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861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属于分离装置,是在主体管道三通的下侧设有凝水缸,在主体管道三通的上侧连接了短接管,短接管的上端焊接法兰、并在其盲板法兰片上中心垂直插入排液管,排液管的管壁与法兰的盲板相焊接、其上端安装排液阀、其下端通过主体管道三通内至凝水缸的底部。其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有效地排出管内积液,避免管壁遭受浸蚀,确保其设计强度不受破坏,以利安全生产和足够的输送能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分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骨架复合管是一种新兴的复合管,是用钢筋骨架复合了聚乙烯塑料构成。在该管道输送湿燃气,并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管道中会有芳香烃混合物或水等冷凝液析出,导致管壁聚乙烯产生溶涨,降低管道承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本技术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是在主体管道三通的下侧设有凝水缸,在主体管道三通的上侧连接了短接管,短接管的上端焊接法兰、并在其盲板法兰片上中心垂直插入排液管,排液管的管壁与法兰的盲板相焊接、其上端安装排液阀、其下端通过主体管道三通内至凝水缸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主体管道三通下侧的凝水缸是在管状缸体的底部外周焊接了管帽。本技术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有效地排出管内积液,避免管壁遭受浸蚀,确保其设计强度不受破坏,以利安全生产和足够的输送能力。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是在主体管道三通1的下侧连通着凝水缸2,凝水缸2是在管状缸体的底部外周焊接了管帽7。在主体管道三通1的上侧连接了短接管3,短接管3的上端焊接法兰3、并在其盲板法兰片上中心垂直插入排液管5;排液管5的管壁与法兰4的盲板相焊接、其上端安装排液阀6、其下端通过主体管道三通1内至凝水缸2的底部。权利要求1.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是在主体管道三通(1)的下侧设有凝水缸(2),其特征是在主体管道三通(1)的上侧连接了短接管(3),短接管(3)的上端焊接法兰(4)、并在其盲板法兰片上中心垂直插入排液管(5);在主体管道三通(1)的下侧连通着凝水缸(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其特征在于排液管(5)的管壁与法兰(4)的盲板相焊接、其上端安装排液阀(6)、其下端通过主体管道三通(1)内至凝水缸(2)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其特征在于主体管道三通(1)下侧的凝水缸(2)是在管状缸体的底部外周焊接了管帽(7)。专利摘要本技术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属于分离装置,是在主体管道三通的下侧设有凝水缸,在主体管道三通的上侧连接了短接管,短接管的上端焊接法兰、并在其盲板法兰片上中心垂直插入排液管,排液管的管壁与法兰的盲板相焊接、其上端安装排液阀、其下端通过主体管道三通内至凝水缸的底部。其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有效地排出管内积液,避免管壁遭受浸蚀,确保其设计强度不受破坏,以利安全生产和足够的输送能力。文档编号F17D1/00GK2888248SQ200620020228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7日专利技术者林宝清, 张作军, 杨青超, 孙庆伟 申请人:大庆油田长垣管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凝水缸是在主体管道三通(1)的下侧设有凝水缸(2),其特征是在主体管道三通(1)的上侧连接了短接管(3),短接管(3)的上端焊接法兰(4)、并在其盲板法兰片上中心垂直插入排液管(5);在主体管道三通(1)的下侧连通着凝水缸(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宝清张作军杨青超孙庆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长垣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