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针刀治疗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26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针刀治疗台,包括床体,床体的一侧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铰接有头部承载板,床体内还设有能够驱使头部承载板摆动的动力机构。本治疗台能够有效缓解颈部治疗时,病人仰头或低头,以及长时间保持仰头或低头的酸疼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针刀治疗台
本技术申请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公开了一种小针刀治疗台。
技术介绍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在切开性手术的基础上结合针刺形成的,介于手术和非手术之间的闭合性松解疗法,其可以用于治疗颈部和腰部的肌肉酸痛,以及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在对颈部进行治疗时,病人体位的选择以医生操作时方便、患者被治疗时自我感觉体位舒适为原则。现有技术中,采用小针刀治疗病人颈部时,病人常常坐在椅子上,并根据患病位置选择仰头或低头,由于治疗时间较长,所以病人难以长时间保持仰头或低头,尤其是病人颈部酸痛,仰头、低头较为困难,所以急需一种能够辅助病人仰头、低头的小针刀治疗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辅助病人仰头、低头的小针刀治疗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小针刀治疗台,包括床体,床体的一侧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铰接有头部承载板,床体内还设有能够驱使头部承载板摆动的动力机构。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小针刀治疗颈部时,病人俯卧在床体上,头部处于头部承载板上,医生通过动力机构控制头部承载板摆动,从而使病人仰头或低头,从而方便医生的操作,治疗时,头部承载板支撑病人的头部,能够有效缓解病人仰头或低头,以及长时间保持仰头或低头的酸疼感。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方设有第二动力腔,第一凹槽与第二动力腔之间的床体上开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能够使头部承载板向下摆动的第一滑块,第二滑槽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能够使头部承载板向上摆动的第二滑块。通过控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就能够较为简单的控制头部承载板的摆动。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设于第二动力腔内,动力机构包括齿条、第一类凸轮、第一转轴、第二类凸轮、第二转轴和呈水平布置的定位横梁,定位横梁固定连接在床体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定位横梁上,第一类凸轮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二类凸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齿条、第一类凸轮、第一转轴、第二类凸轮、第二转轴和定位横梁的设置能够较为简单的分别控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二动力腔的底部开有第二水平滑槽,齿条滑动连接在第二水平滑槽上。第二水平滑槽的设置提高了齿条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头部承载板的底部自由端为弧形,第一滑块的顶部设有与头部承载板的底部自由端形状匹配的弧形腔,提高了头部承载板向下摆动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齿条上设有能够控制齿条水平移动的把手,把手方便了医生控制齿条的左右移动。进一步,所述头部承载板的中部开有通气口,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进一步,所述头部承载板上设有软垫,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纵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床体1、第一凹槽11、头部承载板3、通气口31、软垫32、第二动力腔4、第一滑块5、弧形腔51、第二滑块6、齿条71、第一类凸轮72、第一转轴73、第二类凸轮74、第二转轴75、定位横梁76。如图1所示:一种小针刀治疗台,包括床体1,床体1的床头处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的开口处铰接有头部承载板3。头部承载板3的中部开有通气口31。头部承载板3上设有橡胶材质的软垫32。第一凹槽11的下方设有第二动力腔4,第一凹槽11与第二动力腔4之间的床体1上开有第一滑槽和处于第一滑槽右侧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能够使头部承载板3向下摆动的第一滑块5,第二滑槽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能够使头部承载板3向上摆动的第二滑块6。床体1内还设有能够驱使头部承载板3摆动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设于第二动力腔4内,动力机构包括齿条71、第一转轴73、第二转轴75、两个类凸轮和呈水平布置的定位横梁76,两个类凸轮分别是第一类凸轮72和第二类凸轮74。定位横梁76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床体1上,第一转轴73和第二转轴75转动连接在定位横梁76上,第一类凸轮72通过螺栓套接在第一转轴73上,第二类凸轮74通过螺栓套接在第二转轴75上。第一类凸轮72和第二类凸轮74均包括平滑部和尖锐部,平滑部上设有与齿条71的上表面啮合的齿(第二动力腔4的底部开有第二水平滑槽,齿条71滑动连接在第二水平滑槽上)。齿条71中部设有能够控制齿条71水平移动的把手(图中未示出),床体1的一侧开有供把手伸出的通槽,把手凸出在床体1外,医生通过把手就能够控制齿条71水平移动。头部承载板3的底部自由端为弧形,第一滑块5的顶部设有与头部承载板3的底部自由端形状匹配的弧形腔51。本实施例优选当头部承载板3处于水平时,第一滑块5顶部的弧形腔51与承载板3的底部自由端相抵,第一类凸轮72的尖锐部竖直朝上,第二滑块6的顶部未与头部承载板3接触(保证第二滑块6不会妨碍头部承载板3向下摆动),第二类凸轮74的尖锐部朝向右侧,此时齿条71的两端分别处于第一类凸轮72、第二类凸轮74的竖直中心线处。当需要将头部承载板3的自由端向上摆动时,医生通过把手控制齿条71向右移动,第一类凸轮72与齿条71分离,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一类凸轮72的尖锐部转动到竖直向下,的第一滑块5也随着第一类凸轮72的转动竖直向下移动,第二类凸轮74在齿条71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二滑块6在第二类凸轮74的作用下竖直向上移动,第二滑块6驱使头部承载板3的自由端向上摆动。当需要将头部承载板3的自由端向下摆动时,医生通过把手控制齿条71向左移动,第一类凸轮72在齿条71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一滑块5竖直向下移动,头部承载板3的自由端失去第一滑块5的支撑,向下摆动。总之,控制齿条71向右移动,头部承载板3的自由端向上摆动,控制齿条71向左移动,头部承载板3的自由端向下摆动,医生通过把手控制齿条71的移动,就能够控制头部承载板3的摆动。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采用小针刀治疗颈部时,病人俯卧在床体1上,此时额头枕在软垫32上,脸部对准通气口31。医生通过把手控制齿条71向右移动,头部承载板3的自由端向上摆动;医生通过把手控制齿条71向左移动,头部承载板3的自由端向下摆动,医生可以通过控制齿条71的移动距离,就能够控制头部承载板3的摆动角度,从而使病人仰头或低头,方便医生的操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针刀治疗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体的一侧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铰接有头部承载板,床体内还设有能够驱使头部承载板摆动的动力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针刀治疗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体的一侧设有向上开口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铰接有头部承载板,床体内还设有能够驱使头部承载板摆动的动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针刀治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方设有第二动力腔,第一凹槽与第二动力腔之间的床体上开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能够使头部承载板向下摆动的第一滑块,第二滑槽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能够使头部承载板向上摆动的第二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针刀治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设于第二动力腔内,动力机构包括齿条、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两个类凸轮和呈水平布置的定位横梁,定位横梁固定连接在床体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定位横梁上,两个类凸轮分别套接在第一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郭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