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96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其包括置于水域内的原始发热部件、水箱、散热装置,水箱用于对水域内供应常温冷水,水域的输出端与散热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并且用于将高温热水排出至散热装置内,常温冷水在水箱、水域输入端、水域输出端、散热装置内单向循环,散热装置包括涡轮散热机构、热交换散热机构、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用于将涡轮散热机构输出端与热交换散热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接通,涡轮散热机构用于对高温热水进行散热且将高温热水转变为低温热水,热交换散热机构用于将低温热水进行散热且将低温热水转变为常温冷水排出至水箱内。

Water cooling heat transfer circulator applied to waste plastic foam recovery and gran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造粒
,具体涉及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
技术介绍
塑料造粒机是一种对废旧塑料进行熔融再生利用的加工机械,广泛的应用于塑料加工生产企业内,其适用于绝大多数塑料的回收利用,例如,例如,工业包装膜、农业地膜、大棚膜、啤酒包、手提袋、编织袋、农用方便袋、盆、桶、饮料瓶、家具、日常用品等,回收利用生产加工中,首先将塑料制品进行高温熔融,而后由机头进行挤出(多呈熔融条状塑料挤出),接着对挤出的熔融条状塑料进行冷却降温,最后切粒回收再利用,其中对挤出的熔融条状塑料的冷却尤为重要,现阶段,冷却的方式通常采用水冷却,将熔融条状塑料与常温冷水进行直接接触,熔融条状塑料与流动的常温冷水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熔融条状塑料的冷却处理,常温冷水将转变为高温热水排出,该种冷却方法的弊端在于,浪费水资源、需要大量的常温冷水供应,无法对常温冷水进行循环利用,为了克服上述的弊端,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节水型水冷散热循环构件,其不仅可用于塑料造粒机上的水冷散热降温,还可应用于其他发热部件的水冷散热降温,其通过将高温热水进行散热降温处理并且使转变为常温冷水,使常温冷水能够循环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的塑料造粒机的节水型冷却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其包括置于水域内的原始发热部件、水箱(200)、散热装置(300),水箱(200)与水域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并且用于对水域内供应常温冷水,水域的输出端与散热装置(30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并且用于将高温热水排出至散热装置(300)内,散热装置(300)用于对高温热水进行冷却降温并且使其转变为常温冷水回流至水箱(200)内,常温冷水在水箱(200)、水域输入端、水域输出端、散热装置内进行单向循环;所述的散热装置(400)包括涡轮散热机构(410)、热交换散热机构(420)以及设置于涡轮散热机构(410)、热交换散热机构(420)之间的第二水泵(430),涡轮散热机构(410)的输入端与排水管(202)的输出端连接接通,热交换散热机构(420)的输出端与水箱(200)连接接通,第二水泵(430)用于将涡轮散热机构(410)输出端与热交换散热机构(42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涡轮散热机构(410)用于对高温热水进行散热并且将高温热水转变为低温热水,热交换散热机构(420)用于将低温热水进行散热并且将低温热水转变为常温冷水排出至水箱(200)内。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水箱(200)固定安装于立板一(101)与立板二(102)之间,所述水域的输入端连接设置有竖直向下布置的进水管(201),所述水域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有竖直向下布置的排水管(202),水箱(200)设置成矩形结构且密闭布置,水箱(200)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210),第一水泵(210)输入端插入至水箱(200)内并且延伸至其底部,第一水泵(210)的输出端与进水管(201)连接接通,排水管(202)的输出端与散热装置(40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散热装置(400)的输出端插入至水箱(200)内。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水箱(2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设置有与其底部连接接通的阀门(203),阀门(203)设置成可相互切换至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并且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水箱(200)上端面开设有与其内部接通的注水孔(204)。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涡轮散热机构(410)包括与水箱(200)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11),固定板(411)上固定安装有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的固定筒(412),固定筒(412)位于排水管(202)下方且两者同轴布置,固定筒(412)的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圆形且镂空布置的圆形固定架(412a),固定筒(412)内同轴转动设置有转动筒(413),转动筒(413)手握上下两端开口处同轴固定设置有与其构成密封连接配合的圆形端盖(414),端盖(414)与固定架(412a)之间转动连接配合,转动筒(413)的内圆面上固定设置有矩形散热片一(413a),散热片一(413a)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动筒(413)的轴向、宽度方向偏移转动筒(413)的径向且偏移的角度大于20°小于40°,散热片一(413a)由转动筒(413)的顶部延伸至其底部,散热片一(413a)设置有多个并且沿转动筒(413)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转动筒(413)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矩形散热片二(413b),散热片二(413b)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动筒(413)的轴向、宽度方向偏移转动筒(413)的径向且偏移的角度大于20°小于40°,散热片二(413b)由转动筒(413)的顶部延伸至其底部,散热片二(413b)设置有多个并且沿转动筒(413)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转动筒(413)、散热片一(413a)以及散热片二(413b)均为铜材料制成;所述转动筒(413)上同轴设置有主轴(415),主轴(415)的上下两端穿过端盖(414)与固定架(412a),主轴(415)与端盖(414)密封固定连接、主轴(415)与固定架(412a)转动连接配合,主轴(415)顶端竖直向下同轴开设有柱形的进水水腔(415a)且进水水腔(415a)延伸至转动筒(413)的内部,主轴(415)上同轴固定套设有锥形盘(416a)且两者固接为一体,锥形盘(416a)锥形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增大,锥形盘(416a)位于散热片二(413b)的上方,锥形盘(416a)的锥形面沿其倾斜方向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与主轴(415)同轴布置且开口向上的环形水槽(416b),水槽(416b)的底部与进水水腔(415a)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接通两者且沿主轴(415)径向布置的连通孔(416c),排水管(202)的输出端同轴套接于主轴(415)的顶部,排水管(202)与主轴(415)转动连接配合并且密封接通,所述固定筒(412)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与其内部连接接通的排风口(417a),所述固定筒(412)与转动筒(413)上下两端形成的开口为进风口。