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仿野生有性繁殖育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9 阅读:5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麻仿野生有性繁殖育种技术,主要步骤有选育得到成熟的天麻种子,优良萌发菌菌株,成熟的三级密环菌为生产种,选择林木遮阴度为80%以上有野生天麻生长分布的自然环境的山坡林下开栽培穴,用人工拌合萌发菌,控制室温制作带种萌发菌,有性繁殖育种栽培的时间选择在6月至8月之间;这种育种技术也适用于大田育种,它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天麻有性繁殖育种的抗劣性。2、利用天麻种子萌发成圆球茎的生长周期与密环菌生长旺盛期基本相符的时间段,提高圆球茎接菌率、成活率。3、就地取材,降低成本,推动生态农业林下无公害天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4、这种小穴育种方法,增强了麻种抗杂菌传染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植物的繁殖育种技术,特别涉及天麻有性繁殖育种技术。
技术介绍
天麻属兰科,多年生共生草本。成熟的植物体有块茎及花茎,没有根和叶。块茎肉质,淡黄色,长卵形或长圆形,长7 15厘米,有均匀的环节,节处有 膜质鳞叶。花茎直立,高1 1.7米,总状花序顶生,花淡橙红色或黄绿色。蒴 果长圆形或倒卵形。花期6 7月,果期7 8月。生于海拔400 3200米的林 隙或林边。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陕西、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河南、 甘肃、吉林、台湾及西藏。印度、不丹、尼泊尔、朝鲜、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 亦有分布。天麻在中国已有两千年的使用历史,在历代本草中列为上品,其记述最早 见于《神农本草经》。块茎主要含天麻素等成分。性平、味甘,有息风、止痉的 功能。主治眩晕、头痛、四肢拘挛、麻木、神经衰弱、失眠、风湿疼痛、小儿 惊风等。因药源紧缺,近年来已采用人工培植的方法生产。天麻在自然条件下 完成一代生活史需历时3年,其间须经过原生球茎、初生球茎与次生球著的发 育过程,才能开花结果。各类球茎在其生长过程中必须依靠消化浸染其皮层的 蜜环菌才能生存,其次是依靠表皮从周围土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麻的仿野生有性繁殖育种技术,其特征是通过以下的步骤完成的:一、选种,选择100克以上外观形状好,无病虫害,无损伤,无腐烂班点,无畸形的箭麻为种麻,在种植后经人工授粉培育出成熟的天麻种子;其次,选用菌株生长好、萌发率高的萌发菌,经培养选出的优良菌株。再次,选用密环菌子实体分离得到的成熟的三级密环菌为生产种;二、选址,选择有野生天麻生长分布的自然环境下,林木遮阴度为80%以上,坡度为65度以下的山坡林下开穴,一般穴面积为0.5×20m,深为25-30cm,每隔2m左右开穴;三、人工拌合萌发菌,将0.5kg萌发菌包撕散,放到消毒过的大容器中,将人工授粉得到的成熟天麻蒴果8个均匀洒在萌发菌叶上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麻的仿野生有性繁殖育种技术,其特征是通过以下的步骤完成的一、选种,选择100克以上外观形状好,无病虫害,无损伤,无腐烂班点,无畸形的箭麻为种麻,在种植后经人工授粉培育出成熟的天麻种子;其次,选用菌株生长好、萌发率高的萌发菌,经培养选出的优良菌株。再次,选用密环菌子实体分离得到的成熟的三级密环菌为生产种;二、选址,选择有野生天麻生长分布的自然环境下,林木遮阴度为80%以上,坡度为65度以下的山坡林下开穴,一般穴面积为0.5×20m,深为25-30cm,每隔2m左右开穴;三、人工拌合萌发菌,将0.5kg萌发菌包撕散,放到消毒过的大容器中,将人工授粉得到的成熟天麻蒴果8个均匀洒在萌发菌叶上混合,然后装入无菌塑料袋内,存放在通风、干燥、无菌的暗室中,菌袋不重叠,室温控制在20~25℃萌发72小时,恢复萌发菌的长势,待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方县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