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保健药浴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儿保健药浴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三伏天”起源于春秋时期秦国记载,是民间对于夏季的一个时间段划分,一般出现在七八月份的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一段时间。从中医来讲,三伏天时,是阴邪迫于阳气而藏于体内,是一年中排病邪最佳时机,同时也是承前夏火而启后秋金,五行属土,在脏为脾,借助天时健脾养肺,防秋病的最佳时机。借助三伏天时,冬病夏治在中国已有很久的历史,三伏贴疗法自清代流传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清代张潞的张氏医通就有记载诸气门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就是三伏贴疗法的应用和起源。在夏季,特别是三伏天时,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小儿本身不耐暑热,在夏季多发外感,暑湿内伤与外感,或外感伤于肺气、内伤于脾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保健药浴颗粒,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中药原料:党参10-20份、麦冬5-20份、五味子5-15份、砂仁5-15份、炒薏苡仁20-35份、荷叶10-20份、藿香10-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保健药浴颗粒,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中药原料:党参10-20份、麦冬5-20份、五味子5-15份、砂仁5-15份、炒薏苡仁20-35份、荷叶10-20份、藿香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保健药浴颗粒,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中药原料:党参15份、麦冬12份、五味子9份、砂仁10份、炒薏苡仁30份、荷叶12份、藿香12份。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小儿保健药浴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前处理:分别取党参、麦冬、五味子、砂仁、炒薏苡仁、荷叶、藿香,洗涤除去不良品种及杂质、灰尘;
步骤2、提取:分别向各药材中加入药材质量5-20倍重量的水,煎煮1.5-2小时后,过滤得滤液,再用药材质量5-10倍重量的水煎煮滤渣1.5-2小时后,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得到各药材滤液;
步骤3、真空减压浓缩:将步骤2得到的各药材滤液置于真空环境中,蒸干水分,得各药材稠状浸膏;
步骤4、真空喷雾干燥:将步骤3中的浸膏经真空喷雾干燥得到干膏粉,水分含量≤5%;
步骤5、过筛:将步骤4的干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康,邱欣,徐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三源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