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992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固定装置和支撑横杆,固定装置包括一对上夹板、一对下夹板和连接座,上夹板的底部设置有上插头和上插板,上插头的中间设置有上螺栓孔,下夹板的顶部设置有下插头和下插板,下插头的中间设置有下螺栓孔,连接座上设置有上插头孔、上插板孔、下插头孔和下插板孔;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两个下条形孔,所述下条形孔中设置有与支撑横杆连接的螺栓;上螺栓孔和下螺栓孔中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设置有螺母,机顶盖上设置有热气管道和喷气弯头,热气管道的另一端通过输气软管设置有加热器和鼓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好,能够有效避免灰尘粘附,而且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An intelligent traffic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能交通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交通作为当今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热点,在支撑交通运输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民众出行和公众交通出行的需求,构建了一个绿色安全的体系。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经过十几年的研发和应用,中国智能交通技术在众多大型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有的智能交通探测装置的主体为摄像头,摄像头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交通支撑杆的顶部。然而,现有的监控装置的固定不牢靠,容易损坏监控装置,导致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使用效果不好。其次,在使用的时候,一旦镜面超时则容易使灰尘粘附在摄像头的表面,从而使交通探测装置采集的图像不清晰,影响交通管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摄像探测装置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且有利于保证监控质量的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顶部设置有机顶盖,所述摄像头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支撑横杆上,所述支撑横杆的内部设置有电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对上夹板、一对下夹板和连接座;所述上夹板的底部两端设置有上插头并且在上插头之间设置有上插板,所述上插头的中间设置有上螺栓孔,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上插头和上插板对应的上插头孔和上插板孔,所述下夹板的顶部两端设置有下插头并且在下插头之间设置有下插板,所述下插头的中间设置有下螺栓孔,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下插头和下插板对应的下插头孔和下插板孔,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两个下条形孔,所述下条形孔中设置有与支撑横杆连接的螺栓,所述上螺栓孔和下螺栓孔中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设置有螺母;所述机顶盖上设置有热气管道,所述热气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喷气弯头,所述热气管道的另一端通过输气软管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设置有鼓风机。作为优选,所述摄像头的两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板,所述角度调节板上设置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中活动卡接有三个螺栓,所述三个螺栓与设置在上夹板上三个上条形孔一一对应。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横杆上设置有若干个与螺栓配合的螺栓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利用上夹板、下夹板以及连接座能够将摄像头稳定地固定在支撑横杆上,有利于延长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而且通过热气管道和喷气弯管将摄像头的镜片上的水雾烘干,避免灰尘粘附。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上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下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摄像头;2、机顶盖;3、支撑横杆;4、上夹板;41、上插头;42、上插板;43、上螺栓孔;44、上条形孔;5、下夹板;51、下插头;52、下插板;53、下螺栓孔;54、下条形孔;6、连接座;61、上插头孔;62、上插板孔;63、下插头孔;64、下插板孔;7、螺栓;8、螺杆;9、螺母;10、热气管道;11、喷气弯头;12、输气软管;13、加热器;14、鼓风机;15、角度调节板;16、弧形孔;17、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1,摄像头1的顶部设置有机顶盖2,摄像头1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支撑横杆3上,支撑横杆3的内部设置有电线。在此基础上,本技术重点对现有设备的固定装置提出改进,并且增加了具有除雾功能的结构。本装置提供的包括一对上夹板4、一对下夹板5和连接座6。具体地,所述上夹板4的底部两端设置有上插头41并且在上插头之间设置有上插板42,上插头41的中间设置有上螺栓孔43,连接座6上设置有分别与上插头和上插板对应的上插头孔61和上插板孔62;下夹板5的顶部两端设置有下插头51并且在下插头之间设置有下插板52,下插头51的中间设置有下螺栓孔53,连接座上6设置有分别与下插头和下插板对应的下插头孔63和下插板孔64,下夹板上5设置有两个下条形孔54,下条形孔54中设置有与支撑横杆3连接的螺栓7;所述上螺栓孔43和下螺栓孔53中设置有螺杆8,螺杆8的两端设置有螺母9。其中,上夹板4和下夹板5的结构和功能类似,只不过用来夹持的对象不同;上夹板4用来夹持摄像头1,下夹板5用来夹持支撑横杆3,而且利用螺杆8可以连接两个相对的上夹板或下夹板,根据摄像头或者支撑横杆的具体宽度来调整螺母9在螺杆8上的位置以实现稳定夹持;同时,通过上插头41、上插板42与上插头孔61、上插板孔62的配合连接可以提高夹持摄像头的稳定性;相同地,通过下插头51、下插板52与下插头孔63、下插板孔64的配合连接可以提高夹持支撑横杆的稳定性;摄像头1在支撑横杆3上的高度可以通过调整下条形孔53与支撑横杆3上的螺栓的连接位置来进行改变。进一步地,本技术在机顶盖上设置有热气管道10,热气管道10的一端设置有喷气弯头11,热气管道10的另一端通过输气软管12设置有加热器13,加热器13的输入端设置有鼓风机14。其中,加热器13和鼓风机14固定在支撑横杆3上,并且通过支撑横杆3内部的电线与电源建立电连接。利用鼓风机使风通过加热器变热,并且热风经过输气软管12和热气管道10由喷气弯头11喷出,从而将摄像头1的镜片上的水雾烘干,进而有效避免了灰尘在潮湿环境中粘附到摄像头上。为了能够调节摄像头的仰角,本技术在摄像头1的两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板15,角度调节板15上设置有弧形孔16,弧形孔16中活动卡接有三个螺栓,三个螺栓与设置在上夹板4上三个上条形孔44一一对应。其中,活动卡接指的是螺栓在弧形孔中的端部有螺母与其配合,而螺母的厚度小于弧形孔的深度,这样的话,角度调节板15上的螺栓可以沿着弧形孔16的轨迹进行移动,将螺栓上紧则能够锁定摄像头的工作角度,而且利用三点固定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固定摄像头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顶部设置有机顶盖,所述摄像头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支撑横杆上,所述支撑横杆的内部设置有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对上夹板、一对下夹板和连接座;/n所述上夹板的底部两端设置有上插头并且在上插头之间设置有上插板,所述上插头的中间设置有上螺栓孔,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上插头和上插板对应的上插头孔和上插板孔,所述下夹板的顶部两端设置有下插头并且在下插头之间设置有下插板,所述下插头的中间设置有下螺栓孔,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下插头和下插板对应的下插头孔和下插板孔,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两个下条形孔,所述下条形孔中设置有与支撑横杆连接的螺栓,所述上螺栓孔和下螺栓孔中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设置有螺母;/n所述机顶盖上设置有热气管道,所述热气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喷气弯头,所述热气管道的另一端通过输气软管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入端设置有鼓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探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顶部设置有机顶盖,所述摄像头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支撑横杆上,所述支撑横杆的内部设置有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对上夹板、一对下夹板和连接座;
所述上夹板的底部两端设置有上插头并且在上插头之间设置有上插板,所述上插头的中间设置有上螺栓孔,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上插头和上插板对应的上插头孔和上插板孔,所述下夹板的顶部两端设置有下插头并且在下插头之间设置有下插板,所述下插头的中间设置有下螺栓孔,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分别与下插头和下插板对应的下插头孔和下插板孔,所述下夹板上设置有两个下条形孔,所述下条形孔中设置有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霞朱本崇于涛李辉康磊王兴科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市天元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