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209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阀盖和阀杆,阀体内设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通过中心流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中心流道外周对应的阀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阀座可上下移动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阀座上端可移动伸出第一腔体,阀座下端设有台阶,台阶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密闭的上活塞腔与下活塞腔,上活塞腔与进口通道相连通,下活塞腔与出口通道相连通;第二腔体内转动设有刮套,刮套设有内腔,内腔里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杆,刮套上部内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刮头;第三腔体内设有控制套、转换套;第四腔体内设有可上下浮动的切换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防止密封副堵塞与损坏。

A pneumatic or hydraulic single seat regulating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节阀领域的改进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的改进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传统型调节阀,使用介质中如果含固体颗粒,当调节阀的开度比较小(阀瓣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这间的距离比较接近时),固体颗粒容易堵塞在密封副处,造成阀门卡死,并破坏密封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密封副堵塞与损坏的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阀盖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通过中心流道相连通,中心流道处设有形成密封副的阀座与阀瓣,阀瓣由阀杆驱动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流道外周对应的阀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阀座可上下移动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阀座上端可移动伸出第一腔体,阀座下端设有台阶,台阶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密闭的上活塞腔与下活塞腔,上活塞腔与进口通道相连通,下活塞腔与出口通道相连通,阀座下端与第一腔体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二腔体内转动设有刮套,刮套设有内腔,内腔里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杆,推杆右侧面上设有上倾的驱动斜面,推杆上端与刮套内腔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且刮套内腔上端与出口通道相连通,刮套下端设有右下通孔,当阀座下移时,右下通孔连通上活塞腔与刮套内腔,所述刮套上部内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刮头,刮头上连接有复位弹簧,刮头右端可向流道方向伸出,并贯穿阀座密封面的宽度,刮头中部设有驱动槽,推杆穿过驱动槽,推杆的驱动斜面与驱动槽传动配合;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控制套、转换套,控制套固定设置,转换套可旋转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控制套内,控制套上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设有推头,推头连接转换套,转换套内侧上设有卡块,所述刮套左侧设有伸入第三腔体的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卡槽,卡槽与卡块轴向滑动、周向传动配合;所述第四腔体内设有可上下浮动的切换杆,切换杆上端与第四腔体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且第四腔体上端与出口通道相连通,第四腔体下端与进口通道相连通,所述阀体上设有贯通外界、第四腔体与螺旋槽顶部的左上通孔,以及设有贯通外界、第四腔体与螺旋槽底部的左下通孔,所述切换杆上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第三连通孔与第四连通孔,当切换杆上移时,第二连通孔配合左上通孔连通外界与螺旋槽顶部,第四连通孔配合左下通孔连通进口通道与螺旋槽底部,当切换杆下移时,第一连通孔配合左上通孔连通出口通道与螺旋槽顶部,第三连通孔配合左下通孔连通外界与螺旋槽底部。所述下活塞腔通过右通孔连通出口通道,所述阀座下端的台阶上穿设有连通管,连通管上端连通上活塞腔,连通管下端穿过下活塞腔连通进口通道。所述阀杆上端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支架连接在阀盖上,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缸。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压设有导向套,所述阀杆穿过导向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当固体颗粒堵塞在密封副时,能向下移动阀座,使阀瓣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之间的距离临时加大,同时利用刮头周向刮除密封副处堆积的固体颗粒,防止固体颗粒堵塞,具有防堵塞,并能防止密封副损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同时该阀可通过驱动装置自动化驱动阀瓣上移或下降来调节出口侧的介质流量或压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刮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该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包括有阀体1、阀盖10和阀杆11,所述阀体1内设有进口通道33和出口通道16,进口通道33与出口通道16通过中心流道22相连通,中心流道22处设有形成密封副的阀座23与阀瓣8,阀瓣8由阀杆11驱动上下移动,所述中心流道22外周对应的阀体1上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阀座23可上下移动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阀座23上端可移动伸出第一腔体,阀座23下端设有台阶6,台阶6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密闭的上活塞腔35与下活塞腔34,上活塞腔35与进口通道33相连通,下活塞腔34与出口通道16相连通,具体的下活塞腔34通过右通孔17连通出口通道16,阀座23下端的台阶6上穿设有连通管24,连通管24上端连通上活塞腔35,连通管24下端穿过下活塞腔34连通进口通道33,阀座23下端与第一腔体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21;所述第二腔体内转动设有刮套20,刮套20设有内腔,内腔里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杆27,推杆27右侧面上设