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骨铆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45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龙骨铆合装置,包括:模架,所述模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平行设置的固定板、前模以及后模,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油缸固定座,所述油缸固定座上设置有外部油缸,所述前模与后模之间均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相互配合实现对龙骨的夹紧,所述后模的夹块内设置有铆合针;铆合机构,所述铆合机构包括铆合块以及位于所述铆合块末端的弹针,所述铆合块与所述外部油缸连接,所述铆合块贯穿所述固定板与前模,所述弹针贯穿所述前模的夹块,所述弹针与所述铆合针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龙骨的铆合,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铆合效率。

A riveting device for k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骨铆合装置
本技术属于龙骨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龙骨铆合装置。
技术介绍
龙骨是一种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强度高、重量轻、防水性好、防尘、防震、隔音等特点,从而广泛用于建筑行业,同时龙骨还具有工期短、施工方便等特点。龙骨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对其强度有不同的需求,在某些特定环境下,需要较高强度的龙骨,而增强龙骨的强度一般采用铆合的方式,传统的铆合方式为人工操作,即操作工人使用工具逐个对龙骨进行铆合操作,这种铆合方式需要消耗较多人力,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龙骨铆合装置,实现对龙骨的铆合,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铆合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龙骨铆合装置,包括:模架,所述模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平行设置的固定板、前模以及后模,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油缸固定座,所述油缸固定座上设置有外部油缸,所述前模与后模之间均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相互配合实现对龙骨的夹紧,所述后模的夹块内设置有铆合针;铆合机构,所述铆合机构包括铆合块以及位于所述铆合块末端的弹针,所述铆合块与所述外部油缸连接,所述铆合块贯穿所述固定板与前模,所述弹针贯穿所述前模的夹块,所述弹针与所述铆合针相配合。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所述后模上,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夹块相配合,实现对龙骨的定位。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贯穿所述固定板与前模,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柱与导套。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数量为至少一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针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前模相配合。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模架、铆合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龙骨的铆合操作,以替代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并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龙骨的铆合效率,能够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龙骨铆合部位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前模;3、后模;4、油缸固定座;5、夹块;6、铆合针;7、铆合块;8、弹针;9、定位机构;10、导向机构。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龙骨铆合装置,包括:模架,模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平行设置的固定板1、前模2以及后模3,固定板1上设置有油缸固定座4,油缸固定座4上设置有外部油缸,前模2与后模3之间均设置有夹块5,夹块5相互配合实现对龙骨的夹紧,后模3的夹块5内设置有铆合针6;铆合机构,铆合机构包括铆合块7以及位于铆合块7末端的弹针8,铆合块7与外部油缸连接,铆合块7贯穿固定板1与前模2,弹针8贯穿前模2的夹块5,弹针8与铆合针6相配合,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前模2与后模3分开,将龙骨放在两夹块5之间,而后夹紧,在定位机构9的配合下,实现对龙骨的定位,而后,外部油缸通过铆合块7带动弹针8进行运动,弹针8对龙骨待铆合的位置进行挤压,与位于后模3上夹块5内的铆合针6相配合,实现对龙骨的铆合,铆合完成之后,前模2复位,将龙骨取出。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机构9,定位机构9位于后模3上,定位机构9包括若干定位块,定位块与夹块5相配合,实现对龙骨的定位。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机构10,导向机构10贯穿固定板1与前模2,导向机构10包括导柱与导套,导向机构10的存在,能够在前模2运动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具体地,导向机构10数量为至少一组。进一步地,弹针8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存在,能够使前模2复位。具体而言,复位弹簧与前模2相配合。总而言之,本技术在模架、铆合机构以及定位机构9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龙骨的铆合操作,以替代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并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龙骨的铆合效率,能够满足现代化高速生产的需求。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架,所述模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平行设置的固定板、前模以及后模,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油缸固定座,所述油缸固定座上设置有外部油缸,所述前模与后模之间均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相互配合实现对龙骨的夹紧,所述后模的夹块内设置有铆合针;/n铆合机构,所述铆合机构包括铆合块以及位于所述铆合块末端的弹针,所述铆合块与所述外部油缸连接,所述铆合块贯穿所述固定板与前模,所述弹针贯穿所述前模的夹块,所述弹针与所述铆合针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架,所述模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平行设置的固定板、前模以及后模,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油缸固定座,所述油缸固定座上设置有外部油缸,所述前模与后模之间均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相互配合实现对龙骨的夹紧,所述后模的夹块内设置有铆合针;
铆合机构,所述铆合机构包括铆合块以及位于所述铆合块末端的弹针,所述铆合块与所述外部油缸连接,所述铆合块贯穿所述固定板与前模,所述弹针贯穿所述前模的夹块,所述弹针与所述铆合针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桥
申请(专利权)人:伺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