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导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125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导靴;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导向机构和第一减震机构,壳体包括外壳体及内壳体,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导向轮,导向轮连接在内壳体上,第一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减震轮,减震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壳体的侧壁上和内壳体的侧壁上,导轨卡在两个导向轮之间;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至少一组导向轮卡住导轨,同时导向轮安装在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由第一减震机构来防止前后偏载时的电梯的硬摆动,从而降低震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向轮可以设计比较小,安装导轨的安装,可以节省电梯的底坑空间,同时还可以进行减震,不易引起眩晕,增加舒适度。

A kind of elevator guide sho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导靴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导靴。
技术介绍
导靴是电梯导轨与轿厢之间的可以滑动的尼龙块,叫导靴,它可以将轿厢固定在导轨上,让轿厢只可以上下移动,导靴上部还有油杯,减少靴衬与导轨的摩擦力。每台电梯轿厢安装四套导靴,分别安装在上梁两侧和轿厢底部安全钳座下面;四套对重导靴安装在对重梁的底部和上部;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现有技术中,一般有两种导靴:第一种为滑动导靴,其结构为钢板折弯件内嵌入耐磨尼龙衬套,折弯件两侧面和后面注减震橡胶,配合上部装导轨油的油杯润滑在导轨上工作,在低速情况下运载效果良好,但会产生油污,甚至有油污溅到轿顶上;其缺点为:1、需定期加油,有油污,油污会溅到轿顶、风扇、轿顶检修箱上,不方便清理;2、适用电梯速度有限,一般适用于2.0m/s及以下的电梯;3、由于是滑动,磨损较快。第二种为滚动导靴,其结构为3个面,有3个轮子与导轨的三个面配合,限位轿厢横纵两个方向的运动副;其缺点为:导靴轮子均比较大,占用空间,有局限性,在小空间内就无法安装,且无减震,升降晃动比较大,易引起眩晕,影响了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导靴,其通过一组导向轮卡住导轨,同时导向轮安装在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由第一减震机构来防止前后偏载时的电梯的硬摆动,从而降低震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导靴,用于卡住导轨,其中,包括壳体、导向机构和第一减震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及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的内壳体,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导向轮,一组导向轮由对称设置两个的导向轮组成,所述导向轮连接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减震轮,一组减震轮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减震轮组成,所述减震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和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导轨卡在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背部的减震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减震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的背部轮,所述背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减震块的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由一块底板、两块侧板和两块封板构成,两块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两块所述封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封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导轨穿过的第一凹型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壳体由一块内板和两块安装板组成,两块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内板的两侧,所述减震轮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的上下两端连接有第一横向筋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的中间处连接有第二横向筋板,所述第二横向筋板的中间处设置有用于所述导轨穿过的第二凹型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背部孔,所述内板上设置有第二背部孔,所述背部轮同轴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连接在所述底板的背部同时所述背部轮穿过所述第一背部孔和第二背部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轮轴与所述底板的背部之间连接有垫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块压在所述轮轴上且所述轮轴压在所述垫板上,通过减震块螺栓将所述减震块、轮轴和垫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背部。在本专利技术通过至少一组导向轮卡住导轨,同时导向轮安装在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由第一减震机构来防止前后偏载时的电梯的硬摆动,从而降低震动;本专利技术的导向轮可以设计比较小,安装导轨的安装,可以节省电梯的底坑空间,同时还可以进行减震,不易引起眩晕,增加舒适度;而且无需加油,降低维保费用,降低了轿顶的油污染。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与导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与导轨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D-D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壳体,2-外壳体,21-底板,22-侧板,23-封板,24-第一背部孔,25-减震块安装孔,26-导向轮摆动孔,27-第一固定孔,28-第一凹型孔,3-内壳体,31-内板,32-安装板,33-第一横向筋板,34-第二横向筋板,35-第二背部孔,36-导向轮安装孔,37-第二固定孔,38-L型孔,39-第二凹型孔,4-导向机构,41-导向轮,42-蘑菇头螺栓,43-尼龙垫片,44-自锁双螺母,45-轴套,5-第一减震机构,51-减震轮,52-钢板,53-橡胶,54-减震固定螺母,6-第二减震机构,61-减震块,62-背部轮,63-轮轴,64-垫板,65-减震块螺栓,7-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9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梯导靴,用于卡住导轨7,其包括壳体1、导向机构4和第一减震机构5。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外壳体3及连接在外壳体3上的内壳体2。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机构4包括至少一组导向轮41,一组导向轮41由对称设置两个的导向轮41组成,导向轮41连接在内壳体3上,第一减震机构5包括至少一组减震轮51,一组减震轮51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减震轮51组成,减震轮5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外壳体2的侧壁上和内壳体3的侧壁上,导轨7卡在两个导向轮41之间。在本专利技术通过至少一组导向轮41卡住导轨7,同时导向轮41安装在壳体1上,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减震机构5,由第一减震机构5来防止前后偏载时的电梯的硬摆动,从而降低震动;本专利技术的导向轮41可以设计比较小,安装导轨7的安装,可以节省电梯的底坑空间,同时还可以进行减震,不易引起眩晕,增加舒适度;而且无需加油,降低维保费用,降低了轿顶的油污染。在本专利技术内,优选,采用两组导向轮41,由两组导向轮41卡住导轨7,使导轨7不易左右摆动,同时也由四个接触点来卡住导轨7,使之不会偏移。在本专利技术内,优选,采用两组减震轮51,由四个减震轮51来使两侧进行减震,使电梯不会前后晃动。为了进行电梯左右两侧的减震,在本专利技术内设置第二减震机构6,第二减震机构6包括连接在外壳体2的背部的减震块61,由减震块61来进行左右两侧的减震;进一步,第二减震机构61还包括连接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导靴,用于卡住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向机构和第一减震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及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的内壳体,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导向轮,一组导向轮由对称设置两个的导向轮组成,所述导向轮连接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减震轮,一组减震轮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减震轮组成,所述减震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和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导轨卡在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导靴,用于卡住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向机构和第一减震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及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的内壳体,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导向轮,一组导向轮由对称设置两个的导向轮组成,所述导向轮连接在所述内壳体上,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减震轮,一组减震轮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减震轮组成,所述减震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和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导轨卡在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减震机构,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背部的减震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的背部轮,所述背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减震块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由一块底板、两块侧板和两块封板构成,两块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两块所述封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封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导轨穿过的第一凹型孔。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啟锋范方生吕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尚家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