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41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5:03
一种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包括十字连接套管、第一端锚板、第二端锚板、第三端锚板、第四端锚板、第一锚固螺母和第二锚固螺母;十字连接套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第四支管和交叉连接管;第一端锚板、第二端锚板、第三端锚板和第四端锚板分别与连接套管以螺纹副连接;第一端锚板和杆件一、第二端锚板和杆件二分别以螺纹副连接;第三端锚板、第四端锚板中间开孔,杆件三穿过第三端锚板的中间孔道,杆件四穿过第四端锚板,第一锚固螺母、第二锚固螺母设置于连接套管内,第一锚固螺母锚固杆件三,第二锚固螺母锚固杆件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小了装配结构交叉杆件连接的空间要求,实现节点构件预制装配的目的,验收标准明确。

A kind of multi direction cross deflection bar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结构物的连接
,特别涉及一种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中,装配构件之间的钢筋、预应力钢筋等杆件的连接件的横截面尺寸一般均比较大,如灌浆套筒的直径要超过杆件自身直径的一倍以上,锚浆搭接的孔道直径比灌浆套筒更大。巨大的连接件直径一方面造成连接杆件之间的距离较大,另一方面在连接件区域当有横向杆件交叉穿越时会让构件的布置极其困难,使得预制构件的尺寸越来越大。实际工程中,为防止预制构件尺寸过大,大多数情况是避免将杆件连接件和横向主要杆件交叉,这种回避矛盾的方式又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建筑拼接位置的选择,如框架结构的梁柱交叉节点只能现浇而无法预制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适应横向交叉的杆件连接器,实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拼装中拼接面杆件接连的同轴交叉,本技术为交叉杆件之间的纯机械连接,施工便捷快速,便于检测,验收标准明确,质量稳定,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用于连接预埋在拼装构件上相互交叉的杆件一、杆件二、杆件三和杆件四;包含至少十字连接套管、第一端锚板、第二端锚板、第三端锚板、第四端锚板、第一锚固螺母和第二锚固螺母。所述十字连接套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第四支管和交叉连接管,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四支管分别与所述交叉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端锚板、所述第二端锚板、所述第三端锚板和所述第四端锚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四支管端部并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或一体制作。所述第一端锚板和所述杆件一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三端锚板和所述杆件三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端锚板中间开孔,所述杆件二穿过所述第二端锚板中间孔道,所述第一锚固螺母锚固所述杆件二。所述第一锚固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二支管内,所述交叉连接管管壁和所述第二端锚板共同约束锚固所述第一锚固螺母。所述第四端锚板中间开孔,所述杆件四穿过所述第四端锚板中间孔道,所述第二锚固螺母锚固所述杆件四。所述第二锚固螺母设置于所述第四支管内,所述交叉连接管管壁和所述第四端锚板共同约束锚固所述第二锚固螺母。优选的,所述第一锚固螺母和所述第二端锚板之间设置第一球面垫片,所述第二锚固螺母和所述第四端锚板之间设置第二球面垫片。优选的,第一端锚板、第二端锚板、第三端锚板和第四端锚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四支管以螺纹副连接,所述第一端锚板和所述杆件一以螺纹副连接,所述第三端锚板和所述杆件三以螺纹副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锚固螺母和第二锚固螺母为C型开口锯齿螺纹弹性螺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锚固螺母为第一弹性组合螺母,所述第一弹性组合螺母包含若干第一锯齿螺纹夹片、第一环向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环向弹性复位件将所述若干第一锯齿螺纹夹片约束连接组合成第一弹性组合螺母,所述第一弹性组合螺母和所述交叉连接管之间设置第一轴向弹性支撑件。所述第二端锚板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二端锚板伸出所述第二支管部分外侧设置第一柔性拉力件,所述第一柔性拉力件与所述第二端锚板外侧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锚固螺母为第二弹性组合螺母,所述第二弹性组合螺母包含若干第二锯齿螺纹夹片、第二环向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环向弹性复位件将所述若干第二锯齿螺纹夹片约束连接组合成第二弹性组合螺母,所述第二弹性组合螺母和所述交叉连接管之间设置第二轴向弹性支撑件。所述第四端锚板另一端伸出所述第四支管,所述第四端锚板伸出所述第四支管部分外侧设置第二柔性拉力件,所述第二柔性拉力件与所述第四端锚板外侧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拉力件和第二柔性拉力件为柔性拉索或链条,所述第一环向弹性复位件6和第二环向弹性复位件15为环向C型弹簧片,所述第一轴向弹性支撑件7和第二轴向弹性支撑件16为轴向弹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杆件二上设置第一承压螺母,所述杆件四上设置第二承压螺母。所述第一承压螺母外侧设置第三柔性拉力件,所述第三柔性拉力件和所述第一承压螺母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压螺母外侧设置第四柔性拉力件,所述第四柔性拉力件和所述第二承压螺母紧密接触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压螺母预先安装于所述杆件二上,所述第二承压螺母预先安装于所述杆件四上,所述第一承压螺母和所述第二承压螺母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四支管轴线方向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三柔性拉力件和第四柔性拉力件为柔性拉索或链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十字连接套管为三向十字连接套管,所述三向十字连接套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第四支管、第五支管、第六支管和交叉连接管。所述第五支管和所述第六支管分别和所述交叉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管和所述第六支管端部分别设置第五端锚板和第六端锚板并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五端锚板和所述第六端锚板分别锚固连接杆件五和杆件六。