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909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器人、供电导轨、平移桁架和控制组件;供电导轨上设有第一导电件,平移桁架通过吊架行走机构与供电导轨连接并可沿供电导轨平移;吊架行走机构设有第一受电件;第一受电件与第一导电件相抵接并且相导通;平移桁架上设有供检测机器人行走的轨道,平移桁架设有第二导电件;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受电件电连接;检测机器人通过第二受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相导通,第二受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相抵接并且相导通;控制组件包括中控工控机、吊架行走控制器、操控终端和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病害检测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建构筑物的结构,能长时间地进行检测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构筑物病害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建构筑物的底部的病害检测中,大部分的病害巡检工作通常采用人工和辅助设备的方法检测进行,近年逐步尝试采用无人机进行检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无人机在多处特殊环境和天气影响下无法满足检测要求;现有的其它的检测设备通过行走导轨和机器人进行检测,行走导轨和机器人的供电方式为电缆供电或蓄电池供电,然而供电的电缆会影响行走导轨和机器人的活动,蓄电池的续航能力不强,无法应对长时间工作。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来实现对建构筑物病害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建构筑物的结构,能长时间地进行检测工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器人、供电导轨、平移桁架和控制组件;所述供电导轨上设有沿所述供电导轨通长设置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供电导轨相绝缘,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面为裸露的第一导电接触面,所述第一导电件与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平移桁架通过吊架行走机构与所述供电导轨连接并可沿所述供电导轨平移;所述吊架行走机构设有第一受电件,所述第一受电件与吊架行走机构的吊架行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受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面相抵接并且相导通;所述平移桁架上设有供所述检测机器人行走的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供电导轨相垂直,所述平移桁架设有沿所述轨道通长设置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平移桁架相绝缘,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面为裸露的第二导电接触面,所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受电件电连接;所述检测机器人包括行走车、设置在行走车上的机械臂和设置在所述机械臂上的病害检测器,所述行走车的动力装置、机械臂、病害检测器通过第二受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相导通,第二受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面相抵接并且相导通;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中控工控机、吊架行走控制器、操控终端和显示装置;所述吊架行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平移桁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受电件、吊架行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中控工控机设在行走车上并与所述动力装置、机械臂、病害检测器电连接;所述操控终端与所述中控工控机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中控工控机与所述吊架行走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操控终端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导轨上还设有第一绝缘固定架,所述第一绝缘固定架设置在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受电件之间,第一绝缘固定架对应第一导电接触面设有供第一受电件伸入的开槽。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电导轨呈工型,包括上翼板、腹板和下翼板;所述吊架行走机构的转轮架设在腹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电件设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腹板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翼板在所述转轮的外侧设有凸起的限位边条,所述限位边条与所述腹板相平行,限位边条与所述腹板之间形成供所述转轮行走的移动限位槽。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在第二导电件和平移桁架之间的第二绝缘固定架,所述第二绝缘固定架将所述第二导电件和平移桁架分隔。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行走车两侧的防侧翻挂钩;所述平移桁架向所述轨道的外沿设有防侧翻板;所述防侧翻挂钩的一端与所述行走车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勾住所述防侧翻板的外沿并可相对所述防侧翻板前后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病害检测器为复眼摄像机;所述复眼摄像机包括机体和若干摄像头,所述机体的截面形状呈扇形,各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弧形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架行走机构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安全传感器,所述第一安全传感器与所述吊架行走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车的两端设有第二安全传感器,所述第二安全传感器与所述中控工控机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病害检测器上设有第三安全传感器,所述第三安全传感器与所述中控工控机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供电导轨、平移桁架和检测机器人,供电导轨、平移桁架的设置使得检测机器人能够在一个平面上自由活动,并且机器人的机械臂能够将病害检测器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结构的建构筑物,并可以多角度地对可能的病害点进行仔细查看;2.吊架行走机构和机器人都通过导电件-受电件的方式进行供电,相当于直接连接供电电源,能长时间工作而不用担心电力问题,并且舍去了纷乱的电缆,不会有电缆影响吊架行走机构和机器人的行走和动作;3.