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毅专利>正文

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0123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3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炉,其包含:底座;炉体,包括顶壁、底壁及环侧壁,所述炉体结合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中段处具有炉口,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下段处具有清灰口;第一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空间的顶部,所述第一集灰室包括顶壁、底壁、环侧壁及滤网,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具有通道,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第二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或外部,所述第二集灰室与所述第一集灰室连通,所述第二集灰室的底部设置有排灰口;及烟囱,与所述第二集灰室连通。通过如上所述的金炉,可以解决现有的环保金炉仍会排放出体积较小的飞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炉,尤其是一种可以减少飞灰排放的金炉。
技术介绍
传统庙宇中通常会设置金炉,以供信众焚烧纸钱,然而,纸钱在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飞灰,当飞灰从金炉的烟囱排放出去后,将对庙宇附近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为了解决纸钱在传统金炉中燃烧时所产生的飞灰会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目前已有一种环保金炉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环保金炉在飞灰排放到烟囱口的路径中设置滤网来过滤飞灰,并在飞灰排放的路径上设置洒水系统,通过水雾捕捉飞灰使其凝结成泥浆,再将飞灰凝结成的泥浆排放到外部。然而,现有的环保金炉虽可减少体积较大的飞灰的排放,但体积较小的飞灰仍会穿过滤网的孔隙从金炉排放到外部造成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金炉,所述金炉包含:底座;炉体,包括顶壁、底壁及环侧壁,所述炉体的环侧壁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结合,所述炉体的底壁结合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中段处具有炉口,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下段处具有清灰口;第一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空间的顶部,所述第一集灰室包括顶壁、底壁、环侧壁及滤网,所述第一集灰室的环侧壁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结合,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具有通道,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第二集灰室,其呈直立的筒状,所述第二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或独立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集灰室的环侧壁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环侧壁连通,所述第二集灰室的底部设置有排灰口;及烟囱,与所述第二集灰室非纵向地连通。如上所述的金炉,还包含供气管,所述供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内,所述供气管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喷气孔,所述供气管的底端处具有喷嘴。如上所述的金炉,还包含底部供气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空间的底部。如上所述的金炉,还包含洒水系统,其设置于所述烟囱内部。如上所述的金炉,所述第一集灰室还包括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平行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而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环形隔板界定为上集灰空间及下集灰空间。如上所述的金炉,所述上集灰空间与所述第二集灰室连通。如上所述的金炉,还包含隔热外壳,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隔热外壳包覆所述炉体及所述第二集灰室。如上所述的金炉,所述隔热外壳与所述炉体的外表面及所述第二集灰室的外表面之间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供水注入其中。通过如上所述的金炉,可以解决现有的环保金炉仍会排放出体积较小的飞灰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金炉的透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金炉中的飞灰排放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金炉的透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金炉的透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金炉11底座12炉体121顶壁122底壁123环侧壁124炉口125清灰口13第一集灰室130通道131顶壁132底壁133环侧壁134滤网14第二集灰室141环侧壁142排灰口143连通通道151第一连通管152第二连通管16烟囱2金炉22炉体24第二集灰室27隔热外壳3金炉32炉体33第一集灰室332底壁333环侧壁335环形隔板336上集灰空间337下集灰空间34第二集灰室342排灰口343排灰管36烟囱381供气管382底部供气装置383喷气孔384喷嘴39洒水系统A容置空间S1~S5时间段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经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下: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如图1所示的金炉1,所述金炉1包含底座11、炉体12、第一集灰室13、第二集灰室14、第一连通管151、第二连通管152及烟囱16。