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添加润滑脂的电气冲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床设备
,尤其是一种自动添加润滑脂的电气冲床。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在各行业的应用范围也极广。然而在实际使用冲床的过程中,工人往往不会对冲床进行定期得保养加油,容易导致曲轴部位因缺少润滑而发生曲轴破损、变形及断裂的情况,特别是连续快速冲床,更加容易产生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添加润滑脂的电气冲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冲床添加润滑脂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升降机构、加油机构、油管、滑块、锁紧螺母、调节连杆和曲轴;所述曲轴转动设置在机架顶部位置处,所述滑块转动设置在所述曲轴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块底面上,所述调节连杆螺纹连接在所述滑块中间的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于调节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添加润滑脂的电气冲床,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升降机构(2)、加油机构(3)、油管(4)、滑块(5)、锁紧螺母(6)、调节连杆(7)和曲轴(8);/n所述曲轴(8)转动设置在机架(1)顶部位置处,所述滑块(5)转动设置在所述曲轴(8)上,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所述滑块(5)底面上,所述调节连杆(7)螺纹连接在所述滑块(5)中间的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螺母(6)螺纹连接于调节连杆(7)上,所述加油机构(3)固设在所述滑块(5)上,所述油管一端固设在滑块(5)上,另一端固设在加油机构(3)上;/n所述加油机构(3)包括第一活塞杆(31)、气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添加润滑脂的电气冲床,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升降机构(2)、加油机构(3)、油管(4)、滑块(5)、锁紧螺母(6)、调节连杆(7)和曲轴(8);
所述曲轴(8)转动设置在机架(1)顶部位置处,所述滑块(5)转动设置在所述曲轴(8)上,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所述滑块(5)底面上,所述调节连杆(7)螺纹连接在所述滑块(5)中间的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螺母(6)螺纹连接于调节连杆(7)上,所述加油机构(3)固设在所述滑块(5)上,所述油管一端固设在滑块(5)上,另一端固设在加油机构(3)上;
所述加油机构(3)包括第一活塞杆(31)、气筒(32)、第一压缩弹簧(33)、第二压缩弹簧(34)、第二活塞杆(35)、第三压缩弹簧(36)、油筒(37)和底座(38),所述底座(38)内部中空形成中空体,且所述底座(38)上设置有出油口(383)、第一螺纹柱头(381)和第二螺纹柱头(382),所述油管(6)一端固设在出油口(383)上,所述气筒(32)与所述第一螺纹柱头(381)螺纹连接,所述油筒(37)与第二螺纹柱头(38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3)和所述第一活塞杆(31)均设置于气筒(32)内部,所述第一活塞杆(31)穿设在第一压缩弹簧(33)处,且其下端穿过气筒(32)底部中间孔并延伸至所述气筒(32)外,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4)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活塞杆(31)上表面压触,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4)设置于所述气筒(32)内部且其上表面与第一螺纹柱头(381)下表面顶触,所述第三压缩弹簧(36)和所述第二活塞杆(35)均设置于油筒(37)内部,所述第二活塞杆(35)穿设在所述第三压缩弹簧(36)处,且其下端穿过所述油筒(37)底部中间孔并延伸至所述油筒(37)外;
所述升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伟,王德涛,李振晖,聂白皇,周勇,蔡镇蔚,吕时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澳兰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