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连杆悬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五连杆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悬架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悬架系统通常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防倾杆、连杆机构等部件。弹性元件是用来缓冲震动的装置,利用弹性元件的变形来吸收能量。减振器是用来吸收能量的装置,减振器内部借由液体或气体产生的压力来推动阀体,以吸收震动的能量,并且减缓震动。防倾杆是维持两侧车身平衡,减小车辆侧倾的装置,它是将类似“ㄇ”字形的杆件的两端分别连结在左、右悬挂装置上面,当左、右侧的车轮分别上下移动时,会产生扭力并使杆件自体产生扭转,利用杆件受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去使车子的左、右两边维持相近的高度。连杆机构是用来连结车轮与车身或车架的杆件,连杆机构通常包括三连杆、四连杆、五连杆等形式,主要用于承载汽车的侧向载荷、纵向载荷等。公告号为CN10205992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连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纵臂(1)、上横臂(2)、下纵臂(3)、下横臂(4)、前束臂(5)、轴节(6)、弹性元件以及减振器,所述上纵臂(1)的一端、所述上横臂(2)的一端、所述下纵臂(3)的一端、所述下横臂(4)的一端、以及所述前束臂(5)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轴节(6)的第一连接点(61)、第二连接点(62)、第三连接点(63)、第四连接点(64)以及第五连接点(65),所述上纵臂(1)的另一端、所述上横臂(2)的另一端、所述下纵臂(3)的另一端、所述下横臂(4)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前束臂(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副车架的不同连接点,所述前束臂(5)沿汽车的横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连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纵臂(1)、上横臂(2)、下纵臂(3)、下横臂(4)、前束臂(5)、轴节(6)、弹性元件以及减振器,所述上纵臂(1)的一端、所述上横臂(2)的一端、所述下纵臂(3)的一端、所述下横臂(4)的一端、以及所述前束臂(5)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轴节(6)的第一连接点(61)、第二连接点(62)、第三连接点(63)、第四连接点(64)以及第五连接点(65),所述上纵臂(1)的另一端、所述上横臂(2)的另一端、所述下纵臂(3)的另一端、所述下横臂(4)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前束臂(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副车架的不同连接点,所述前束臂(5)沿汽车的横向方向延伸且用于调整车轮的前束角,所述上纵臂(1)、所述上横臂(2)、所述下纵臂(3)以及所述下横臂(4)用于承载汽车的侧向载荷及纵向载荷,所述弹性元件以及所述减振器用于承载汽车的垂向载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臂(2)及所述下横臂(4)沿汽车的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点(62)位于车轮轮心(O)的上方,所述第四连接点(64)位于车轮轮心(O)的下方,所述上横臂(2)位于所述下横臂(4)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臂(4)的长度可调,所述第四连接点(64)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点(61)、所述第二连接点(62)、所述第三连接点(63)以及所述第五连接点(65)位于车轮轮心(O)的最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连杆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纬,陈晶艳,蒋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