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7281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其为门式结构,包括钢架门框、纱网、喷液管和流水槽;其中,纱网的四条边分别固定在钢架门框上,构成一纱窗结构形式,纱网成绷紧状态;钢架门框的下边缘落入流水槽中心轴线上;喷液管与所述钢架门框的上边缘相接触,在喷液管的正下方管壁上开设有一贯穿喷液管长度方向首尾的狭缝;喷液管与回风巷道外部储存有除尘液的储液槽连接;流水槽敞口端位于排水沟中轴线的上方;钢架门框通过顶部的挂钩悬挂在回风巷内的钢架棚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除尘降尘效果好,可有效保障井下施工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其为门式结构,包括钢架门框、纱网、喷液管和流水槽;其中,纱网的四条边分别固定在钢架门框上,构成一纱窗结构形式,纱网成绷紧状态;钢架门框的下边缘落入流水槽中心轴线上;喷液管与所述钢架门框的上边缘相接触,在喷液管的正下方管壁上开设有一贯穿喷液管长度方向首尾的狭缝;喷液管与回风巷道外部储存有除尘液的储液槽连接;流水槽敞口端位于排水沟中轴线的上方;钢架门框通过顶部的挂钩悬挂在回风巷内的钢架棚上。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除尘降尘效果好,可有效保障井下施工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幕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回风巷道用的水幕除 N.ο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各作业点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煤矿粉尘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诱发职业病;加速机械设备磨损;导致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由于我国接触煤矿粉尘的作业人员众多,煤矿粉尘的控制工作显得格外紧要。煤矿粉尘在工作面最为集中,新鲜风流清洗工作面后,污风中仍存在大量粉尘进入回风巷道,给回风巷道内的工作人员及设备造成安全问题。目前,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除尘、降尘处理技术、安装空间(安装位置)受限,以及技术经济性等现实问题/难题的原因,对回风巷道内(局部)的含尘气体除尘、降尘处理方面尚存空白,未做专门的气体净化或除尘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除尘降尘效果好的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门式结构,包括钢架门框、纱网、喷液管和流水槽;其中,钢架门框为截面呈矩形的一框架;纱网呈矩形,其四条边分别固定在钢架门框上,构成一纱窗结构形式,纱网成绷紧状态;所述钢架门框的下边缘落入所述流水槽中心轴线上;所述喷液管与所述钢架门框的上边缘相接触,在所述喷液管的正下方管壁上开设有一贯穿喷液管长度方向首尾的狭缝;所述喷液管与回风巷道外部的储液槽连接,所述储液槽内储存有除尘液;所述流水槽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其中,敞口端位于回风巷道内巷帮处的排水沟中轴线的上方;所述钢架门框的顶部外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挂钩,并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回风巷内的钢架棚上。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主要包括:1、形成稳定可靠的水幕,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除尘降尘效果;2、结构简单、现场适用性强,安装简易、造价和运行成本低廉;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回风巷内专用除尘降尘设备的安装空间与安装位置的现实问题/难题,可有效将工作面所产生的含尘污风,在进入回风巷道时,较好地净化处理,改善煤矿井下回风巷道内风流的质量,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优选为,上述除尘液为煤炭生产过程中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生产出的中水;所述中水中加入有表面活性剂类的起泡剂。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使用煤炭生产过程中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生产出的中水可降低水幕除尘装置的运行费用,在中水中加入有表面活性剂类的起泡剂,可以更好地提升除尘降尘效果。进一步优选,上述纱网为两层,层与层之间保留一定间距。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实现更好的除尘降尘效果。进一步优选,上述纱窗的右下方位置处,还设置有一供人进/出的小门安装用门框;所述小门的右边框与所述门框的右边框通过合页形成可转动连接;所述小门的结构形式为纱窗。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契合生产实际,尽可能降低回风巷内专门的除尘装置安装后,相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优选,上述纱窗的边框与所述小门的边框均由招合金型材制成。