所述炉体12包括顶壁121、底壁122及环侧壁123,所述环侧壁123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121及所述底壁122结合,所述底壁122结合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环侧壁123中段处具有炉口124,所述环侧壁123下段处具有清灰口125。所述第一集灰室13设置于所述炉体12内部空间的顶部,所述第一集灰室13包括顶壁131、底壁132、环侧壁133及滤网134,所述环侧壁133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131及所述底壁132结合,所述第一集灰室13的底壁132上具有通道130供飞灰通过,所述滤网134设置于所述底壁132上。所述第二集灰室14呈直立的筒状,所述第二集灰室14独立设置于所述炉体12的外部,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环侧壁141与所述炉体12的环侧壁123结合,并且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环侧壁141、所述炉体12的环侧壁123与所述第一集灰室13的环侧壁133之间设置连通通道143,使得飞灰可以从所述炉体12内通过所述第一集灰室13进到所述第二集灰室14内。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底部设置有排灰口142,当所述金炉1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排灰口142为封闭状态,当所述金炉1在非使用状态时,所述排灰口142可以被打开以清除沉积在所述第二集灰室14内的飞灰。所述第一连通管151直立设置于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二集灰室14连通,所述烟囱16直立设置于所述炉体12的顶部并且不与所述炉体12连通,所述烟囱16与所述第一连通管151再通过横向设置的所述第二连通管152连通,也就是说,烟囱16通过组成为L型连通管的所述第一连通管151及所述第二连通管152与所述第二集灰室14非纵向地连通。图2进一步示出所述金炉1内的纸钱燃烧为飞灰到飞灰排放到所述金炉1外部的流程。同时参照图1,在S1时间段,当使用者将纸钱(图中未示)投入到所述炉口124内燃烧后,燃烧的纸钱会落到所述炉体12内部空间的底部继续燃烧并形成底灰,底灰可以通过打开所述炉体的12清灰口125来清出;在S2时间段,纸钱燃烧后所形成的飞灰通过所述滤网134进到所述第一集灰室13,并在所述第一集灰室13滞留盘旋,少部分飞灰会贴附于所述第一集灰室13的内壁上,大部分飞灰会落回到所述炉体12内部空间的底部,当一些飞灰贴附于所述滤网134,最终造成所述滤网134堵塞时,可再将所述滤网134从所述炉体12中取出以清除所述滤网134上的飞灰;在S3时间段,飞灰经由穿过所述第一集灰室13的环侧壁133以及所述第二集灰室14的环侧壁141而进入到所述第二集灰室14中,也就是说,飞灰是沿着横向移动,由于飞灰并不是沿着热气流的上升方向进入所述第二集灰室14内,因此飞灰在横向进入所述第二集灰室14时,飞灰的移动速度变慢,进而使得飞灰产生了滞留于所述第二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炉包含:/n底座;/n炉体,包括顶壁、底壁及环侧壁,所述炉体的环侧壁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结合,所述炉体的底壁结合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中段处具有炉口,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下段处具有清灰口;/n第一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空间的顶部,所述第一集灰室包括顶壁、底壁、环侧壁及滤网,所述第一集灰室的环侧壁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结合,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具有通道,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n第二集灰室,其呈直立的筒状,所述第二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或独立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集灰室的环侧壁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环侧壁连通,所述第二集灰室的底部设置有排灰口;及/n烟囱,与所述第二集灰室非纵向地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炉包含:
底座;
炉体,包括顶壁、底壁及环侧壁,所述炉体的环侧壁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结合,所述炉体的底壁结合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中段处具有炉口,所述炉体的环侧壁下段处具有清灰口;
第一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空间的顶部,所述第一集灰室包括顶壁、底壁、环侧壁及滤网,所述第一集灰室的环侧壁的顶端及底端分别与所述顶壁及所述底壁结合,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具有通道,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底壁上;
第二集灰室,其呈直立的筒状,所述第二集灰室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内部或独立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集灰室的环侧壁与所述第一集灰室的环侧壁连通,所述第二集灰室的底部设置有排灰口;及
烟囱,与所述第二集灰室非纵向地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炉,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供气管,所述供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一集灰室内,所述供气管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喷气孔,所述供气管的底端处具有喷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毅潘信州
申请(专利权)人:潘毅潘信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