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月金专利>正文

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57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壁尘除装置、电控制箱、进风口、振测盒、出风板、加湿口。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刮擦柱做旋转运动,并在刮刀与毛刺的相互作用下对滤筒外表面的粘结物做活动性的刮擦,以确保提高气体的较好流通性,同时避免因滤筒表面聚集的粉尘,增加设备的运行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重感结构与尘吸组件的相互配合,对经由旋动组件刮擦后的粉尘做统一性的收集处理,从而避免其再次粘附在滤筒表面,导致气体的流动性能变差,使得异味净化产生负压且透气性能差,同时在重感球的自感应重力作用下实现粉尘的扩容储存,以免该油性粉尘与过滤后的杂物混合,并粘结在滤筒底部。

A kind of Odor Eliminator with self reducing operation load and good air perme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味清除器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以及科技进步的相互影响,城市的空气质量相较与农村来说,整体较差,其室内的空气流通较差,长期处于流通性差、具有异味的环境下,且该异味气体中夹着纤维粉质,在人们进行呼吸时,则会引起鼻腔的不舒适感,故而在出现有异味时,若无法自主排除则需要借用异味清除器进行室内异味的清除,以达到周边空气可处于良好的状态中。而随着气体过滤的持续,聚集在滤筒外表面上的纤维粉尘以及因设备产生的油性粉尘将越积越多,而该油性粉尘在其自身特性的作用下,则导致滤筒气体过滤的流通性能差,相应的会增加设备的运行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随着气体过滤的持续,聚集在滤筒外表面上的纤维粉尘以及因设备产生的油性粉尘将越积越多,而该油性粉尘在其自身特性的作用下,则导致滤筒气体过滤的流通性能差,相应的会增加设备的运行阻力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壁尘除装置、电控制箱、进风口、振测盒、出风板、加湿口,所述壁尘除装置设于设备主体内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电控制箱设于设备主体后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进风口分别设于设备主体前表面和左右两侧,所述振测盒设于设备主体前表面中上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出风板呈竖向结构安装于设备主体内侧,所述加湿口设于出风板左侧,所述壁尘除装置包括重感结构、支撑板、净化结构,所述支撑板设于重感结构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净化结构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支撑板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净化结构与重感结构通过套合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重感结构包括扣盘、分集箱、轨道环、重感球,所述分集箱共设有六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扣盘上表面并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轨道环设于分集箱上表面并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且与净化结构相连接,所述重感球共设有六颗且分别安装于轨道环内部并与分集箱相对应,有利于实现对统一收集的尘物进行较大容量的储存。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底板、尘吸组件、旋动组件,所述尘吸组件设于底板表面且一端与轨道环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旋动组件设于尘吸组件左侧中部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减轻滤筒的承重负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尘吸组件包括折吸板、分流管、汇集管、扣合柱,所述折吸板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旋动组件两侧,所述分流管共设有两根且分别与折吸板相连接,所述扣合柱通过汇集管与分流管相连接且安装于底板右侧,所述扣合柱与轨道环相扣合连接,有利于实现对经由刮擦柱处理后掉落的尘物做统一的收集处理,防止其二次粘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旋动组件包括安装板、齿轮槽、刮擦柱,所述齿轮槽设有若干个且分别安装于安装板内侧并电连接,所述刮擦柱设有若干根且分别与齿轮槽相对应安装,有利于通过不断的旋转从而对滤筒表面的尘质做活动性的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刮擦柱包括毛刺、圆框、刮刀、限位弹簧,所述毛刺设有若干条且分别安装于刮擦柱外表面,所述圆框设有若干个且分别呈六六一组安装于刮擦柱外表面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刮刀设有若干个且分别通过限位弹簧安装于圆框内侧壁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油质结块做刮刺处理,以减轻滤筒表面的负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毛刺为铁锡材质且呈形结构,有利于实现对滤筒表面的纤维尘质做勾刺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尘吸组件与设备内部设有的抽气机相连接。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比较于传统的异味清除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刮擦柱做旋转运动,并在刮刀与毛刺的相互作用下对滤筒外表面的粘结物做活动性的刮擦,以确保提高气体的较好流通性,同时避免因滤筒表面聚集的粉尘,增加设备的运行阻力。本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重感结构与尘吸组件的相互配合,对经由旋动组件刮擦后的粉尘做统一性的收集处理,从而避免其再次粘附在滤筒表面,导致气体的流动性能变差,使得异味净化产生负压且透气性能差,同时在重感球的自感应重力作用下实现粉尘的扩容储存,以免该油性粉尘与过滤后的杂物混合,并粘结在滤筒底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壁尘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重感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净化结构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扣合柱的侧视切剖图。图中:设备主体-1、壁尘除装置-2、电控制箱-3、进风口-4、振测盒-5、出风板-6、加湿口-7、重感结构-2a、支撑板-2b、净化结构-2c、扣盘-2a1、分集箱-2a2、轨道环-2a3、重感球-2a4、底板-2c1、尘吸组件-2c2、旋动组件-2c3、折吸板-2c21、分流管-2c22、汇集管-2c23、扣合柱-2c24、安装板-2c31、齿轮槽-2c32、刮擦柱-2c33、毛刺-x1、圆框-x2、刮刀-x3、限位弹簧-x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壁尘除装置2、电控制箱3、进风口4、振测盒5、出风板6、加湿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尘除装置2设于设备主体1内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电控制箱3设于设备主体1后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进风口4分别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和左右两侧,所述振测盒5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中上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出风板6呈竖向结构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侧,所述加湿口7设于出风板6左侧,所述壁尘除装置2包括重感结构2a、支撑板2b、净化结构2c,所述支撑板2b设于重感结构2a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净化结构2c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支撑板2b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净化结构2c与重感结构2a通过套合相连接。如图2-图3所示,所述重感结构2a包括扣盘2a1、分集箱2a2、轨道环2a3、重感球2a4,所述分集箱2a2共设有六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扣盘2a1上表面并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轨道环2a3设于分集箱2a2上表面并通过电焊贯穿相连接且与净化结构2c相连接,所述重感球2a4共设有六颗且分别安装于轨道环2a3内部并与分集箱2a2相对应,有利于实现对统一收集的尘物进行较大容量的储存。如图4所示,所述净化结构2c包括底板2c1、尘吸组件2c2、旋动组件2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壁尘除装置(2)、电控制箱(3)、进风口(4)、振测盒(5)、出风板(6)、加湿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尘除装置(2)设于设备主体(1)内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电控制箱(3)设于设备主体(1)后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进风口(4)分别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和左右两侧,所述振测盒(5)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中上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出风板(6)呈竖向结构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侧,所述加湿口(7)设于出风板(6)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壁尘除装置(2)、电控制箱(3)、进风口(4)、振测盒(5)、出风板(6)、加湿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尘除装置(2)设于设备主体(1)内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电控制箱(3)设于设备主体(1)后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进风口(4)分别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和左右两侧,所述振测盒(5)设于设备主体(1)前表面中上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出风板(6)呈竖向结构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侧,所述加湿口(7)设于出风板(6)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行负荷自减且透气性好的异味清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尘除装置(2)包括重感结构(2a)、支撑板(2b)、净化结构(2c),所述支撑板(2b)设于重感结构(2a)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净化结构(2c)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支撑板(2b)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净化结构(2c)与重感结构(2a)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重感结构(2a)包括扣盘(2a1)、分集箱(2a2)、轨道环(2a3)、重感球(2a4),所述分集箱(2a2)共设有六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扣盘(2a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金
申请(专利权)人:刘月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