该优选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纱窗的边框与所述小门的边框均由铝合金型材制成,这便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制造;二是,装配过程中(螺钉紧固操作简便、橡胶压条的附属配套件易于获取,安装难度低等)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综上所述,本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除尘、降尘处理技术、安装空间(安装位置)受限,以及技术经济性等方面的原因,对回风巷道内(局部)的含尘气体除尘、降尘处理方面尚存空白,未做专门的气体净化或除尘处理”这一技术问题/难题;可有效将工作面所产生的含尘污风,在进入回风巷道时,较好地净化处理,改善煤矿井下回风巷道内风流的质量,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与运行成本低、除尘降尘效果好、运行稳定可靠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喷液管,2、门框,3、纱网,4、流水槽,5、小门,6、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其为门式结构,包括钢架门框2、纱网3、喷液管1、流水槽4、小门5和挂钩6;其中,钢架门框为截面呈矩形的一框架;纱网3呈矩形,其四条边分别固定在钢架门框2上,构成一纱窗结构形式,纱网3成绷紧状态;上述钢架门框2的下边缘落入上述流水槽中心轴线上;上述喷液管I与上述钢架门框2的上边缘相接触,在上述喷液管I的正下方管壁上开设有一贯穿喷液管I长度方向首尾的狭缝;上述喷液管I与回风巷道外部的储液槽连接,上述储液槽内储存有除尘液;上述流水槽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其中,敞口端位于回风巷道内巷帮处的排水沟中轴线的上方;上述钢架门框2的顶部外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挂钩,并通过上述挂钩6悬挂在回风巷内的钢架棚上。上述除尘液为煤炭生产过程中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生产出的中水;上述中水中加入有表面活性剂类的起泡剂。上述纱网3为两层,层与层之间保留一定间距。上述纱窗的右下方位置处,还设置有一供人进/出的小门5安装用门框;上述小门的右边框与上述门框的右边框通过合页形成可转动连接;上述小门5的结构形式为纱窗。上述纱窗的边框与上述小门的边框均由铝合金型材制成。【主权项】1.一种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门式结构,包括钢架门框、纱网、喷液管和流水槽;其中,钢架门框为截面呈矩形的一框架;纱网呈矩形,其四条边分别固定在钢架门框上,构成一纱窗结构形式,纱网成绷紧状态; 所述钢架门框的下边缘落入所述流水槽中心轴线上; 所述喷液管与所述钢架门框的上边缘相接触,在所述喷液管的正下方管壁上开设有一贯穿喷液管长度方向首尾的狭缝; 所述喷液管与回风巷道外部的储液槽连接,所述储液槽内储存有除尘液; 所述流水槽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其中,敞口端位于回风巷道内巷帮处的排水沟中轴线的上方; 所述钢架门框的顶部外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挂钩,并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回风巷内的钢架棚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液为煤炭生产过程中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生产出的中水;所述中水中加入有表面活性剂类的起泡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为两层,层与层之间保留一定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窗的右下方位置处,还设置有一供人进/出的小门安装用门框; 所述小门的右边框与所述门框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回风巷道内的水幕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为门式结构,包括钢架门框、纱网、喷液管和流水槽;其中,钢架门框为截面呈矩形的一框架;纱网呈矩形,其四条边分别固定在钢架门框上,构成一纱窗结构形式,纱网成绷紧状态;所述钢架门框的下边缘落入所述流水槽中心轴线上;所述喷液管与所述钢架门框的上边缘相接触,在所述喷液管的正下方管壁上开设有一贯穿喷液管长度方向首尾的狭缝;所述喷液管与回风巷道外部的储液槽连接,所述储液槽内储存有除尘液;所述流水槽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其中,敞口端位于回风巷道内巷帮处的排水沟中轴线的上方;所述钢架门框的顶部外缘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数量的挂钩,并通过所述挂钩悬挂在回风巷内的钢架棚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杰王凯文延雷王磊符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