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99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该滤芯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复合滤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所述复合滤芯包括第一滤芯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滤芯外侧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设置有壁厚小于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外部侧表面连通,所述第一滤芯的端部过水端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采用该滤芯组件的净水机内所安装的滤芯数量大大减少,进而避免了由于滤芯数量多而导致的维护成本高、漏水风险高等一系列问题。

A composite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
本技术涉及饮用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净水产品作为健康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净水行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超滤净水机是家用净水机的主流,为了保证超滤滤芯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超滤滤芯的前端滤芯保持在2-3个,且需定时更换超滤滤芯的前端滤芯,从而造成滤芯成本的增加。另外,现有市场上的净水机产品通常会使用4-5个滤芯,因此净水机体积较大,成本也随之增加。但是,随着消费者厨下空间越来越小巧化,可供净水机安装的空间越来越少,市场上的部分净水机因体积大只能安装于橱柜外部,占用厨房空间,且影响美观,因此,现有的净水机产品已无法满足用户对高品质、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再者,传统净水机使用的滤芯比较多,每个滤芯更换周期不同,工人上门更换滤芯需要收取上门费用,并且更换过程费时费力,导致净水机维护成本大大提高,无形中增加了净水机的使用成本,并且,滤芯数量过多导致净水机内管接头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净水机的漏水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以减少净水机内所安装的滤芯数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复合滤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所述复合滤芯包括第一滤芯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滤芯外侧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设置有壁厚小于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外部侧表面连通,所述第一滤芯的端部过水端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当水体流经该复合式滤芯组件时可以经过至少两级滤芯过滤,因此,当将该复合式滤芯组件安装到净水机中时,可以减少滤芯的数量,减少了滤芯的更换次数,降低了净水机的维护成本。并且,净水机内滤芯数量的减少可以减少净水机内管接头的数量,降低净水机的漏水风险。另外,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套装设置使得该复合式滤芯组件的体积减小,这样就可以减小净水机的体积,使得净水机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净水机安装空间的需求,从而可以将净水机安装于橱柜内,满足了用户对高品质、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当水体在第二滤芯和第一滤芯之间流动时,水体可以在第一间隙内的第一骨架之外的空间内顺畅流动,保证位于第一间隙内的水均可以流通第一过水孔而进入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中的下一级滤芯内进行过滤,从而提高下一级滤芯的过滤面积,提高了复合式滤芯组件的过滤流量。可选地,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壁贴合,使得所述第一骨架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这样的结构,第一骨架可以作为第一滤芯的支架,可以在第一骨架内设置过滤材料从而形成位于第一骨架内的第一滤芯,不再需要为第一滤芯另外提供支架。可选地,所述第一滤芯包括超滤膜,所述超滤膜的出水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骨架的内侧壁胶粘密封。这样的结构,可以避免第一骨架内的水从超滤膜与第一骨架之间的缝隙内流出,保证进入第一骨架内的水均可以进入超滤膜内以完成超滤膜过滤,可选地,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内侧壁贴合,使得所述第一骨架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可选地,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内环筋,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环筋相对应的第二内环筋,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一骨架装设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内侧,所述第二滤芯装设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外侧,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作用下,形成所述第二间隙;或者,所述第一滤芯装设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内侧,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滤芯装设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外侧,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作用下,形成所述第二间隙。这样的结构,利用第一内环筋和第二内环筋很自然地形成第二间隙,从而,在制作复合滤芯时,只需要按照常规的制作流程完成复合滤芯的制作即可,不再需要在制作过程中专门在第一骨架的外侧壁与第二滤芯的内侧壁之间保留间隙来形成第二间隙,提高了复合式滤芯组件的装配效率。可选地,所述第二滤芯包括第二骨架、设置在所述第二骨架外部侧表面上的碳纤维膜、以及设置在所述碳纤维膜外部侧表面上的PP膜,所述第二骨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水孔。这种结构的第二滤芯为一体式成型结构,使得第二滤芯的结构更加稳定,缩小了第二滤芯的体积,进而缩小了复合式滤芯组件的体积。第二滤芯具有两级过滤功能,可以进一步减少设置在净水机内的滤芯个数。第二骨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水孔,从而,经碳纤维膜过滤后的水可以从第二过水孔流出并进入第二间隙中。可选地,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呈板状的第三滤芯,所述第一滤芯的端部过水端通过所述第三滤芯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这样的结构,由第一滤芯过滤后的水经过第三滤芯过滤后才会从第二过水口流出,从而,复合滤芯具有了四级过滤功能,可以进一步减少净水机内所安装的滤芯数量。可选地,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设置在朝向所述第三滤芯一端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三滤芯夹设在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所述第一滤芯的端部过水端通过所述第三滤芯、所述第二连接口内侧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这样的结构,很好地固定了第三滤芯,保证了复合滤芯的结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主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一端的顶盖,所述主体的背离所述顶盖的一端具有端壁,所述端壁的内侧设置有过水槽,所述复合滤芯夹装在所述端壁和所述顶盖之间,所述第一过水口通过所述过水槽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外部侧表面连通。这种结构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将复合滤芯很好地限定在外壳内,避免了复合滤芯在水流冲击下移动,保证了复合式滤芯组件的过滤效果。可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一环壁以及设置在第一环壁内侧的第二环壁,所述端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复合滤芯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安装座旋拧在所述第一连接口上,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环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环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过水口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一环壁和所述第二环壁之间的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过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连接口内侧、所述过水槽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外部侧表面连通,所述第二过水口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二环壁内侧的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滤芯的端部过水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内侧、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这样的结构,实现了水体在复合式滤芯组件内的流动路径,保证水体从第一过水口进入并从第二过水口流出时,可以在复合式滤芯组件内经过充分过滤。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复合滤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所述复合滤芯包括第一滤芯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滤芯外侧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设置有壁厚小于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外部侧表面连通,所述第一滤芯的端部过水端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复合滤芯,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所述复合滤芯包括第一滤芯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一滤芯外侧的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设置有壁厚小于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口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外部侧表面连通,所述第一滤芯的端部过水端与所述第二过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壁贴合,使得所述第一骨架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内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包括超滤膜,所述超滤膜的出水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骨架的内侧壁胶粘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与所述第二滤芯的内侧壁贴合,使得所述第一骨架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滤芯的外侧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复合式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内环筋,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环筋相对应的第二内环筋,
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一骨架装设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内侧,所述第二滤芯装设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外侧,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作用下,形成所述第二间隙;或者,
所述第一滤芯装设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内侧,所述第一骨架和所述第二滤芯装设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外侧,在所述第一内环筋和所述第二内环筋的作用下,形成所述第二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式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姚颖锋刘宗印张德知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