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所述的涡轮散热机构(410)还包括驱动主轴(415)进行转动的驱动构件,驱动构件包括与固定板(411)固定连接且输出轴轴向竖直向下布置的散热电机(418),散热电机(418)的输出端与主轴(415)的底端之间设置于带传动组件二,带传动组件二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散热电机(418)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二、同轴固定套接于主轴(415)底端上的从动带轮二以及设置于主动带轮二与从动带轮二之间且用于连接两者的皮带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其通过将水箱内的常温冷水抽出并且与挤出的熔融条状塑料进行直接接触,对熔融条状塑料进行水冷冷却,熔融条状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置于水域内的原始发热部件、水箱(200)、散热装置(300),水箱(200)与水域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并且用于对水域内供应常温冷水,水域的输出端与散热装置(30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并且用于将高温热水排出至散热装置(300)内,散热装置(300)用于对高温热水进行冷却降温并且使其转变为常温冷水回流至水箱(200)内,常温冷水在水箱(200)、水域输入端、水域输出端、散热装置内进行单向循环;/n所述的散热装置(400)包括涡轮散热机构(410)、热交换散热机构(420)以及设置于涡轮散热机构(410)、热交换散热机构(420)之间的第二水泵(430),涡轮散热机构(410)的输入端与排水管(202)的输出端连接接通,热交换散热机构(420)的输出端与水箱(200)连接接通,第二水泵(430)用于将涡轮散热机构(410)输出端与热交换散热机构(42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涡轮散热机构(410)用于对高温热水进行散热并且将高温热水转变为低温热水,热交换散热机构(420)用于将低温热水进行散热并且将低温热水转变为常温冷水排出至水箱(20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置于水域内的原始发热部件、水箱(200)、散热装置(300),水箱(200)与水域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并且用于对水域内供应常温冷水,水域的输出端与散热装置(30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并且用于将高温热水排出至散热装置(300)内,散热装置(300)用于对高温热水进行冷却降温并且使其转变为常温冷水回流至水箱(200)内,常温冷水在水箱(200)、水域输入端、水域输出端、散热装置内进行单向循环;
所述的散热装置(400)包括涡轮散热机构(410)、热交换散热机构(420)以及设置于涡轮散热机构(410)、热交换散热机构(420)之间的第二水泵(430),涡轮散热机构(410)的输入端与排水管(202)的输出端连接接通,热交换散热机构(420)的输出端与水箱(200)连接接通,第二水泵(430)用于将涡轮散热机构(410)输出端与热交换散热机构(42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涡轮散热机构(410)用于对高温热水进行散热并且将高温热水转变为低温热水,热交换散热机构(420)用于将低温热水进行散热并且将低温热水转变为常温冷水排出至水箱(2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200)固定安装于立板一(101)与立板二(102)之间,所述水域的输入端连接设置有竖直向下布置的进水管(201),所述水域的输出端连接设置有竖直向下布置的排水管(202),水箱(200)设置成矩形结构且密闭布置,水箱(200)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210),第一水泵(210)输入端插入至水箱(200)内并且延伸至其底部,第一水泵(210)的输出端与进水管(201)连接接通,排水管(202)的输出端与散热装置(400)的输入端连接接通,散热装置(400)的输出端插入至水箱(2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设置有与其底部连接接通的阀门(203),阀门(203)设置成可相互切换至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并且初始状态为关闭状态,水箱(200)上端面开设有与其内部接通的注水孔(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废旧塑料泡沫回收造粒的水冷散热循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轮散热机构(410)包括与水箱(200)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板(411),固定板(411)上固定安装有上下两端开口布置的固定筒(412),固定筒(412)位于排水管(202)下方且两者同轴布置,固定筒(412)的上下两端固定设置有圆形且镂空布置的圆形固定架(412a),固定筒(412)内同轴转动设置有转动筒(413),转动筒(413)手握上下两端开口处同轴固定设置有与其构成密封连接配合的圆形端盖(414),端盖(414)与固定架(412a)之间转动连接配合,转动筒(413)的内圆面上固定设置有矩形散热片一(413a),散热片一(413a)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动筒(413)的轴向、宽度方向偏移转动筒(413)的径向且偏移的角度大于20°小于40°,散热片一(413a)由转动筒(413)的顶部延伸至其底部,散热片一(413a)设置有多个并且沿转动筒(413)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转动筒(413)的外圆面上固定设置有矩形散热片二(413b),散热片二(413b)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动筒(413)的轴向、宽度方向偏移转动筒(413)的径向且偏移的角度大于20°小于40°,散热片二(413b)由转动筒(413)的顶部延伸至其底部,散热片二(413b)设置有多个并且沿转动筒(413)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转动筒(413)、散热片一(413a)以及散热片二(413b)均为铜材料制成;
所述转动筒(413)上同轴设置有主轴(415),主轴(415)的上下两端穿过端盖(414)与固定架(412a),主轴(415)与端盖(414)密封固定连接、主轴(415)与固定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先虎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正辉优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