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183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包括:主体横梁、与主体横梁两端固接的运动纵梁及与主体横梁中部固接的中部测量单元,采用多个测量相机,利用图像拼接技术将多个相机的图像整合成为一张这样成像可以满足对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的高精度测量,同时可以测量出导线的磨耗面形状利用导线磨耗面形状进一步查询数据库得出磨耗情况,前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用于设备对轨道前后的安全扫描,防止自动运行中产生碰撞,轮毂直驱电机的采用提高了设备的驱动爬坡能力,可以实现坡道电子刹车,水平测距传感器和垂直测距装置的共同使用,本装置可以进行自检,自我标定,提高测量精度。

A static non-contact continuous wear measuring device for railway t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业的基础设备,它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经受着风雨冻融和列车荷载的作用,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变化,路基及道床不断产生变形,钢轨、联结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而使线路设备技术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工务部门掌握线路设备的变化规律,及时检测线路状态,加强线路检测管理成为确保线路质量、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轨道参数检测分为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动态检测是在对检测线路在机车车辆运行中的动力作用下发生的弹性形变和永久形变进行检测,其主要检测设备是高速轨检车,但高速轨检车价格昂贵,难以推广至工务段使用;静态检测是用轨道检查仪或人工方法检测线路铁轨的轨向、高低、轨距等几何参数。人工检测手段是由有经验的工人采用人工拉线法进行轨向测量,使用轨道尺检测轨向和轨距。随着铁路的连年提速,铁路巡道工可以有效工作的无车时间越来越短,原有的人工拉线检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公务检测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测量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横梁、与主体横梁两端固接的运动纵梁及与主体横梁中部固接的中部测量单元,所述主体横梁内设有控制计算机及嵌入式控制板,所述嵌入式控制板上固接有倾角传感器,主体横梁上端固接有触摸显示屏,主体横梁前端及后端均固接有水平测距传感器,所述运动纵梁两端设有两个轨道轮,所述轨道轮上设有与铁轨相配合的踏面,位于两个纵梁同一侧的两个轨道轮上固接有旋转编码器,另一侧的两个轨道轮内设有用于驱动轨道轮的直驱轮毂电机,所述中部测量单元内固接有激光器、垂直测距装置及全景相机,中部测量单元的后端固接有多个测量相机。优选的,所述激光器包括可见光指示激光器及非可见光测量激光器。优选的,所述水平测距传感器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所述垂直测距装置包括测距传感器、小型化激光雷达传感器、线阵相机传感器及线阵相机照射激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主体横梁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控制计算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无线手持终端通讯。优选的,所述主体横梁内固接有热管散热装置。优选的,所述主体横梁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通过调节铰链与主体横梁连接。优选的,所述主体横梁上设有电池仓。优选的,所述轨道轮上设有手动刹车装置。优选的,所述中部测量单元内设有设备扩展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多个测量相机,利用图像拼接技术将多个相机的图像整合成为一张这样成像可以满足对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的高精度测量,同时可以测量出导线的磨耗面形状利用导线磨耗面形状进一步查询数据库得出磨耗情况;(2)前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用于设备对轨道前后的安全扫描,防止自动运行中产生碰撞;(3)轮毂直驱电机的采用提高了设备的驱动爬坡能力,可以实现坡道电子刹车;(4)水平测距传感器和垂直测距装置的共同使用,本装置可以进行自检,自我标定,提高测量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横梁,2.