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光富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糜烂、胃穿孔、浅表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540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糜烂、胃穿孔、浅表性胃炎的药物,其各原料药按重量份的构成为:重楼10‑100份,大黄5‑40份,砂仁2‑20份,蒲公英4‑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经临床治疗两百多位患者,治愈率达到98%以上,效果显著,基本无复发。

A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duodenal ulcer, gastric ulcer, gastric erosion, gastric perforation and superficial gastriti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糜烂、胃穿孔、浅表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西合剂复方药,特别涉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糜烂、胃穿孔、浅表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重要的消化物质。胃酸为强酸性物质,具有较强的侵蚀性;胃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的作用,可破坏胃壁上的蛋白质,然而,在这些侵蚀因素的存在下,胃肠道仍能抵抗而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及自身的功能,其主要是因为胃、十二指肠黏膜还具有一系列防御和修复机制。这种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有害侵蚀性称之为损伤机制,而将胃肠道自身具有的防御和修复机制称之为保护机制。目前认为,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足以抵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蚀。但是,当某些因素损害了保护机制中的某个环节就可能发生胃酸及蛋白酶侵蚀自身黏膜而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形成。当过度胃酸分泌远远超过黏膜的防御和修复作用也可能导致溃疡发生。近年的研究已经表明,幽门螺杆菌和非甾体抗炎药是损害胃肠保护机制导致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此外,药物、应激、激素也可导致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糜烂、胃穿孔、浅表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重量份的构成为:重楼10-100份,大黄5-40份,砂仁2-20份,蒲公英4-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糜烂、胃穿孔、浅表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重量份的构成为:重楼10-100份,大黄5-40份,砂仁2-20份,蒲公英4-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按重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光富吴少剑
申请(专利权)人:洪光富吴少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