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展式防损脱模的混凝土管状构件立式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相关
,具体为一种扩展式防损脱模的混凝土管状构件立式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生活中,有许多构件都是由混凝土构成的,如房屋、桥梁等,混凝土在凝固前需要通过模具对其进行固定,以使得混凝土凝固后形成需要的形状,混凝土管状构件立式成型模具就是一种制造管状混凝土构件的模具。但是现有混凝土管状构件立式成型模具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1)、现有的混凝土管状构件立式成型模具在脱模时,不能防止混凝土构件出现损伤,这是由于现有的混凝土脱模方式都是通过敲击的方式完成,这将使得脱模后的混凝土构件出现损伤,从而可能造成混凝土构件不能完整的其他构件进行对接的问题;2)、现有的混凝土管状构件立式成型模具在注入混凝土浆液时,需要人工将整个模具提起并砸在地面上,以使得混凝土浆液均匀的分布在模具内,这使得该模具内的混凝土浆液不便于振捣,从而不利于脱模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综上所述,现设计了一种扩展式防损脱模的混凝土管状构件立式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展式防损脱模的混凝土管状构件立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转体(1)、外板(2)、内板(3)、脱模驱动杆(4)、支撑板(5)、内振动杆(6)、外脱模杆(7)、齿轮轴(8)、外凸轮(9)、外管(10)、连动齿轮(11)、外振动管(12)、外振动杆(13)、外支撑件(14)、外连接轴(15)、内支撑件(16)、内支撑轴(17)、内振动管(18)、内脱模杆(19)、内轴(20)、内凸轮(21)、内管(22)、压缩弹簧(23)、支撑脚(24)、传动齿轮(25)、驱动齿轮(27)和振动驱动杆(27);所述外转体(1)的下端内侧轴承连接于支撑板(5)的外侧,且支撑板(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展式防损脱模的混凝土管状构件立式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转体(1)、外板(2)、内板(3)、脱模驱动杆(4)、支撑板(5)、内振动杆(6)、外脱模杆(7)、齿轮轴(8)、外凸轮(9)、外管(10)、连动齿轮(11)、外振动管(12)、外振动杆(13)、外支撑件(14)、外连接轴(15)、内支撑件(16)、内支撑轴(17)、内振动管(18)、内脱模杆(19)、内轴(20)、内凸轮(21)、内管(22)、压缩弹簧(23)、支撑脚(24)、传动齿轮(25)、驱动齿轮(27)和振动驱动杆(27);所述外转体(1)的下端内侧轴承连接于支撑板(5)的外侧,且支撑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呈圆形均布的外支撑件(14)和内支撑件(16);所述外支撑件(14)上通过外连接轴(15)与外板(2)相连接,且外板(2)的外侧通过外脱模杆(7)与外转体(1)的内侧相连接;所述内支撑件(16)上通过内支撑轴(17)与内板(3)相连接,且内板(3)的内侧通过内脱模杆(19)与内管(22)的外侧相连接;所述支撑板(5)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脚(24),且支撑板(5)的下表面安装有传动齿轮(25);
所述传动齿轮(25)与连动齿轮(11)通过齿轮轴(8)同轴连接,且连动齿轮(11)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25)啮合连接于驱动齿轮(26)的外侧,且驱动齿轮(26)固定连接于振动驱动杆(27)上;所述振动驱动杆(27)的端部轴承连接于内管(22)的下端,且振动驱动杆(27)的端部上端固定连接有内轴(20);所述内轴(20)设置于内管(22)中,且内管(22)的下端固定连接于脱模驱动杆(4)的端部,并且脱模驱动杆(4)与外转体(1)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轴(8)的上端伸入外管(10)的内部,且外管(10)轴承连接于连动齿轮(11)上,所述齿轮轴(8)伸入外管(10)的部分和内轴(20)伸入内管(22)的部分分别键连接有外凸轮(9)和内凸轮(21),且外管(10)和内管(2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外振动管(12)和内振动管(18);所述外振动管(12)和内振动管(18)分别贯穿有外振动杆(13)和内振动杆(6),且外振动杆(13)和内振动杆(6)的内端分别伸入外管(10)和内管(22)内,并且外振动管(12)固定于支撑板(5)的上表面;所述外振动管(12)的内侧与外振动杆(13)的外侧以及内振动管(18)的内侧与内振动杆(6)的外侧均通过压缩弹簧(23)相连接,并且压缩弹簧(23)嵌套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同德,阿蓉,叶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