运动纵梁,3.中部测量单元,4.触摸显示屏,5.水平测距传感器,6.轨道轮,7.激光器,8.垂直测距装置,9.全景相机,10.测量相机,11.热管散热装置,12.推杆,13.电池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主体横梁1、与主体横梁两端固接的运动纵梁2及与主体横梁中部固接的中部测量单元3,所述主体横梁内设有控制计算机及嵌入式控制板,所述嵌入式控制板上固接有倾角传感器,能够检测设备的倾斜角度,主体横梁上端固接有触摸显示屏4,主体横梁前端及后端均固接有水平测距传感器5,用于设备对轨道前后的安全扫描,防止自动运行中产生碰撞,倾角传感器及水平测距传感器接收到的角度信息及距离信息均传送到控制计算机存储,所述运动纵梁两端设有两个轨道轮6,所述轨道轮上设有与铁轨相配合的踏面,位于两个纵梁同一侧的两个轨道轮上固接有旋转编码器,用来测量设备速度,运动距离等参数,另一侧的两个轨道轮内设有用于驱动轨道轮的直驱轮毂电机,旋转编码器测量的参数发送到控制计算机存储,直驱轮毂电机的运动通过控制计算机调节,所述中部测量单元内固接有激光器7、垂直测距装置8及全景相机9,中部测量单元的后端固接有多个测量相机10,激光器、垂直测距装置、全景相机及测量相机采集的数据均发送到控制计算机存储,采用多个测量相机,利用图像拼接技术将多个相机的图像整合成为一张,这样成像可以满足对接触线高度和拉出值的高精度测量,同时可以测量出导线的磨耗面形状,利用导线磨耗面形状进一步查询数据库得出磨耗情况。优选的,所述激光器包括可见光指示激光器及非可见光测量激光器。优选的,所述水平测距传感器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所述垂直测距装置包括测距传感器、小型化激光雷达传感器、线阵相机传感器及线阵相机照射激光中的一种或几种,水平测距传感器和垂直测距装置的共同使用,本装置可以进行自检,自我标定,提高测量精度。优选的,所述主体横梁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控制计算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无线手持终端通讯,无线测量终端可以不用接触设备就远程查看设备测量结果,并进行导出等操作,方便操作人员。优选的,所述主体横梁内固接有热管散热装置11,防止设备过热发生故障甚至造成损坏。优选的,所述主体横梁上设有推杆12,所述推杆通过调节铰链与主体横梁连接,便于进行操作、存储及运输。优选的,所述主体横梁上设有电池仓13。优选的,所述轨道轮上设有手动刹车装置,方便停止设备。优选的,所述中部测量单元内设有设备扩展接口,方便扩展升级设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横梁、与主体横梁两端固接的运动纵梁及与主体横梁中部固接的中部测量单元,/n所述主体横梁内设有控制计算机及嵌入式控制板,所述嵌入式控制板上固接有倾角传感器,主体横梁上端固接有触摸显示屏,主体横梁前端及后端均固接有水平测距传感器,/n所述运动纵梁两端设有两个轨道轮,所述轨道轮上设有与铁轨相配合的踏面,位于两个纵梁同一侧的两个轨道轮上固接有旋转编码器,另一侧的两个轨道轮内设有用于驱动轨道轮的直驱轮毂电机,/n所述中部测量单元内固接有激光器、垂直测距装置及全景相机,中部测量单元的后端固接有多个测量相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横梁、与主体横梁两端固接的运动纵梁及与主体横梁中部固接的中部测量单元,
所述主体横梁内设有控制计算机及嵌入式控制板,所述嵌入式控制板上固接有倾角传感器,主体横梁上端固接有触摸显示屏,主体横梁前端及后端均固接有水平测距传感器,
所述运动纵梁两端设有两个轨道轮,所述轨道轮上设有与铁轨相配合的踏面,位于两个纵梁同一侧的两个轨道轮上固接有旋转编码器,另一侧的两个轨道轮内设有用于驱动轨道轮的直驱轮毂电机,
所述中部测量单元内固接有激光器、垂直测距装置及全景相机,中部测量单元的后端固接有多个测量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可见光指示激光器及非可见光测量激光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静态非接触连续磨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测距传感器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所述垂直测距装置包括测距传感器、小型化激光雷达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彦舟裴麒凯王政薛峰张运杰鲍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木牛流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