底座(31)和上底座(32)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敢陈勇郭博鸣郭宇峰王昭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猎鹰低空空域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弘毅防务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山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