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的高效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00148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金针菇栽培技术领域的一种金针菇的高效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料和装袋:按重量组分将木屑70‑90份、麦麸10‑30份、玉米面5‑10份、大豆粉5‑10份、禽畜粪便3‑8份、蔗糖1‑2份、尿素1‑2份、维生素B0.5‑0.8份、碳酸钙0.3‑0.5份、硫酸镁0.2‑0.5份、磷酸二氢钾0.2‑0.5份和多菌灵0.1‑0.2份混合搅拌,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灯泡的间歇照射,可诱导金针菇成束地向着光源方向横生,以促使菇体延伸,将三十烷醇喷在配料上,刺激根金针菇发育,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进而加快植物吸收矿物质元素,进一步加快金针菇生长,与金针菇各阶段培养条件向结合,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大大缩短金针菇的生产效率,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增大了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针菇的高效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针菇栽培
,具体为一种金针菇的高效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金针菇别名冬菇、朴蕈、绒毛柄金钱菌等,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经常食用金针菇可防治溃疡病。在申请公开号为CN107950291A、申请公开日为2018-04-2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金针菇生产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为解决金针菇货架寿命短、传统保鲜手法不健康效果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针菇生产方法为:1)接种;2)温度控制在15℃-18℃,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ppm,湿度65-80%,培养20-22天;3)搔菌;4)调整生育室温度3℃-1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10000PPM,湿度85-99%,金针菇长至菌柄14.5-17厘米长,菌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针菇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配料和装袋:按重量组分将木屑70-90份、麦麸10-30份、玉米面5-10份、大豆粉5-10份、禽畜粪便3-8份、蔗糖1-2份、尿素1-2份、维生素B0.5-0.8份、碳酸钙0.3-0.5份、硫酸镁0.2-0.5份、磷酸二氢钾0.2-0.5份和多菌灵0.1-0.2份混合搅拌,并加入适量的水,制得含水量调节至65-70%的配料,然后将制好的配料装袋,得到菌袋;/n步骤二、灭菌:将菌袋置于常压、温度100-120℃条件下,灭菌12-18小时;/n步骤三、接种:灭菌后的菌袋趁热置入无菌室中,待温度冷却至30℃以下时进行两头接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针菇的高效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料和装袋:按重量组分将木屑70-90份、麦麸10-30份、玉米面5-10份、大豆粉5-10份、禽畜粪便3-8份、蔗糖1-2份、尿素1-2份、维生素B0.5-0.8份、碳酸钙0.3-0.5份、硫酸镁0.2-0.5份、磷酸二氢钾0.2-0.5份和多菌灵0.1-0.2份混合搅拌,并加入适量的水,制得含水量调节至65-70%的配料,然后将制好的配料装袋,得到菌袋;
步骤二、灭菌:将菌袋置于常压、温度100-120℃条件下,灭菌12-18小时;
步骤三、接种:灭菌后的菌袋趁热置入无菌室中,待温度冷却至30℃以下时进行两头接种;
步骤四、菌丝培养:将袋移入发菌室进行暗光培养,采用堆码的方式堆放菌袋,并覆盖报纸或黑色薄膜,室温保持20-23℃,相对湿度60-65%,期间每日通风1-2次,每次30-40分钟,经过10-12天菌丝可长满袋;
步骤五、搔菌:待菌袋两端出现棉花状菌丝或黄色水珠时,搔去老菌块;
步骤六、出蕾:在10-14℃、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5-7天现蕾,子实体形成;
步骤七、抑菌处理:在4-5℃,相对湿度70-75%的条件下,适当通风,培养2-3天,使出菇整齐;
步骤八、出菇管理:将温度控制在8-10℃,相对湿度控制在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雄沈修圣
申请(专利权)人:富川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