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模具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687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下模座,上模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上模座的底端,下模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下模座顶端,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型腔,所述上模的顶端中部区域和下模的底端中部区域各自开设有冷却剂容纳腔,所述冷却剂容纳腔中安装有蛇形冷却水管,所述冷却剂容纳腔中还填充有将蛇形冷却水管包围住的冷却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冷却水管与上模、下模之间设置冷却剂,使上模和下模降温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模具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机械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吸收和产生热量,使模具的温度上升,会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会缩短模具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模具进行冷却散热,但现有的模具冷却时容易出现降温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机械模具冷却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机械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下模座,上模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上模座的底端,下模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下模座顶端,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型腔,所述上模的顶端中部区域和下模的底端中部区域各自开设有冷却剂容纳腔,所述冷却剂容纳腔中安装有蛇形冷却水管,所述冷却剂容纳腔中还填充有将蛇形冷却水管包围住的冷却剂,所述蛇形冷却水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软管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连通。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和下模位于冷却剂容纳腔的同一侧各自设有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安装槽,所述蛇形冷却水管的入口段和出口段同时包裹在一块安装块中,所述安装块卡入安装槽中并通过螺丝连接固定。<br>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上至少设有两圈第一密封圈槽,每圈所述第一密封圈槽中装有一个第一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的顶端和下模的底端各自设有一圈根据冷却剂容纳腔轮廓随形设计的第二密封圈槽,所述第二密封圈槽中镶嵌安装一个第二密封圈,位于上模顶部的第二密封圈夹在上模与上模座之间起密封作用,位于下模底部的第二密封圈夹在下模与下模座之间起密封作用。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位于冷却剂容纳腔的一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所述下模位于冷却剂容纳腔的一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中螺接有第一软管接头,所述第二螺孔中螺接有第二软管接头,所述第三螺孔中螺接有用于测量冷却剂容纳腔中冷却剂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软管接头通过串联有电磁阀的软管与冷却剂供应装置连通,所述第二软管接头通过串联有电磁阀的软管与冷却剂回收装置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带模数转换功能的数字显示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所述下模座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一根垂直与下模座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套在对应的导向孔中。原理:在上模的顶端中部区域和下模的底端中部区域各自开设冷却剂容纳腔,在冷却剂容纳腔中安装蛇形冷却水管,在冷却剂容纳腔中填充将蛇形冷却水管包围住的冷却剂,使用时向蛇形冷却水管中输入流动的冷却水,冷却剂与上模、下模之间进行热交换,将上模、下模中的热量传递到冷却剂中,使上模、下模降温,流动的冷却水与包围在蛇形冷却水管外的冷却剂进行热交换,将冷却剂中的热量带走,从而使冷却剂降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冷却水管与上模、下模之间设置冷却剂,使上模和下模降温均匀。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模、蛇形冷却水管、第一软管接头、第二软管接头、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蛇形冷却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机械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座1、上模2、下模3、下模座4,上模2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上模座1的底端,下模3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下模座4顶端,上模2与下模3配合形成型腔,上模2的顶端中部区域和下模3的底端中部区域各自开设有冷却剂容纳腔5,冷却剂容纳腔5中安装有蛇形冷却水管6,冷却剂容纳腔5中还填充有将蛇形冷却水管6包围住的冷却剂,蛇形冷却水管6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软管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连通。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泵、冷凝器,蛇形冷却水管的入口通过软管与循环泵的出口连通,蛇形冷却水管的出口通过软管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通过管道连通,低温的冷却水在蛇形冷却水管中吸收冷却剂的热量后成为高温冷却水,高温冷却水流到冷凝器中将热量释放还原为低温冷却水,循环使用。上模2和下模3位于冷却剂容纳腔5的同一侧各自设有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安装槽7,蛇形冷却水管6的入口段和出口段同时包裹在一块安装块8中,安装块8卡入安装槽7中并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安装块8与安装槽7的设置方便蛇形冷却水管6安装固定。安装块8上至少设有两圈第一密封圈槽9,每圈第一密封圈槽9中装有一个第一密封圈10。防止冷却剂容纳腔5中的冷却剂从安装槽7与安装块8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上模2的顶端和下模3的底端各自设有一圈根据冷却剂容纳腔轮廓随形设计的第二密封圈槽11,第二密封圈槽11中镶嵌安装一个第二密封圈12,位于上模2顶部的第二密封圈12夹在上模2与上模座1之间起密封作用,位于下模3底部的第二密封圈12夹在下模3与下模座4之间起密封作用。上模2位于冷却剂容纳腔5的一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螺孔13、第二螺孔14、第三螺孔15,下模3位于冷却剂容纳腔5的一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螺孔13、第二螺孔14、第三螺孔15,第一螺孔13中螺接有第一软管接头16,第二螺孔14中螺接有第二软管接头17,第三螺孔15中螺接有用于测量冷却剂容纳腔5中冷却剂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8,第一软管接头16通过串联有电磁阀的软管与冷却剂供应装置连通,第二软管接头17通过串联有电磁阀的软管与冷却剂回收装置连通,温度传感器18通过导线与带模数转换功能的数字显示器连接。通过对模具试验设定一个使模具工作效果比较好的最佳冷却剂温度范围,温度传感器18监测冷却剂容纳腔5中的冷却剂温度,当冷却剂温度大于最佳冷却剂温度范围且是小幅上升时,则操作人员加快蛇形冷却水管6中的冷却水流动速度,提高降温效率;若冷却剂温度小于最佳冷却剂温度范围时,则操作人员减慢蛇形冷却水管6中的冷却水流动速度,降低降温效率;若冷却剂温度大于最佳冷却剂温度范围且是大幅上升,紧依靠加快蛇形冷却水管6中的冷却水流动速度达不到降温效果时,暂停模具工作,将冷却剂容纳腔5中的高温冷却剂更换为低温冷却剂。上模座1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导向孔19,下模座4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一根垂直与下模座4的导向柱20,导向柱20套在对应的导向孔19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下模座,上模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上模座的底端,下模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下模座顶端,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顶端中部区域和下模的底端中部区域各自开设有冷却剂容纳腔,所述冷却剂容纳腔中安装有蛇形冷却水管,所述冷却剂容纳腔中还填充有将蛇形冷却水管包围住的冷却剂,所述蛇形冷却水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软管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模具冷却装置,包括上模座、上模、下模、下模座,上模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上模座的底端,下模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下模座顶端,上模与下模配合形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顶端中部区域和下模的底端中部区域各自开设有冷却剂容纳腔,所述冷却剂容纳腔中安装有蛇形冷却水管,所述冷却剂容纳腔中还填充有将蛇形冷却水管包围住的冷却剂,所述蛇形冷却水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软管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和下模位于冷却剂容纳腔的同一侧各自设有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安装槽,所述蛇形冷却水管的入口段和出口段同时包裹在一块安装块中,所述安装块卡入安装槽中并通过螺丝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上至少设有两圈第一密封圈槽,每圈所述第一密封圈槽中装有一个第一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顶端和下模的底端各自设有一圈根据冷却剂容纳腔轮廓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雨张朝阁李金良何柏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