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36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包括对夹式管道抱箍、水平减震柱、竖向减震柱和承重槽钢;水平减震柱嵌装于管道抱箍与竖向管道之间的缝隙内,其内侧抵在竖向管道的外表面上,外侧与管道抱箍固定连接;承重槽钢分设于竖向管道的两侧,作为管道抱箍的底部支撑;竖向减震柱设于管道抱箍与承重槽钢之间,其底部抵在承重槽钢的上部翼板的上表面,顶部与固定耳板固定连接;承重槽钢的下部翼板角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物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无须现场焊接操作,提高了现场安装的安全性和快捷性,有效缓冲了竖向管道中流体运行产生的冲击力,隔绝管道运行产生的噪音,抵消结构水平位移给管道带来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减震
,尤其是涉及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竖向管道安装支架系统以管道直接焊接或通过圆钢、扁钢固定在槽钢上为主,但目前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冲击力会直接传递到建筑结构上,对建筑结构造成伤害;(二)管道运行中的水流冲击及水泵产生的各类噪音会沿着管道通过支架传递到建筑结构上,形成噪音污染;(三)在高层建筑上结构会存在水平位移,从而通过支架带动管道本体产生位移而对管道产生伤害。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有效的缓冲竖向管道中流体运行产生的冲击力,隔绝管道运行产生的噪音,抵消结构水平位移给管道带来的伤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套设于竖向管道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抱箍、水平减震柱、竖向减震柱和承重槽钢;所述管道抱箍是由两个半圆形抱箍组合而成的对夹式抱箍,其两侧设有固定耳板;所述水平减震柱嵌装于管道抱箍与竖向管道之间的缝隙内,其内侧抵在竖向管道的外表面上,外侧与管道抱箍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槽钢有若干根,分设于竖向管道的两侧,作为管道抱箍的底部支撑;所述竖向减震柱设于管道抱箍与承重槽钢之间,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耳板和承重槽钢的上部翼板固定;所述承重槽钢的下部翼板角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物上。其中,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耳板为角钢,包括立板和水平板,所述立板与另一个半圆形抱箍连接的立板通过第三螺栓连接,形成环形的管道抱箍;所述水平板、竖向减震柱和承重槽钢的上部翼板通过贯通竖向减震柱的第二螺栓与两者进行固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平减震柱的外侧与管道抱箍的侧壁通过第一螺栓进行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竖向减震柱为中心开孔的圆柱型顺丁橡胶,其数量为四个。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平减震柱为中心开孔的圆柱型顺丁橡胶,其数量为四个,围绕竖向管道均匀设置,其尺寸与管道抱箍和竖向管道的间距及竖向管道的水平位移量相匹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承重槽钢为热轧型钢,至少有两根,分设于竖向管道的两侧,为平行背向设置。更优选的,所述管道抱箍为热轧扁钢;所述固定耳板为热轧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本技术对夹式管道抱箍通过第一螺栓对夹固定管道,管道抱箍与管道之间设置水平橡胶减震柱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管道抱箍与承重槽钢之间设置竖向减震柱并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从而构成竖向管道立管减震支架;设计精巧,结构简单,制作操作方便,可对竖向立管提供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缓冲减震,效果明显性能优良,能够显著提高竖向管道安装性和稳定性,有效克服噪音的传递,是一种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架体系。