控制方面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控制,操作人员可以在地面通过显示装置和控制终端来操控吊架行走机构和机器人,进而对建构筑物进行病害检测;同时由于是无线通信控制,无多余的电缆连接,不会影响吊架行走机构和机器人的行走和动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连接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导轨的前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供电导轨的截面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行走车在平移桁架上的前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行走车在平移桁架上的截面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械臂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检测机器人;11-行走车;111-动力装置;112-车架;113-行走轮;12-机械臂;121-底座;122-连接臂管;1221-第一转动部;1222-连接部;1223-第二转动部;123-驱动电机;13-病害检测器;131-机体;132-摄像头;133-LED照明灯;14-防侧翻挂钩;15-第二受电件;2-供电导轨;21-第一导电件;22-第一绝缘固定架;23-上翼板;24-腹板;25-下翼板;251-限位边条;3-平移桁架;31-轨道;32-第二导电件;33-第二绝缘固定架;34-防侧翻板;4-控制组件;41-中控工控机;42-吊架行走控制器;43-操控终端;44-显示装置;5-吊架行走机构;51-第一受电件;52-吊架行走驱动装置;53-转轮;6-第一安全传感器;7-第二安全传感器;8-第三安全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器人、供电导轨、平移桁架和控制组件;/n所述供电导轨上设有沿所述供电导轨通长设置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供电导轨相绝缘,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面为裸露的第一导电接触面,所述第一导电件与供电电源电连接;/n所述平移桁架通过吊架行走机构与所述供电导轨连接并可沿所述供电导轨平移;/n所述吊架行走机构设有第一受电件,所述第一受电件与吊架行走机构的吊架行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受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面相抵接并且相导通;/n所述平移桁架上设有供所述检测机器人行走的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供电导轨相垂直,所述平移桁架设有沿所述轨道通长设置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平移桁架相绝缘,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面为裸露的第二导电接触面,所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受电件电连接;/n所述检测机器人包括行走车、设置在行走车上的机械臂和设置在所述机械臂上的病害检测器,所述行走车的动力装置、机械臂、病害检测器通过第二受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相导通,第二受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面相抵接并且相导通;/n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中控工控机、吊架行走控制器、操控终端和显示装置;所述吊架行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平移桁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受电件、吊架行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中控工控机设在行走车上并与所述动力装置、机械臂、病害检测器电连接;所述操控终端与所述中控工控机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中控工控机与所述吊架行走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操控终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器人、供电导轨、平移桁架和控制组件;
所述供电导轨上设有沿所述供电导轨通长设置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供电导轨相绝缘,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面为裸露的第一导电接触面,所述第一导电件与供电电源电连接;
所述平移桁架通过吊架行走机构与所述供电导轨连接并可沿所述供电导轨平移;
所述吊架行走机构设有第一受电件,所述第一受电件与吊架行走机构的吊架行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受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面相抵接并且相导通;
所述平移桁架上设有供所述检测机器人行走的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供电导轨相垂直,所述平移桁架设有沿所述轨道通长设置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平移桁架相绝缘,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面为裸露的第二导电接触面,所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受电件电连接;
所述检测机器人包括行走车、设置在行走车上的机械臂和设置在所述机械臂上的病害检测器,所述行走车的动力装置、机械臂、病害检测器通过第二受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相导通,第二受电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面相抵接并且相导通;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中控工控机、吊架行走控制器、操控终端和显示装置;所述吊架行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平移桁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受电件、吊架行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中控工控机设在行走车上并与所述动力装置、机械臂、病害检测器电连接;所述操控终端与所述中控工控机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中控工控机与所述吊架行走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操控终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导轨上还设有第一绝缘固定架,所述第一绝缘固定架设置在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受电件之间,第一绝缘固定架对应第一导电接触面设有供第一受电件伸入的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勤践曾福灵林航宇陈哲人周景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涵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