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58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涉及耐火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箱体、喷吹管、脉冲阀、气包、中箱体、气流分布装置、灰斗及卸灰装置,上箱体设置在中箱体上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当气体流动顺畅、平缓、流程短,不发生旋涡时,流动阻力将会减小的原理,只要烟气从渐扩进气口平直进入袋式除尘装置,并使之均匀分布,过滤后再平直地从出风口排出,对降低袋式除尘装置的结构阻力非常有益,直通均流式除尘降温装置,再结构设计上满足低阻力流动的基本条件,其技术关键在于袋式除尘降温装置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滤袋长寿命技术及降低运行阻力与能耗。

A dedusting and cooling device for refractory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锥形体试样在没有荷重情况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软化熔倒的摄氏温度。但仅以耐火度来定义已不能全面描述耐火材料了,1580℃并不是绝对的。现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占总产量的50%~60%。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特别是对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强化控制,烟气中粉尘的比电阻升高,现役电除尘器的排尘浓度显著增加,难以达到火电厂烟尘排放新标准和总量控制的环保要求。现有技术中有一些用来除尘的设备,有的除尘装置通过水淋的形式进行除尘,此种方式会将物料淋湿,不利于后期的收集利用,有的除尘装置结构复杂、容易堵塞,不方便清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故事中提到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包括上箱体、喷吹管、脉冲阀、气包、中箱体、气流分布装置、灰斗及卸灰装置,上箱体设置在中箱体上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喷吹管设置在中箱体与上箱体中部连接处且分别与上箱体、中箱体固定相连接,喷吹管两端口处分别设置有气包,气包口处设置有脉冲阀,气流分布装置设置在中箱体左侧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灰斗设置在中箱体下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卸灰装置设置在灰斗斗口处且与灰斗固定相连接,且上箱体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气流分布装置上设置有进口喇叭,且气流分布装置本体端处设置有进口烟道阀。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中箱体内部设置有花板和滤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上箱体右部箱体上设置有出口烟道阀且与上箱体固定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当气体流动顺畅、平缓、流程短,不发生旋涡时,流动阻力将会减小的原理,只要烟气从渐扩进气口平直进入袋式除尘装置,并使之均匀分布,过滤后再平直地从出风口排出,对降低袋式除尘装置的结构阻力非常有益,直通均流式除尘降温装置,再结构设计上满足低阻力流动的基本条件,其技术关键在于袋式除尘降温装置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滤袋长寿命技术及降低运行阻力与能耗,将电除尘器改造成为袋式除尘器的技术已完全成熟,滤料的材质及其后处理技术,滤袋缝制技术,已经解决了耐高温、耐腐蚀、耐水解等问题,使得各种工艺条件下的滤袋使用寿命都有大幅延长。袋式除尘器对烟尘适应性强、不受粉尘比电阻的影响、除尘效率高,运行可靠,使得耐火材料生产应用袋式除尘设备成为合理的选择,这与我国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已构成环保市场的重大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箱体、2-喷吹管、3-脉冲阀、4-气包、5-中箱体、6-气体分布装置、7-灰斗、8-卸灰装置、9-出口烟道阀、10-花板、11-滤袋、12-进口喇叭、13-进口烟道阀、14-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包括,上箱体1、喷吹管2、脉冲阀3、气包4、中箱体5、气流分布装置6、灰斗7及卸灰装置8,其中,上箱体1设置在中箱体5上部且与中箱体5固定相连接,喷吹管2设置在中箱体5与上箱体1中部连接处且分别与上箱体1、中箱体5固定相连接,喷吹管2两端口处分别设置有气包4,气包4口处设置有脉冲阀3,气流分布装置6设置在中箱体5左侧部且与中箱体5固定相连接,灰斗7设置在中箱体5下部且与中箱体5固定相连接,卸灰装置8设置在灰斗8斗口处且与灰斗8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上箱体1右部箱体上设置有出口烟道阀9且与上箱体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中箱体5内部设置有花板10及滤袋11;所述的气流分布装置6上设置有进口喇叭12,且气流分布装置6本体端处设置有进口烟道阀13。