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宝龙专利>正文

一种灭火装置和包括该灭火装置的自动灭火隔离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053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火装置,包括桶体和起爆器,桶体底部开设有通孔,起爆器通过弹性硅胶密封圈密封固定在该通孔处,且桶体内部密封有灭火剂,起爆器用于在受热或受到火焰攻击时起爆破碎,打开通孔使灭火剂流出。起爆器采用温控粉体起爆器,其内部密封有遇高温剧烈膨胀的粉体。粉体采用4,4’‑氧代双苯磺酰肼。还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底面板上开设有与起爆器相对设置的通孔。还公开一种自动灭火隔离带,包括上述灭火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防火隔离带下设置灭火装置,实现下方保温材料着火时,起爆器起爆使桶体内部灭火剂流出至着火的保温材料上,起到隔离氧气降低温度的作用,阻断火势快速向上蔓延,以便赢得足够时间灭火、疏散人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A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and an automatic fire extinguishing isolation belt including the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火装置和包括该灭火装置的自动灭火隔离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和包括该灭火装置的自动灭火隔离带。
技术介绍
近几年,在国家建筑节能政策、法规的推动下,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外保温层的防火安全性一直存在着较大隐患。对于高层建筑的火灾,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火灾是先从建筑内部一间屋子开始燃烧从窗户窜出到建筑外部,火势沿建筑外部快速蔓延并迅速到屋顶的,然后途经之层的窗户玻璃被烧破再引燃建筑内部,或者本来就是外部引燃致使火焰快速上升蔓延,而并不是从内部一直烧到顶部。究其原因发现,现在的外墙B级保温材料大多为易燃材质。针对现有B级保温材料的易燃性质,实际操作中采用在高层建筑外墙上设置若干条采用A级保温材料的防火隔离带作为防护措施。该A级保温材料防火性能较好,对于上升的火苗火势具有一定的阻挡,但作用有限,仍不能很好的控制火焰上升,为人们赢得更多的逃生时间。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防火隔离带仍存在有不足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灭火装置和包括该灭火装置的自动灭火隔离带,使其能在火灾发生时起到防火、灭火的作用,尽量把火焰控制在一定楼层区域内,以便赢得足够的时间来灭火救灾、疏散人群,提高建筑外保温层的防火安全性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灭火装置,使其能在火灾发生时起到防火、灭火、隔火的作用,尽量把火焰控制在一定楼层区域内,以便赢得足够的时间来灭火救灾、疏散人群,提高防火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灭火装置,包括桶体和起爆器,所述桶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起爆器通过弹性硅胶密封圈密封固定在所述桶体底部的通孔处,且所述桶体内部密封有灭火剂,所述起爆器用于在受热后起爆至所述桶体中灭火剂流出。进一步改进,所述起爆器采用温控粉体起爆器,所述温控粉体起爆器采用内部密封有遇高温能剧烈膨胀粉体的玻璃起爆器。进一步改进,所述粉体采用4,4’-氧代双苯磺酰肼或包括4,4’-氧代双苯磺酰肼的混合物。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采用阻燃塑料材质,所述弹性硅胶密封圈采用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复合硅胶材料,所述灭火剂采用包含防腐剂的长效液态灭火溶剂或固态干粉粉体。进一步改进,所述桶体的顶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周设有防脱倒钩。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外壳体,所述桶体和起爆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外壳体的底面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起爆器与所述通孔相对设置。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腔体被隔板分隔成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用于放置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08w/m·k的保温材料,所述第二容腔内放置所述桶体和起爆器。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的长边侧面板外侧设置有多个T型粘接增强钉,所述外壳体的短边侧面板、上面板和底面板上还开设有通风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自动灭火隔离带,包括上述的灭火装置。进一步改进,所述灭火装置设置在结构墙体外侧的防火隔离带的下部凹腔处,或设置在所述防火隔离带下方的保温材料的上部凹腔处,或设置在所述防火隔离带与其下方的保温材料之间的结构墙体上。