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99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滤芯,沿原水侧至产水侧方向复合滤芯的滤芯孔径逐渐变大,靠近原水侧的一侧设有冲洗流道,冲洗流道适于对原水侧进行冲洗并与复合滤芯的废水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复合滤芯过滤精度层层递减,极大地降低了过滤水在过滤时阻力,从而提高产水通量。

A composite filter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滤芯
本技术涉及净化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滤芯。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们的饮用水受到了很大威胁,因此家用净水设备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虽然一般家用净水器的核心是反渗透滤芯,但是,前置滤芯的使用对反渗透滤芯的使用寿命有巨大影响。目前主流的前置滤芯大都采用PP、活性炭滤芯两级过滤,或二者复合,PP主要用于水中泥沙等颗粒杂质的过滤,活性炭滤芯主要吸附水中余氯。这种前置预处理方式工艺过滤精度层层提高,直至反渗透将水中离子去除得到纯水;其缺点在于水中小颗粒杂质可以穿透PP滤芯到达活性炭滤芯,而活性炭滤芯孔径小,可以截留小颗粒杂质,这样会造成PP和活性炭滤芯均容易被污堵现象,因此,前置滤芯的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通过将精度最高的膜放在最外层以实现第一步就过滤掉原水中绝大部分杂质的效果,避免了大量杂质进入滤芯内层,造成滤芯污堵的现象,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合滤芯,沿其净水方向依次包括原水侧和产水侧,沿所述原水侧至所述产水侧方向所述复合滤芯的滤芯孔径逐渐变大,靠近所述原水侧的一侧设有冲洗流道,所述冲洗流道适于对所述原水侧进行冲洗并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废水口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复合滤芯的最外层为超滤膜,所述超滤膜周向由若干褶皱凹陷和若干褶皱凸起交替连接组成,所述褶皱凹陷用于接收污垢,所述褶皱凸起用于产水。进一步,所述超滤膜为平板超滤膜,其孔径在0.1-0.5μm。进一步,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贴合在所述超滤膜内侧,所述活性炭层为烧结活性炭,其孔径在1-5μm。进一步,所述滤芯还包括PP滤芯层,所述PP滤芯层贴合在所述活性炭层内侧,所述PP滤芯层由圆柱形多孔支撑板提供支撑,所述多孔支撑板的内侧形成过滤水通道。进一步,所述PP滤芯层为折叠PP滤芯,其孔径在5-10μm。进一步,所述超滤膜与所述滤瓶之间设有冲洗流道。进一步,所述冲洗流道宽度为1-5㎜。进一步,所述滤芯的底部通过底板与所述滤瓶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出水流道。进一步,所述滤芯靠近所述滤瓶的废水口处设有电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复合滤芯过滤精度层层递减,极大地降低了过滤水在过滤时阻力,从而提高产水通量;超滤膜孔径小,过滤精度高,原水中绝大部分杂质可以被截留在超滤膜表面,可有效防止杂质透过,堵塞活性炭滤芯,从而延长活性炭滤芯使用寿命;该超滤膜采用折叠设计,通过增加褶皱,增加超滤膜有效面积,有助于提高产水通量;同时,褶皱凹陷处用于接收原水中杂质,提高超滤膜纳污能力,而褶皱凸起处由于杂质较少,仍可产水;PP滤芯层在减小水力阻力的同时,杜绝活性炭粉泄露,保护增压泵不受污堵;本技术的滤芯与滤瓶的间隙采用窄流道设计,当滤芯冲洗时,可以利用膜表面高流速,冲洗膜表面,减轻膜面污染,提高产水通量,延长滤芯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A-A’面剖视图;图3是超滤膜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复合滤芯水路示意图;图5是复合滤芯的滤芯孔径逐渐变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A-A’面剖视图;图中:1、超滤膜;2、活性炭层;3、PP滤芯层;4、多孔支撑板;5、褶皱凹陷;6、褶皱凸起;7、滤瓶;8、冲洗流道;9、底板;10、出水流道;11、电磁阀;12、进水口;13、过滤水通道;14、废水口;15、冲洗水;16、原水侧;17、产水侧;18、杂