脉冲阀3和喷吹装置是决定清灰效果和降低运行阻力的关键,对脉冲阀3的要求,自身结构简单,阻力小,开启和关闭迅速,能以最短的时间释放最大量的压缩气体,同时,要求气源压力低,使清灰能耗减少,比较后选用具有快速启闭功能的淹没式脉冲阀。在具体工作时,除尘装置进口喇叭12设置在中箱体5上,烟气经气体气流分布装置6进行烟气量分配且整流,整流后的烟气流向袋式除尘降温装置过滤空间,烟气通过外虑方式进行过滤,粗颗粒粉尘主要靠重力、惯性碰撞作用落入灰斗7,捕集细粒粉尘主要靠筛滤作用,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净化后的烟气沿袋内向上流的,在上箱体1汇集后从尾部出口流向引风机。随着滤袋11表面粉尘量的不断增加,过滤阻力也逐渐增加,当达到规定的上限值时,对滤袋11进行清灰,当过滤阻力降低到下限值时,停止清灰,清下的粉尘通过灰斗7排出,达到除尘目的。过滤清灰采用脉冲喷吹方式,清灰时自动控制系统发出信号,脉冲阀3迅速开启,压缩空气在瞬间释放,经由脉冲阀3和喷吹管2向滤袋11内喷射,滤袋11因此而迅速向外急骤膨胀,当其膨胀到极限位置时,由于受到很大的张力而获得最大反向加速度,产生一个冲击振动,滤袋11表面的粉尘由于惯性而从滤布上脱落下来。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当气体流动顺畅、平缓、流程短,不发生旋涡时,流动阻力将会减小的原理,只要烟气从渐扩进气口平直进入袋式除尘装置,并使之均匀分布,过滤后再平直地从出风口排出,对降低袋式除尘装置的结构阻力非常有益,直通均流式除尘降温装置,再结构设计上满足低阻力流动的基本条件,其技术关键在于袋式除尘降温装置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滤袋长寿命技术及降低运行阻力与能耗,将电除尘器改造成为袋式除尘器的技术已完全成熟,滤料的材质及其后处理技术,滤袋缝制技术,已经解决了耐高温、耐腐蚀、耐水解等问题,使得各种工艺条件下的滤袋使用寿命都有大幅延长。袋式除尘器对烟尘适应性强、不受粉尘比电阻的影响、除尘效率高,运行可靠,使得耐火材料生产应用袋式除尘设备成为合理的选择,这与我国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已构成环保市场的重大需求。本专利技术中的用电元件的供电接口通过开关(图中未画出)和导线(图中未画出)连接供电系统,从而实现对其控制,其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为当前领域技术公知,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包括上箱体、喷吹管、脉冲阀、气包、中箱体、气流分布装置、灰斗及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箱体设置在中箱体上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喷吹管设置在中箱体与上箱体中部连接处且分别与上箱体、中箱体固定相连接,喷吹管两端口处分别设置有气包,气包口处设置有脉冲阀,气流分布装置设置在中箱体左侧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灰斗设置在中箱体下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卸灰装置设置在灰斗斗口处且与灰斗固定相连接,且上箱体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除尘降温装置,包括上箱体、喷吹管、脉冲阀、气包、中箱体、气流分布装置、灰斗及卸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箱体设置在中箱体上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喷吹管设置在中箱体与上箱体中部连接处且分别与上箱体、中箱体固定相连接,喷吹管两端口处分别设置有气包,气包口处设置有脉冲阀,气流分布装置设置在中箱体左侧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灰斗设置在中箱体下部且与中箱体固定相连接,卸灰装置设置在灰斗斗口处且与灰斗固定相连接,且上箱体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铭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