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86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包括集中设置在pcb板上的驱动控制芯片、辐射监测单元、干扰单元、显示单元和USB接口,所述辐射监测单元、干扰单元、显示单元和USB接口均与驱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电磁干扰信号的保护效果。

An electronic jammer to ensure information secur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
本技术涉及干扰器
,具体涉及一种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使用中存在着视频信息空间电磁泄漏和有线传导泄漏,其辐射频域范围很宽,用相应的接受设备,即可将计算机显示的信息还原,使计算机的视频信息泄漏,从而形成信息泄密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计算机的视频信息泄漏造成的信息泄密隐患,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集中设置在pcb板上的驱动控制芯片、辐射监测单元、干扰单元、显示单元和USB接口,所述辐射监测单元、干扰单元、显示单元和USB接口均与驱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干扰单元包括依次与驱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的晶振、绕线电感和天线。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晶振设有3个。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辐射监测单元包括辐射监测芯片和指示灯,所述括辐射监测芯片的一端与驱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指示灯电性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与驱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的LCD驱动芯片和与LCD驱动芯片电性连接的LCD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增强了电磁干扰信号的保护效果;2、优化了零件的尺寸,有利于出行驻训携带,方便安装;3、增加了LCD显示屏,更直观的观测机器运行状态;4、增加了辐射监测芯片,符合人体健康安全标准;5、缩短了干扰辐射的有效时间,减小了对人体的辐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的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的正面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的背面结构图。图中:1、驱动控制芯片;2、辐射监测单元;3、显示单元;4、干扰单元;5、USB接口;6、晶振;7、绕线电感;8、天线;9、LCD驱动芯片;10、LCD显示屏;11、辐射监测芯片;12、指示灯;13、pcb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包括集中设置在pcb板13上的驱动控制芯片1、辐射监测单元2、干扰单元4、显示单元3和USB接口5,辐射监测单元2、干扰单元4、显示单元3和USB接口5均与驱动控制芯片1电性连接。驱动控制芯片1的型号为IM4A5-32。适用于台式计算机和笔记本计算机,将USB接口5插进计算机上。干扰单元4包括依次与驱动控制芯片1电性连接的晶振6、绕线电感7和天线8。晶振6设有3个,3个晶振6串联,晶振6是利用石英晶体(又称水晶)的压电效应,用来产生高精度振荡频率的一种电子元件,属于被动元件。该元件主要由石英晶片、基座、外壳、银胶、银等成分组成。驱动控制芯片1将程序传送至晶震6,3个晶震6达成共振通过绕线电感7传输到天线8达到电磁干扰信号的保护效果。辐射监测单元2包括辐射监测芯片11和指示灯12,括辐射监测芯片11的一端与驱动控制芯片1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指示灯12电性连接。辐射监测芯片11的型号优选为74HC14,辐射监测芯片11根据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对周围电磁辐射监测,如对超出人体健康安全标准会将信号传送至指示灯12闪烁报警。显示单元3包括与驱动控制芯片1电性连接的LCD驱动芯片9和与LCD驱动芯片9电性连接的LCD显示屏10。LCD驱动芯片9优选的型号为C8051,LCD显示屏10实时将工作状态展示,可更直观的观测计算机干扰器工作状态。驱动控制芯片1、辐射监测芯片11、指示灯12、LCD驱动芯片9、LCD显示屏10设置在pcb板13的正面,晶振6、绕线电感7和天线8设置在pcb板13的背面,USB接口5设置在pcb板13的一侧突出于pcb板13。计算机干扰器最大的优势在于使用了一种较为复杂的电磁波频率,方向和振幅的控制,并且三种控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这样不仅能保证增强滤波、振荡、延迟、陷波,有利于干扰器,全新视频信息相关技术的应用增强了电磁干扰信号的保护效果。绕线电感7的作用是通直阻交,直流电通过绕线电感7时产生的磁场方向大小是一致的,不会变化。而交流电是正负发生变化的,所以磁场也会发生变化,由于从正(负)到负(正)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假设先是正电位并不断上升,那么绕线电感7周围的磁场不断增加,到顶时是最大,这时电位开始下降,由于周围有磁场存在,绕线电感7此时会把周围的磁场转换为电能,使电能能维持一段时间,反之一样,从而就阻止了交流电的通过。更有效的保护电磁防护信号。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设置在pcb板上的驱动控制芯片、辐射监测单元、干扰单元、显示单元和USB接口,所述辐射监测单元、干扰单元、显示单元和USB接口均与驱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中设置在pcb板上的驱动控制芯片、辐射监测单元、干扰单元、显示单元和USB接口,所述辐射监测单元、干扰单元、显示单元和USB接口均与驱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保信息安全的电子干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单元包括依次与驱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的晶振、绕线电感和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保信息安全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姗真姚东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锐盾东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