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标记:1-管道抱箍;2-第一螺栓;3-竖向减震柱;4-第二螺栓;5-水平减震柱;6-第三螺栓;7-承重槽钢;8-竖向管道;9-固定耳板;10-膨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套设于竖向管道8外围,包括管道抱箍1、水平减震柱5、竖向减震柱3和承重槽钢7;管道抱箍1是由两个半圆形抱箍组合而成的对夹式管道抱箍,两侧设有固定耳板9,管道抱箍1与固定耳板9内侧焊接固定;水平减震柱5嵌装于管道抱箍1与竖向管道8之间的缝隙内,其内侧抵在竖向管道8的外表面上,外侧与管道抱箍1固定连接;承重槽钢7有若干根,分设于竖向管道8的两侧,作为管道抱箍1的底部支撑;竖向减震柱3设于管道抱箍1与承重槽钢7之间,其底部与承重槽钢7的上部翼板固定连接,顶部与固定耳板9固定连接;承重槽钢7的下部翼板角部通过膨胀螺栓10固定在建筑物上,每个承重槽钢7由至少两个膨胀螺栓10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耳板9为角钢,包括立板9.1和水平板9.2,立板9.1与另一个半圆形抱箍连接的立板通过第一螺栓2连接,形成环形的管道抱箍1;水平板9.2与竖向减震柱3的顶端通过第二螺栓4连接。管道抱箍1与固定耳板9内侧焊接固定,然后通过4个第二螺栓4分别与四个竖向减震柱3与承重槽钢7连接,从而确保对夹式管道抱箍1受力后传递至竖向减震柱3进行缓冲;管道抱箍1通过四个第三螺栓6将两个半圆形抱箍连接成整体,同时在对夹式管道抱箍1与竖向管道8之间通过四个第一螺栓2将四个水平减震柱5进行连接,从而确保竖向管道或结构移动时能够有效的进行缓冲减震。在材料选用上,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耳板9为热轧钢板,共设置四个,钢板的厚度根据管道的荷载进行核算确定;承重槽钢7选用热轧槽钢,其规格根据竖向管道的荷载进行选用;竖向减震柱3及水平减震柱5为顺丁橡胶各设置四个,现场根据管道的最大竖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量确定高度和直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固定耳板9的数量为四个,确保管道抱箍1能够和竖向减震柱3连接,并把竖向力传递至承重槽钢7。水平减震柱5的数量为四个,沿管道等角度设置,确保了管道或结构水平移动时,能够有效的缓冲,降低震动和噪音的传递。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本实施例中,竖向减震柱3共设置四通,通过第二螺栓4将固定耳板9和承重槽钢7连接,确保竖向管道运行时产生的冲击力可以通过竖向减震柱3得到有效的缓冲。综上,本技术提供的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可对竖向和水平方的各种震动进行有效的缓冲,提高了管道及结构的安全,降低了管道运行的各种噪音,是一种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架体系。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套设于竖向管道(8)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抱箍(1)、水平减震柱(5)、竖向减震柱(3)和承重槽钢(7);所述管道抱箍(1)是由两个半圆形抱箍组合而成的对夹式抱箍,其两侧设有固定耳板(9);所述水平减震柱(5)嵌装于管道抱箍(1)与竖向管道(8)之间的缝隙内,其内侧抵在竖向管道(8)的外表面上,外侧与管道抱箍(1)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槽钢(7)有若干根,分设于竖向管道(8)的两侧,作为管道抱箍(1)的底部支撑;所述竖向减震柱(3)设于管道抱箍(1)与承重槽钢(7)之间,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耳板(9)和承重槽钢(7)的上部翼板固定;所述承重槽钢(7)的下部翼板角部通过膨胀螺栓(10)固定在建筑物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套设于竖向管道(8)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抱箍(1)、水平减震柱(5)、竖向减震柱(3)和承重槽钢(7);所述管道抱箍(1)是由两个半圆形抱箍组合而成的对夹式抱箍,其两侧设有固定耳板(9);所述水平减震柱(5)嵌装于管道抱箍(1)与竖向管道(8)之间的缝隙内,其内侧抵在竖向管道(8)的外表面上,外侧与管道抱箍(1)固定连接;所述承重槽钢(7)有若干根,分设于竖向管道(8)的两侧,作为管道抱箍(1)的底部支撑;所述竖向减震柱(3)设于管道抱箍(1)与承重槽钢(7)之间,上下两端分别与固定耳板(9)和承重槽钢(7)的上部翼板固定;所述承重槽钢(7)的下部翼板角部通过膨胀螺栓(10)固定在建筑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向管道减震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耳板(9)为角钢,包括立板(9.1)和水平板(9.2),所述立板(9.1)与另一个半圆形抱箍连接的立板通过第三螺栓(6)连接,形成环形的管道抱箍(1);所述水平板(9.2)、竖向减震柱(3)和承重槽钢(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礼赵艳张雷孙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