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侧”、“外侧”、“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2、3、4、5所示该滤芯设置在滤瓶7中,该滤芯沿其净水方向依次包括原水侧16和产水侧17,沿原水侧16至产水侧17方向所述复合滤芯的滤芯孔径逐渐变大,靠近原水侧16的一侧设有冲洗流道8,冲洗流道8适于对原水侧16进行冲洗并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废水口14相连通;该滤芯包括超滤膜1和活性炭层2,所述滤芯包括超滤膜1和活性炭层2,超滤膜1贴合在活性炭层2外侧,活性炭层2内侧形成过滤水通道13。超滤膜1由若干褶皱凹陷5和若干褶皱凸起6交替连接组成,褶皱凹陷5用于接收污垢,褶皱凸起6用于产水;外层超滤膜1过滤精度最高,可以截留水中大部分杂质,减轻后续污染压力;本实施例中,超滤膜1为平板超滤膜,其孔径在0.1-0.5μm,可以将水中胶体以上颗粒进行截留,保护活性炭不受污染;活性炭层2为烧结活性炭,其孔径在1-5μm,活性炭内添加阻垢剂,在吸附余氯的同时,缓慢释放阻垢成分,确保RO滤芯不受结垢污染;所述复合滤芯设置在滤瓶7中,超滤膜1与滤瓶7之间设有冲洗流道8,冲洗流道8宽度为1-5㎜,滤瓶7的进水口12的宽度大于冲洗流道8的宽度,在保证充足进水量的前提下,水流从较宽的进水口12进入到宽度变窄的冲洗流道8中,此时水流速度瞬时变快,提高冲洗排放时膜面流速,增加膜面剪切力,降低膜面污染;所述复合滤芯的底部通过底板9与滤瓶7连接,底板9上设有若干出水流道10;所述复合滤芯靠近滤瓶7的废水口处设有电磁阀11,通过定期开闭电磁阀11,实现对超滤膜1定期冲洗。所述滤芯还包括PP滤芯层3,PP滤芯层3贴合在活性炭层2内侧,PP滤芯层3由圆柱形多孔支撑板4提供支撑,多孔支撑板4的内侧形成过滤水通道13。本实施例中,PP滤芯层3精度最低,减轻水力阻力,保证过滤水量充足;PP滤芯层3为折叠PP滤芯,PP滤芯3由圆柱形多孔支撑板4提供支撑,其孔径在5-10μm,折叠PP滤芯孔径分布更窄,远远低于无纺布孔径,在减小水力阻力的同时从而有效杜绝活性炭滤芯粉渗漏进入增压泵导致污堵。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使用时,原水从进水口12通过冲洗流道8注满滤瓶7,原水依次通过最外侧超滤膜1、活性炭滤芯2、PP滤芯3,经过三层过滤得到过滤水,过滤水通过多孔支撑板4从过滤水通道13排处;当需要清洗复合滤芯时,打开电磁阀11,冲洗水15从进水口12通入冲洗流道8中至出水流道10流出到废水口14处排出,超滤膜1褶皱凹陷5处杂质被水流冲刷掉,通量得以恢复。实施例2如图6、7所示的一种复合滤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该滤芯仅包括超滤膜1和活性炭层2,所述滤芯包括超滤膜1和活性炭层2,超滤膜1贴合在活性炭层2外侧,活性炭层2内侧形成过滤水通道13。超滤膜1由若干褶皱凹陷5和若干褶皱凸起6交替连接组成,褶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滤芯,沿其净水方向依次包括原水侧和产水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原水侧至所述产水侧方向所述复合滤芯的滤芯孔径逐渐变大,靠近所述原水侧的一侧设有冲洗流道,所述冲洗流道适于对所述原水侧进行冲洗并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废水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沿其净水方向依次包括原水侧和产水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原水侧至所述产水侧方向所述复合滤芯的滤芯孔径逐渐变大,靠近所述原水侧的一侧设有冲洗流道,所述冲洗流道适于对所述原水侧进行冲洗并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废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的最外层为超滤膜,所述超滤膜周向由若干褶皱凹陷和若干褶皱凸起交替连接组成,所述褶皱凹陷用于接收污垢,所述褶皱凸起用于产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为平板超滤膜,其孔径在0.1-0.5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贴合在所述超滤膜内侧,所述活性炭层为烧结活性炭,其孔径在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刘冲何军郁明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