有上倾的驱动斜面7,推杆27上端与刮套20内腔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28,且刮套20内腔上端与出口通道16相连通,刮套20下端设有右下通孔25,当阀座23下移时,右下通孔25连通上活塞腔35与刮套20内腔,所述刮套20上部内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刮头26,刮头26上连接有复位弹簧36,刮头26右端可向流道方向伸出,并贯穿阀座23密封面的宽度,刮头26中部设有驱动槽13,推杆27穿过驱动槽13,推杆27的驱动斜面7与驱动槽13传动配合;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控制套18、转换套19,控制套18固定设置,转换套19可旋转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控制套18内,控制套18上设有螺旋槽31,螺旋槽31内设有推头30,推头30连接转换套19,转换套19内侧上设有卡块5,所述刮套20左侧设有伸入第三腔体的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卡槽29,卡槽29与卡块5轴向滑动、周向传动配合;所述第四腔体内设有可上下浮动的切换杆32,切换杆32上端与第四腔体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4,且第四腔体上端与出口通道16相连通,第四腔体下端与进口通道33相连通,所述阀体1上设有贯通外界、第四腔体与螺旋槽31顶部的左上通孔3,以及设有贯通外界、第四腔体与螺旋槽31底部的左下通孔2,所述切换杆32上设有第一连通孔37、第二连通孔38、第三连通孔39与第四连通孔40,当切换杆32上移时,第二连通孔配合左上通孔3连通外界与螺旋槽31顶部,第四连通孔配合左下通孔2连通进口通道与螺旋槽31底部,当切换杆32下移时,第一连通孔配合左上通孔3连通出口通道与螺旋槽31顶部,第三连通孔配合左下通孔2连通外界与螺旋槽31底部。所述阀杆11上端连接有驱动装置15,驱动装置15通过支架12连接在阀盖10上,所述驱动装置15为气缸或液缸。所述阀盖10与阀体1之间压设有导向套9,所述阀杆11穿过导向套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阀瓣8由阀杆11驱动下移接近阀座23时,当比较多的固体颗粒卡在密封副处,阀瓣8与阀座23之间的流通面积减小,出口通道16处的介质压力下降,而进口通道33的介质压力升高,当阀座23受到进口通道33流入上活塞腔35内的介质向下的作用力大于受到出口通道16流入下活塞腔34内的介质向上的作用力和第一压缩弹簧21的向上作用力之和时,阀座23下移,上活塞腔35内的介质进入右下通孔25并推动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阀盖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通过中心流道相连通,中心流道处设有形成密封副的阀座与阀瓣,阀瓣由阀杆驱动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流道外周对应的阀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阀座可上下移动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阀座上端可移动伸出第一腔体,阀座下端设有台阶,台阶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密闭的上活塞腔与下活塞腔,上活塞腔与进口通道相连通,下活塞腔与出口通道相连通,阀座下端与第一腔体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二腔体内转动设有刮套,刮套设有内腔,内腔里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杆,推杆右侧面上设有上倾的驱动斜面,推杆上端与刮套内腔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且刮套内腔上端与出口通道相连通,刮套下端设有右下通孔,当阀座下移时,右下通孔连通上活塞腔与刮套内腔,所述刮套上部内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刮头,刮头上连接有复位弹簧,刮头右端可向流道方向伸出,并贯穿阀座密封面的宽度,刮头中部设有驱动槽,推杆穿过驱动槽,推杆的驱动斜面与驱动槽传动配合;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控制套、转换套,控制套固定设置,转换套可旋转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控制套内,控制套上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设有推头,推头连接转换套,转换套内侧上设有卡块,所述刮套左侧设有伸入第三腔体的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卡槽,卡槽与卡块轴向滑动、周向传动配合;所述第四腔体内设有可上下浮动的切换杆,切换杆上端与第四腔体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且第四腔体上端与出口通道相连通,第四腔体下端与进口通道相连通,所述阀体上设有贯通外界、第四腔体与螺旋槽顶部的左上通孔,以及设有贯通外界、第四腔体与螺旋槽底部的左下通孔,所述切换杆上设有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第三连通孔与第四连通孔,当切换杆上移时,第二连通孔配合左上通孔连通外界与螺旋槽顶部,第四连通孔配合左下通孔连通进口通道与螺旋槽底部,当切换杆下移时,第一连通孔配合左上通孔连通出口通道与螺旋槽顶部,第三连通孔配合左下通孔连通外界与螺旋槽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或液动单座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阀盖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通过中心流道相连通,中心流道处设有形成密封副的阀座与阀瓣,阀瓣由阀杆驱动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流道外周对应的阀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阀座可上下移动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阀座上端可移动伸出第一腔体,阀座下端设有台阶,台阶将第一腔体分隔为密闭的上活塞腔与下活塞腔,上活塞腔与进口通道相连通,下活塞腔与出口通道相连通,阀座下端与第一腔体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二腔体内转动设有刮套,刮套设有内腔,内腔里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杆,推杆右侧面上设有上倾的驱动斜面,推杆上端与刮套内腔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且刮套内腔上端与出口通道相连通,刮套下端设有右下通孔,当阀座下移时,右下通孔连通上活塞腔与刮套内腔,所述刮套上部内置有可左右移动的刮头,刮头上连接有复位弹簧,刮头右端可向流道方向伸出,并贯穿阀座密封面的宽度,刮头中部设有驱动槽,推杆穿过驱动槽,推杆的驱动斜面与驱动槽传动配合;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控制套、转换套,控制套固定设置,转换套可旋转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控制套内,控制套上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设有推头,推头连接转换套,转换套内侧上设有卡块,所述刮套左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竖
申请(专利权)人:永嘉企达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