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灭火装置通过在桶体底部设置起爆器,使起爆器能在下方着火温度升高时快速起爆,导致桶体底部的通孔敞开,致使桶体内部的灭火剂瞬时流出,则灭火剂能有效及时的实现对燃烧区燃烧条件的破坏,起到降温或隔绝氧气的作用,达到抑制火势增长或灭火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发泡剂快速起泡膨胀的原理,将遇高温能剧烈膨胀的化学粉体密封在玻璃容器中,形成在温度达到130℃时5秒内就能起爆的温控粉体起爆器,达到快速及时起爆,又能实现正常的运输和安装步骤,结构简单,安全方便。3.还通过在桶体顶部设置固定杆,且在固定杆上设置防脱倒钩,方便实现该桶体与其上方固定材料的安装,防止其滑脱,利于该灭火装置的运输安全。4.还通过设置外壳体,实现对桶体和起爆器的保护。并且通过在外壳体内部设置隔板,将外壳体内腔分隔成两个容腔,其中一个容腔用于放置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08w/m·k的保温材料,用于弥补该灭火装置占用空间带来的保温效果的降低,设计合理,符合建筑外保温结构的环保需求,保证建筑外节能保温效果满足行业标准。5.还通过在外壳体侧面板外侧设置多个T型粘接增强钉,便于提高该外壳体与其周围水泥砂浆的抓力和摩擦力,增加该灭火装置的安装安全性。6.本专利技术自动灭火隔离带通过将该灭火装置固定在现有防火隔离带下部,或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下方的保温材料上部,或防火隔离带与其下方的保温材料之间,能实现当下方保温材料着火时,随着温度升高,起爆灭火装置的起爆器,使桶体内部的长效灭火剂流出桶体,流至保温材料上,起到隔离火焰、降低温度,阻断火势快速向上蔓延的作用,尽量把火焰控制在一定楼层区域内,以便赢得足够的时间来灭火救灾、疏散人群,提高建筑外保温层的防火安全性。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动灭火隔离带中灭火装置设置在防火隔离带和其下方保温材料之间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灭火装置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灭火装置设置在外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结构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自动灭火隔离带中灭火装置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下端的结构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自动灭火隔离带中灭火装置设置在防火隔离带下方保温材料上端的结构侧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灭火装置中桶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对现有建筑外保温层的防火隔离带进行的改进,形成BL自动灭火隔离带。该BL自动灭火隔离带通过包含能起爆的灭火装置,在防火隔离带下方的保温材料着火时,能及时的实现对保温材料的降温灭火,阻断火势快速向上蔓延,尽量把火焰控制在一定楼层区域内,以便赢得足够的时间来灭火救灾、疏散人群,提高建筑外保温层的防火安全性。其改进的自动灭火隔离带具体实施例叙述如下。参照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自动灭火隔离带,在现有防火隔离带1与其下方的保温材料2之间设置灭火装置3。现有防火隔离带1采用A级保温材料,该防火隔离带1下方的保温材料2采用B1级保温材料,该A级保温材料和B1级保温材料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结构墙体5上。参照附图3所示,该灭火装置3包括桶体31和起爆器32。该桶体3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该起爆器32通过弹性硅胶密封圈33密封固定在该桶体31底部的通孔处,且该桶体31内部密封有灭火剂,该起爆器32用于在受热后起爆至该桶体中灭火剂流出。该起爆器32采用温控粉体起爆器,该温控粉体起爆器内部密封有遇高温剧烈膨胀的粉体物质,如发泡剂-4,4’-氧代双苯磺酰肼或包括该-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和起爆器,所述桶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起爆器通过弹性硅胶密封圈密封固定在所述桶体底部的通孔处,且所述桶体内部密封有灭火剂,所述起爆器用于在受热后起爆至所述桶体中灭火剂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和起爆器,所述桶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起爆器通过弹性硅胶密封圈密封固定在所述桶体底部的通孔处,且所述桶体内部密封有灭火剂,所述起爆器用于在受热后起爆至所述桶体中灭火剂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爆器采用温控粉体起爆器,所述温控粉体起爆器采用内部密封有遇高温能剧烈膨胀粉体的玻璃起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采用4,4’-氧代双苯磺酰肼或包括4,4’-氧代双苯磺酰肼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采用阻燃塑料材质,所述弹性硅胶密封圈采用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复合硅胶材料,所述灭火剂采用包含防腐剂的长效液态灭火溶剂或固态干粉粉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顶部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周设有防脱倒钩。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龙
申请(专利权)人:王宝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