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益。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工程建设领域中预制装配结构连接钢筋交叉时占用空间较大,有时因此而无法预制装配的难题,实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拼装中拼接面杆件接连的同轴交叉,并实现完全机械连接,使得预制拼装结构中交叉钢筋和预应力筋等杆件连接器的检查、检验和验收完全等同于常规连接器。本技术连接器总长度小,不仅材料用量大大降低,适用场合也更为广泛。由于本技术属于纯机械连接,其抗拉强度的发挥不必等待灌浆料达到某个凝结强度值,因此结构拼装可连续作业,真正做到快速施工。附图说明附图1:十字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立面图。附图2:十字交叉连接套管立面图。附图3:外部拧紧十字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立面图。附图4:三向十字交叉连接套管立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连接装配构件上相互交叉的杆件一20、杆件二21、杆件三22和杆件四23,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十字连接套管1、第一端锚板2、第二端锚板3、第一球面垫片4、第三端锚板11、第四端锚板12、第二球面垫片13、第一锚固螺母5和第二锚固螺母14。十字连接套管1包括第一支管101、第二支管102、第三支管103、第四支管104和交叉连接管105,第一支管101、第二支管102、第三支管103和第四支管104分别与交叉连接管105连接。第一端锚板2、第二端锚板3、第三端锚板11和第四端锚板12分别设置于第一支管101、第二支管102、第三支管103和第四支管104端部并以螺纹副连接。第一端锚板2和杆件一20以螺纹副连接,第三端锚板11和杆件三22以螺纹副连接。第二端锚板3中间开孔,杆件二21穿过第二端锚板3中间孔道,第一锚固螺母5锚固杆件二21。第一锚固螺母5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连接装配构件上相互交叉的杆件一(20)、杆件二(21)、杆件三(22)和杆件四(23),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十字连接套管(1)、第一端锚板(2)、第二端锚板(3)、第三端锚板(11)、第四端锚板(12)、第一锚固螺母(5)和第二锚固螺母(14);/n所述十字连接套管(1)包括第一支管(101)、第二支管(102)、第三支管(103)、第四支管(104)和交叉连接管(105),所述第一支管(101)、所述第二支管(102)、所述第三支管(103)和所述第四支管(104)分别与所述交叉连接管(105)连接;/n所述第一端锚板(2)、所述第二端锚板(3)、所述第三端锚板(11)和所述第四端锚板(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101)、所述第二支管(102)、所述第三支管(103)和所述第四支管(104)端部并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或一体制作;/n所述第一端锚板(2)和所述杆件一(20)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三端锚板(11)和所述杆件三(22)以可拆卸方式连接;/n所述第二端锚板(3)中间开孔,所述杆件二(21)穿过所述第二端锚板(3)中间孔道,所述第一锚固螺母(5)锚固所述杆件二(21);/n所述第一锚固螺母(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管(102)内,所述交叉连接管(105)管壁和所述第二端锚板(3)共同约束锚固所述第一锚固螺母(5);/n所述第四端锚板(12)中间开孔,所述杆件四(23)穿过所述第四端锚板(12)中间孔道,所述第二锚固螺母(14)锚固所述杆件四(23);/n所述第二锚固螺母(14)设置于所述第四支管(104)内,所述交叉连接管(105)管壁和所述第四端锚板(12)共同约束锚固所述第二锚固螺母(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连接装配构件上相互交叉的杆件一(20)、杆件二(21)、杆件三(22)和杆件四(23),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十字连接套管(1)、第一端锚板(2)、第二端锚板(3)、第三端锚板(11)、第四端锚板(12)、第一锚固螺母(5)和第二锚固螺母(14);
所述十字连接套管(1)包括第一支管(101)、第二支管(102)、第三支管(103)、第四支管(104)和交叉连接管(105),所述第一支管(101)、所述第二支管(102)、所述第三支管(103)和所述第四支管(104)分别与所述交叉连接管(105)连接;
所述第一端锚板(2)、所述第二端锚板(3)、所述第三端锚板(11)和所述第四端锚板(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101)、所述第二支管(102)、所述第三支管(103)和所述第四支管(104)端部并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或一体制作;
所述第一端锚板(2)和所述杆件一(20)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第三端锚板(11)和所述杆件三(22)以可拆卸方式连接;
所述第二端锚板(3)中间开孔,所述杆件二(21)穿过所述第二端锚板(3)中间孔道,所述第一锚固螺母(5)锚固所述杆件二(21);
所述第一锚固螺母(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管(102)内,所述交叉连接管(105)管壁和所述第二端锚板(3)共同约束锚固所述第一锚固螺母(5);
所述第四端锚板(12)中间开孔,所述杆件四(23)穿过所述第四端锚板(12)中间孔道,所述第二锚固螺母(14)锚固所述杆件四(23);
所述第二锚固螺母(14)设置于所述第四支管(104)内,所述交叉连接管(105)管壁和所述第四端锚板(12)共同约束锚固所述第二锚固螺母(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固螺母和所述第二端锚板(3)之间设置第一球面垫片(4),所述第二锚固螺母(14)和所述第四端锚板(12)之间设置第二球面垫片(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端锚板(2)、第二端锚板(3)、第三端锚板(11)和第四端锚板(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101)、所述第二支管(102)、所述第三支管(103)和所述第四支管(104)以螺纹副连接,所述第一端锚板(2)和所述杆件一(20)以螺纹副连接,所述第三端锚板(11)和所述杆件三(22)以螺纹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固螺母(5)和第二锚固螺母(14)为C型开口锯齿螺纹弹性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交叉偏位杆件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固螺母(5)为第一弹性组合螺母,所述第一弹性组合螺母包含若干第一锯齿螺纹夹片(501)、第一环向弹性复位件(6);
所述第一环向弹性复位件(6)将所述若干第一锯齿螺纹夹片(501)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易拼利联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